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燃千嶂映丹霞,皖韵深幽入画来——金秋芜湖红花山的山水诗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3 21:36 1

摘要:当金风漫过皖南丘陵,安徽芜湖繁昌的红花山便坠入了最绮丽的梦境。这座海拔 450 米的灵秀山峰,如一道墨痕横亘于马坝、孙村之间,与长垄山携手勾勒出蜿蜒龙脉。在金秋缱绻的光影中,自然的鬼斧神工、千年的文脉沉淀与炽热的红色记忆,共同谱写出一曲雄浑壮阔的交响乐章。​

当金风漫过皖南丘陵,安徽芜湖繁昌的红花山便坠入了最绮丽的梦境。这座海拔 450 米的灵秀山峰,如一道墨痕横亘于马坝、孙村之间,与长垄山携手勾勒出蜿蜒龙脉。在金秋缱绻的光影中,自然的鬼斧神工、千年的文脉沉淀与炽热的红色记忆,共同谱写出一曲雄浑壮阔的交响乐章。​

晚照染峰:自然绘就的光影盛宴

“空山壁立对斜晖,影落寒江鸟乱飞”,古人笔下的 “红花晚照”,恰似金秋馈赠的稀世珍宝。每当暮色四合,残阳如鎏金画笔,为 450 米的主峰勾勒出耀眼金边。绚烂霞光穿透层层翔云,将山体浸染成醉人的赤红色,与远处长江上跳跃的粼粼波光相互辉映,如梦似幻。立于峰顶极目远眺,阳山、小阳岭等连绵群山皆匍匐脚下,“一览众山小” 的豪迈壮阔与江天晚霞的瑰丽柔美在此完美交融,绘就一幅独属于皖南的秋日绝美画卷。​

大自然的慷慨馈赠远不止暮色中的惊艳。山上怪石林立,每一块都似被岁月精心雕琢的天然雕塑:南海船桩宛如定海神针,牢牢锚定江波;狮子拜佛石栩栩如生,神态恭谨虔诚;仙人船静静卧于山间,仿佛在诉说古老的传说。金秋时节,百年白果树身披金甲,洒落满地碎金;古桂花树馥郁芬芳,香气沁人心脾。楠木、紫薇等彩叶树种错落交织,色彩斑斓。沿着千磴古道缓缓而上,脚下落叶沙沙作响,耳畔鸟鸣清脆悦耳,偶有山涧流水从溶洞中潺潺渗出,为徒步之旅增添了几分野趣与诗意。​

更令人惊叹的是山谷间神秘的 “游龙” 奇观。晴日里,细碎的光点串联成红白相间的璀璨光带,在林间忽隐忽现,宛如灵动的游龙穿梭嬉戏。虽雨天难觅其踪,却也为这座秋山增添了几分空灵缥缈的意境。虽从气象原理可知,这不过是阳光经枝叶折射与气流共同作用形成的光学现象,但在民间,它早已衍生出无数动人的神话传说,为这片山水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文脉绵延:古刹与匠心的千年回响

红花山的独特风骨,深深镌刻在岁月雕琢的文脉之中。唐乾符年间始建的元帝观,作为繁昌最早的道观,虽已消逝在历史长河中,却在这片山峦间播撒下人文的种子。而后崛起于山巅的红兴寺,81 级石阶依山势蜿蜒而上,正殿与数十间寺舍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可惜在 1943 年,这座古刹毁于日军炮火,唯有寺僧戒明毅然投身新四军的英勇壮举,为这段历史书写下浓墨重彩的壮烈篇章。​

山下的朱冲古村,延续着另一脉深厚的文化基因。明清时期,朱熹后裔迁居于此,带来精湛的宣纸技艺。他们以山间青檀为原料,在金岭造纸厂遗址留下了古法造纸的珍贵印记。如今,村中的朱氏宗祠作为市级文保单位,飞檐翘角间依然留存着当年文风昌盛的遗韵。而龙泉 “神泉” 的清冽甘甜、明代建筑的残垣断壁,都让每一次探寻都成为与历史的深情对话。​

烽火铸魂:青山间的红色印记

在金秋绚烂的色彩背后,是红花山用烽火淬炼出的红色灵魂。1939 年,新四军三支队进驻繁昌,这座山势险峻的山峰瞬间化作皖南抗战的坚固战略支点。叶挺、邓子恢等革命先辈曾在此北渡长江,开展抗日活动,“皖南事变” 前这里更是新四军军部的重要驻地。千磴古道上那些险窄之处,都曾是新四军将士抗击日寇的天然屏障。如今,山路旁的路牌默默伫立,镌刻着当年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无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山脚下的中共皖南特委旧址纪念馆,如今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神圣殿堂。馆内丰富的展品与村史馆的老物件相互印证,生动讲述着僧人参军、民众支前的感人故事。革命烈士墓前,松柏在秋风中傲然挺立,与山间的红色路牌、纪念馆的展陈共同构建起一座立体的红色记忆课堂,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真切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信仰的力量。​

新生之力:传统与现代的共生共荣

如今的红花山,正生动演绎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发展理念。2023 年启动的 “红花晚照” 复现项目,斥资超 200 万元种下 3500 株杜鹃,让 “光芒疑是赤城霞” 的绝美诗境重现山间。千磴古道规划中的罗汉泉、越野训练营等项目蓄势待发,即将唤醒更多沉睡的自然宝藏。​

山下的红花山村,早已褪去昔日的隐逸面纱。“和美乡村共享服务空间” 里欢声笑语不断,大冬青农庄的鲜果挂满枝头,等待游人采摘;店门水库作为《渡江侦察记》的取景地,吸引着众多影视爱好者慕名而来。而 “红花山” 牌水泥作为芜湖著名商标,更是见证着山林资源走上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昔日粗犷的石灰石开采,如今已华丽转身,奏响绿色发展的新乐章。​

金岭社区的村民们,正忙着开发野生茶、竹笋等特色山货,将大自然的馈赠转化为致富的金钥匙。每到周末,徒步爱好者踏上古道,追寻山水之美;摄影发烧友静候晚照,捕捉光影瞬间;红色研学团队循着先烈足迹,感悟信仰力量。这座藏于皖南深处的秘境,在保护与开发的和谐旋律中,焕发出蓬勃的新生机。​

当最后一抹晚霞温柔拂过红花山的树梢,古桂的馥郁香气与历史的悠远回响在秋风中缠绵交织。从唐代道观的清幽,到抗战堡垒的坚毅;从文人墨客的墨宝,到和美乡村的新貌,这座山峰承载的不仅是金秋的绚丽多彩,更是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无穷智慧。在这里,每一片飘落的落叶都承载着动人故事,每一缕绚丽的霞光都映照着美好希望,静静等待着四方旅人前来,品读皖南深处这充满诗意与远方的绝美篇章。​

图文来源| 芜湖发布 芜湖风光揽胜(黄山书社,2006年10月)

来源:轻松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