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们已经踏入了寒露节气了。此时古人笔下的秋意景象已经漫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而随着寒露节气的到来,气候和大自然中的景象也大发生了变化。此时气温一天天往下沉,先前的暖意悄然褪去,尤其是早晚的时候,明显能感觉到凉意,而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们已经踏入了寒露节气了。此时古人笔下的秋意景象已经漫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而随着寒露节气的到来,气候和大自然中的景象也大发生了变化。此时气温一天天往下沉,先前的暖意悄然褪去,尤其是早晚的时候,明显能感觉到凉意,而且此时的凉意也不在清爽舒适的,而是带着沁人的寒意,让人下意识想拢紧衣衫。
如果细细观察,变化发现在清晨和傍晚时分,能明显看到路边草丛里凝满了细密的露水。不远处的菊花也因这寒露添了几分灵气,花瓣经寒露打湿后,其颜色更加清新鲜艳。而河边的芦苇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傍晚的夕阳为它镀上一层暖橘色的光晕,满是秋日独有的萧瑟与宁静。这所有的一切变化,都在告诉我们深秋已经来到了很快就要进入冬天了。
时间过的真快,翻开日历,今天是公历10月13日,农历八月二十二了。明天农历八月二十三,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不知道大家听说过“黄大仙”没有,在民间,明天是“黄大仙诞辰”。黄大仙,原名黄初平,相传黄大仙擅长炼丹和医术,一生以“治病救命、济贫扶弱”为己任,因此被尊为吉祥之神和财神,黄大仙祠的香火越烧越旺,黄大仙的信徒遍布世界各地。而明天八月二十三,则刚好是“黄大仙诞辰”。
正因明天日子特殊,因此人们就格外重视这天,对天气观察的也就比较仔细了。通过长期观察,人们发现,这天的天气与后续天气有一定的关联,因此留下了一句“不怕八月廿三淋,就怕八月廿三晴”。从这句话来看,人们不怕农历八月二十三这天出现阴雨天气,却害怕这天出现大晴天,为啥会怕晴天呢?晴天有啥说法?看农谚咋说:
八月二十三晴一日,来年无水耕牛歇
农历八月二十四的时候,正好是刚进入深秋之时,此时正值气候由凉转寒的关键时期。正常情况下,此时冷空气势力已经增强,且活跃更加频繁,大气中也是水汽较多。如果在这天,出现了大晴天,阳光明媚,天气干燥,则往往意味着天气出现了异常,说明当前大气中水汽含量极低,冷空气势力弱,无法影响气候。而古人通过观察,发现这种干燥晴朗的天气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因此也就预示着,接下来降雨条件不好,大多数以晴朗天气为主,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后续冬春两季的降水情况,由于长期无有效降水便会引发干旱。等到来年开春后,正要进行春耕的时候,土壤因长期缺水,导致田间出现干旱,耕牛都无法干活了,导致农事停滞,耽误农时。
从上面农谚可以看出,如果在农历八月二十三这天出现了大晴天,则预示着后续天气干燥少雨,如此一来,则会对我们的农事有所影响。不管是冬小麦的播种保苗,还是越冬作物的水分储备,都会因土壤干旱受影响,甚至可能为来年春耕缺水埋下隐患。因此才有了这么一句“不怕八月廿三淋,就怕八月廿三晴”。
来源:心灵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