摘要:金秋十月,盐亭县富驿镇五星村的猕猴桃种植基地里,连绵的藤架下硕果垂枝,清香四溢。10月13日,基地负责人敬思柏刚送完订单,骑着三轮车风尘仆仆地返回园中。“昨晚直播间又爆单了,今早又发走一车果子。”他指着枝头被预订一空的猕猴桃,笑容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金秋十月,盐亭县富驿镇五星村的猕猴桃种植基地里,连绵的藤架下硕果垂枝,清香四溢。10月13日,基地负责人敬思柏刚送完订单,骑着三轮车风尘仆仆地返回园中。“昨晚直播间又爆单了,今早又发走一车果子。”他指着枝头被预订一空的猕猴桃,笑容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作为当地种植大户,敬思柏在2009年便流转承包了20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猕猴桃。彼时这个决定让乡亲们直摇头。“大家都说盐亭是碱性土,种不了喜酸的猕猴桃。”但他不信这个“邪”,带着家人运来一车车有机肥,将平整田地改造成高低错落的垄沟,硬是在“不适合”的土地上种出了优质猕猴桃。
如今,这片曾经不被看好的土地已成为盐亭县猕猴桃“一品一策”示范基地。行走园中,深褐色的藤蔓攀爬在整齐的架子上,毛茸茸的果实簇拥着垂下,在阳光下焕发着勃勃生机,呈现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优质果品的背后是科学管理。“我们坚持不套袋,让果子‘喝饱’阳光。”敬思柏介绍,他还在垄下套种玉米,每当玉米收割后,叶片悉数还田,化作来年最天然的养料。
正是这种“上下兼顾”的种植模式,让他的猕猴桃个个饱满透亮,糖度又高。通过线下销售和直播带货相结合的方式,猕猴桃产业每年可带来80万元以上的收入。
猕猴桃种植管理精细,从栽种到收获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增收的好机会。村民李子兰一边熟练地剪下果实,一边说:“在这里务工每年能增收6000多元,还能照顾家里。”
五星村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正是盐亭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全县依托独特的气候、土壤资源,以点带面推进特色农业全域布局,不仅培育出猕猴桃这样的优势品种,还因地制宜发展葡萄、杂柑、李子、桃子等多元水果产业,一颗颗甜蜜的果实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涪江观察记者:彭紫薇,任明勇
来源:涪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