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就像一间年深日久的老屋,角落里堆满了旧物,桌椅上落满了尘埃。东西越攒越多,能走动的地方却越来越小。我们总说要整理,可一推开那扇门,面对杂乱,反而不知从哪下手。其实到了中年才渐渐明白,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填满,而在于留白。那些空出来的位置,才是留给阳光、清风和真
生活就像一间年深日久的老屋,角落里堆满了旧物,桌椅上落满了尘埃。东西越攒越多,能走动的地方却越来越小。我们总说要整理,可一推开那扇门,面对杂乱,反而不知从哪下手。其实到了中年才渐渐明白,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填满,而在于留白。那些空出来的位置,才是留给阳光、清风和真心的。
老周上个月把车卖了。那辆开了十年的轿车,曾是他上下班的忠实伙伴,油门一踩,风雨无阻。我们都替他惋惜,他却淡然一笑:“每天堵在路上两小时,耳朵听着广播,心却早就麻木了。现在坐地铁,反而能安静看看书,听听音乐。”如今的他,脸上多了笑容,气色也红润了,还跟着手机APP学会了三四首新歌,偶尔哼上几句,竟有几分韵味。
有时候,少一点,反而多一点。减去那些看似重要实则无用的负担,才能为真正值得的事腾出空间。楼下李姐去年从主管的位置退了下来,大家都觉得她可惜,她却毫不在意:“终于不用开会到晚上九点,能好好给老伴煲汤了。”她的朋友圈不再晒加班照片,取而代之的是阳台上盛开的绿萝、窗台边的一盆茉莉,还有老伴捧着汤碗时那满足的笑容,暖得让人心头一热。
人到中年才懂,拼命追逐的,未必是真正需要的。停下脚步,回头看看,原来最美的风景,一直就在身边。健康成了最宝贵的财富。老王去年体检查出问题,住了整整一个月院。他说,躺在病床上最想念的,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而是清晨在公园里自由呼吸的那口新鲜空气。从那以后,他每天坚持散步,哪怕只是绕着小区走两圈,也觉得浑身舒畅。
陪伴是最长情的温暖。孩子渐渐长大,父母慢慢变老,一家人围坐吃顿饭,竟成了一种奢侈。张姨每天晚上雷打不动地陪母亲散步半小时,她说:“这半个小时,比什么都珍贵。”母女俩慢慢走,慢慢聊,路灯把影子拉得很长,像极了小时候的模样。
还有接纳。接纳自己的平凡,接纳岁月带来的失去,也接纳那个不够完美却真实活着的自己。就像那首歌里唱的,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
别活得那么紧绷,偶尔“偷个懒”,也没关系。邻居小陈以前周末排得满满当当,孩子上补习班,他来回接送,累得腰酸背痛。最近他想通了,带孩子去河边扔石头。“看石头在水面打水漂,孩子笑得前仰后合,那一刻,我觉得比多做一套题有意义多了。”有些快乐,与成绩无关,却与童年有关。
该放下的放下,该忘记的忘记。清空了杂物,房间才亮堂;清空了执念,心才轻松。衣柜里那些几年没穿的衣服,总想着“也许哪天还能穿”,可那个“哪天”从未到来。人生过半,是时候分清什么值得珍藏,什么该放手。
幸福不是拥有多少,而是计较多少。挑主要的,留珍贵的。老赵退休后开始学书法,字写得歪歪扭扭,可他每天都乐呵呵的:“这个年纪,开心最大。”是啊,开心最大。少一点计较,多一点感恩;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微笑。
晚上能睡着,早上能醒来,身边有人爱。三餐温热,四季平安,内心坦然——这就是最好的活法。生活从来不是比谁拥有得多,而是看谁计较得少。当你学会取舍,就会发现,最珍贵的东西,一直都在你身边,从未离开。
来源:胖嘟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