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苏35:遭多国毁约弃买,中国仅买24架,却在中国完成使命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3 22:15 1

摘要:结果在此次行动中,巴基斯坦空军用歼10CE战斗机发射“霹雳15”导弹,击落了印度军队6架飞机,包括3架法国阵风和1架米格29,一架苏30,还有一架无人机。

2025年5月初,全球关注的焦点落在克什米尔,因为一次神秘的“恐袭”,印巴这对冤家再次爆发冲突。

5月7日的凌晨,印度军队发起代号为“朱砂”的空袭行动,数百架军机奔向巴基斯坦边境。

结果在此次行动中,巴基斯坦空军用歼10CE战斗机发射“霹雳15”导弹,击落了印度军队6架飞机,包括3架法国阵风和1架米格29,一架苏30,还有一架无人机。

这次空战让法国的“达索公司”颜面扫地,口口声声的“世界最强四代半战机”,被中国的出口武器吊打。

除了法国外,俄罗斯人也无比头大,因为阵风战斗机挨打的同时,俄罗斯战机也被吊打。

而且阵风的失败牵扯到俄罗斯另一款战机苏35的存亡——阵风都干不过歼10,苏35就更不可能跟歼10碰了。

苏35战斗机,是俄罗斯空天军现在的主力之一,但是推销了这么多年,长期只有中国一个买家。

该战斗机曾被埃及、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观察,埃及甚至下了定金,最后反悔不买了。

因为在2021年春天,埃及进行的内部空战训练,苏35被阵风战机压制,让俄罗斯如坐针毡。

直到2024年阿尔及利亚装备苏35战机前,只有中国空军2016年买了20多架苏35,长期在南方战备,巡航南海和台海。

这笔军购,是21世纪中俄之间第一次大额军购,足足花了24亿美元。因为当时我国歼16、歼20都已出现,有人觉得这是一次“冤枉买卖”。

那么,苏35战斗机有多厉害?在2016年,已经有歼20的中国空军,为何要引进苏35?苏35这架战斗机对南海局势有什么影响,它真的是华而不实吗?

首先开门见山地解释一下,所谓的苏35,其实就是深度改造的苏27。

如果按照西方的战斗机命名逻辑,它应该叫“苏27E”,这也是北约给它的代号——侧卫E型。

该战机号称集合了俄罗斯最先进的科技,是四代半战机的天花板,也是现在俄军主推的外贸机型。

但因为是自苏27改进而来,很多人一开始就看不起苏35,将其简单划为“冷战末期水平”。这种评价,其实是小瞧了苏27的出色设计。

如果要挑选苏霍伊设计局的唯一代表作,必然是苏27,其气动外形设计趋于完美,改造潜力巨大。

中国空军正是因为有了“侧卫”,随后才有国产的歼11A、歼11B,以及改进的最终型号歼16,尽管其外形没变,里面的东西全换了。

俄罗斯对苏27的改进也类似,21世纪相继推出了苏30、苏35。虽然俄罗斯的飞机火控、雷达不如中国,但俄军非常自信,认为苏35是世界最强的“侧卫”。

苏35的外形和苏27基本一样,该飞机高5.9米,长21.9米,翼展15.3米,空重19吨,最大起飞重量34.5吨,最大载弹量8吨。

它比起苏27更重,起飞重量更大,但航程没有缩水,最大续航3600公里,搭配副油箱能飞4500公里,航程反倒增加了三分之一。

苏35外形没有变大,但重量增加数吨,原因都在“肚子”里。

因为苏27早期型号“骨架”脆弱,所以后来的改型不断增加机身构架强度,苏35换装了大量钛合金,达到内部框架的20%,飞行寿命延长到6000小时以上,是苏27早期型号的3倍。

与此同时,苏35的发动机和雷达也焕然一新,两台“117S”发动机,每台提供14.5吨的巨大推力。

而且这款发动机实现了“全向轴对称矢量喷口”,让侧卫系列的优秀气动设计如虎添翼,苏35的机动性比起前辈更上一层楼。

苏35的雷达是“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最大探测距离400公里,能同时锁定30个目标,一次攻击8个。这也不是俄罗斯吹牛,该飞机的武器挂点有12个,确实能一次打击8个单位。

为了保证苏35的续航,苏霍伊制造局扩充了飞机油箱,让苏35多装了三四吨油,才保证在增重的情况下,它的续航不降反增。

俄罗斯显然是继承了当年“侧卫”的设计理念,打造了一款几乎完美的全天候、多功能战斗机。最后苏霍伊甚至给它上了点隐身涂料,加强了隐身能力。

正因如此,北约将苏35命名为“终极侧卫”,是妥妥的四代半战机。该飞机2008年才露面,修修改改到2014年服役,但在该飞机服役前,中国空军就上门求购了。

在2014年,苏35战斗机算是世界顶流,和欧洲的阵风、台风,美国的F15XE、F16V改型一样,属于四代半。

这款飞机还没正式入列俄军,中国空军就跟俄罗斯谈判,要购买苏35。

当时,中国空军的歼20已经试飞,歼16也公布了,空军这时候买飞机,在很多军事网站上引起议论。

在经历了歼20出世这样的划时代事件后,中国军迷已经看不上俄罗斯的飞机,而且苏35确实很多方面有短板。

但中国空军依旧在2013年末,也就是该武器宣布服役时前往俄罗斯洽谈,要买这种飞机。

原因也很简单,自己家的战鹰还没“出壳”,美国就已经联合东亚多个国家制造海上焦虑,在这个过渡期,我们需要一款好飞机来反击。

据说,俄罗斯本想推销50架以上,但中方只买24架,而且这次和买苏27不同,不需要引进生产线或者其他技术,俄罗斯人只要交货就行。

但哪怕是交货,俄罗斯军工的压力也不小,因为该飞机不仅有中国的需求,俄军自己也在订购。

而且,这起军购在俄罗斯也引起了议论,

俄罗斯网友认为,不该这么“向着”南方的邻居,如此先进的战斗机,应该先满足自己。中国人少量买飞机,可能是回去研究技术,尤其是“117S”发动机技术,最后为自己服务。

一直到2014年,中俄之间买飞机的问题都没有敲定。直到俄罗斯遇到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制裁,这起军购才得以推进。

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后,外交上被孤立,经济上被制裁,俄罗斯马上加紧和传统朋友的联系,跟中、印、印尼、越南、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国密切交流。

这些国家当时都想买俄罗斯的武器,中国要买苏35,普京最后拍板答应。

2014年末,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告知外界,中俄已经敲定苏35的出售细节:飞机不缩水,即不用廉价版,一概采用俄军原版。且配套出售100台以上的117S发动机,保证战斗机服役时间。

同时,合同不包括技术转让,没有资料和生产线问题,搭配原装武器和零件,每架单价8000万美金。

2015年春天,俄罗斯防长绍伊古访华,据说两方谈好了苏35问题,年底中俄军事交流委员会签订了合同。

按照约定,该飞机2016年开始交付,三年交付完毕。

中国不要技术,俄罗斯方面就没话好说了,2016年末就有4架苏35飞到中国,剩下的20架则在17、18年交付完毕,中方付出20亿美金的外汇。

这笔军购,是和引进“S400防空导弹”同时进行的,两种武器基本同时来到中国,总共花费50多亿美元。

从苏35和S400同时入华,我们就能看到当年中国空中防线的压力。

在2012年后,中国东部、南部接连出现岛礁、领海争端,在美国重返亚太的大环境下,日本、菲律宾开始在东海、南海挑衅。

连越南都在得到俄罗斯苏30战机后,频繁在南海岛礁巡航,彰显存在感。

当时,我们的歼20、歼16刚刚定型,还在改进、投产,到服役期起码还得5-8年。

老款的歼10和歼11,则在续航、机动性、雷达火控性能上落后于东部邻国的F15EX、F16V,而苏35的综合能力正好能弥补这个差距。

防空导弹也是,“红旗9”遇到雷达技术问题,难以投产,能探测隐身战机的S400就显得非常珍贵。

所以这笔军购,确实是解了我军的燃眉之急。尤其是苏35简直是海上监控、驱逐的利器,24架战机全部划归南部战区,常年在台海和南海巡逻。

说起来,海上的监督和驱逐,是个技术活儿,必须得大长腿、高负重、高机动性的战斗机来干这个活,苏35是完美适配。

大长腿,即长续航,在海上执行任务,动辄上千公里的奔袭是绕不开的。歼10老款的作战半径才五六百公里,飞不到南海去执行任务。

而歼11虽能飞到南海,但雷达和火控太老,在对峙中难以占上风。

苏35动辄一两千公里的作战半径,从广东、海南起飞可以覆盖三沙地区——南沙太平岛距离三亚正好1000公里。

其“雪豹E”雷达最大探测距离400公里,能在视距外对寻衅的敌机进行锁定,这是威慑驱离的主要方式之一。

要是近距离驱离,苏35夸张的挂弹数量,还有超乎寻常的灵活性,能在驱离中强烈威慑对手,这也是“侧卫”系列的老本行。

在苏35入华的2016到2018年,我国南海的局势异常紧张,菲律宾搞了所谓的“南海仲裁”,美国派出舰队进入南海游行,最终引起武装对峙。

这时候,24架苏35是全年无休,频繁在台海、东海、南海巡逻,驱逐外国飞机。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引进了苏35,外媒,甚至包括俄媒曾猜测中国自研战机遇到了问题,雷达或者发动机技术过不去,所以才来求俄罗斯合作。

一直到2020年歼20大规模服役,这种类似的声音才消失。

2018年后,随着歼20、歼16的大量服役,2019年国庆阅兵,歼10C、歼16、歼20方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宣告着人民空军的新时代到来。

这时候,苏35却掉到了谷底,被世界各国“嫌弃”。

2018年,埃及政府就跟俄罗斯签订协议,也买了24架苏35,。结果俄罗斯那边飞机造出来了,埃及却选择毁约,拒绝接收飞机。

同样还有印尼,也是2018年签了协议,买10架苏35,最后和埃及一样毁约。

这次两国的毁约,有两个原因:一是美国从中作梗,为了限制俄罗斯,美国宣布制裁买俄罗斯武器的国家,埃及和印度尼西亚在威胁下只能选择毁约。

其次,就是苏35确实高不成低不就,因为雷达、火控的水平,在和F16V,阵风的对抗中处于下风,2021年甚至传出在埃及训练战中被阵风吊打的新闻。

所以各国争相购买更贵的阵风、F16,刚出厂的苏35则被丢在仓库里。

直到2024年,阿尔及利亚才装备了苏35,这就是当年埃及拒收的那批。

目前解放军的苏35还在服役,2022年夏天台海局势紧张,还是苏35跨越海峡中线,对台湾地区空军进行威慑。

尽管现在很多人唱衰苏35,这款战机诚然有缺点,但在特殊时期,在解放军序列中,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参考资料:

1.《侧卫巅峰 从苏-27M到苏-35S新老苏-35的故事》,张孝达

2.《渐行渐近的苏-35》,杨政卫

来源:WarOH协虎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