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明今年61岁,和她同期的「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Pro」项目的同学都亲切地称她一声刘明姐,让我们通过本篇文章,来了解刘明一路走来的故事。
刘明说:「上世纪60年代后的人是特别幸运的一代,我们这一代人把改革开放这40年的所有红利都给赶上了。」
退休前,她踏着时代的脉搏,上大学,读研究生,热爱生活,努力工作,直至60岁退休。
退休后,她花了非常短的时间就决定了自己的转型目标:她要成为心理咨询师,并立志成为简单心理上年龄最大的入驻咨询师。
刘明今年61岁,和她同期的「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Pro」项目的同学都亲切地称她一声刘明姐,让我们通过本篇文章,来了解刘明一路走来的故事。
01
1981年的文科状元
1977年,中国恢复了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刘明则是1979年上的高中。
在那之前,她早已做好准备上山下乡,深入农村生活,而随着政策的巨变,她于1981年顺利考上了西北大学,由此成为了山东烟台蓬莱县那一年的文科状元。
本科毕业后,她又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保送本校研究生的名额,继续进行3年的研究生学习。
1988年,刘明拿到了硕士毕业证书,生性热爱闯荡的她不愿拘泥于「女孩子留校任教比较好,也比较稳定」的惯常说法,而是选择离开高校,入职建设银行并从事国际业务。
刘明说:「当时说要读研究生的时候,我们家长都问研究生是什么?后来毕业了入职单位,我成为了那个单位的第一个研究生,很多老同事、老领导都想来看看研究生长什么样,好多人看我跟看怪物一样,哈哈哈。」
怪物当然是笑谈,实际上,单位十分重视像刘明这样拥有高等知识教育背景的员工,例如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时期,海外银行官员访问单位时,她就总有机会给行长做翻译。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刘明也在这样的工作中迅速成长起来。
1999年,国有企业的发展出现困境,金融机构发展不良,国家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刘明受任从建设银行调往资产管理公司,并逐渐晋升为分公司的一把手。2012年,她被调任至北京的公司总部,如此又工作12年。
2024年,刘明顺利从繁忙的工作岗位上退休,单位为她开了一个荣退会,将她从业期间的主要经历做成了小视频播放。退休那天,她收到了退休证、纪念奖章、还有一束花。回到家以后,她看着那堆东西,和自己静静地相处了好几个小时。
受访者供图
她说:「(我告诉自己)从这一刻开始,脑袋里不再想任何一个跟工作有关系的事情。这36年,我觉得自己没有偷懒,也没有懈怠,确确实实的、用心、用力、用情地工作了36年,也得到了组织和同事们的充分认可,我对自己也挺满意的,所以很好地给自己画上了一个圈,工作从此与我无关了,要翻篇了。」
翻篇以后的刘明开始认真思考自己退休后能做什么。
她在小宇宙上做了播客,身高176cm的她还参与了老年模特队的系列活动。退休后的探索期,她还通过同事的孩子了解到了「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Pro」项目,开始认真思考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可能性。
「我自己的人际关系都处得不错」,刘明说,「工作36年来,我的办公室从来不设限,任何一个员工,哪怕是一个小孩都可以敲门进我的办公室。那么心理咨询师最吸引我的一点,就是共情和不评价。以前处在任何一种社会角色中的时候,例如家长、夫人、领导,我总想着用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别人,但心理咨询师并不是这样。」
决定深入学习心理咨询后,很多人都不理解她的决定:你都退休了,为什么不出去旅行?但对于刘明来说,在几个国家玩20天的钱,可以供她整整2年去探索心灵深处的东西,并做系统而全面的学习和梳理。
一想到退休后还能有学习新知和从业的可能,她就有种难以抑制的开心。
02
退休后,我通过「培养计划」获得新的成就感
对比市面上的诸多培训项目后,刘明最终选择了「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Pro」项目。一是因为她希望系统而深入地学习,而非短平快地取得一个简单的成果,二是她也不再有精力从零开始学医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多方权衡下,简单心理的培训课程便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刘明在2024年冬季班线下集训时发言 | 受访者供图
怀抱着期待的心情,刘明开始了培养计划的学习。但她没想到的是,学习路上出现了两大难题。
第一点是她会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带入到行业当中来,而非单纯地倾听与共情,她在竭尽所能地避免大姐式聊天,也与督导老师沟通过这一问题,而督导高佳宝老师告诉她,她需要在热线来电者的问题中多待一会,不要老想着这么快地把TA拽出来。
于是在热线实习时,她接了一个又一个的电话,同时也一遍遍地提醒自己:要给够共情的时间,多理解来电者的情绪,也多陪一会。当她熟练运用好督导的建议后,她慢慢意识到,她可以逐渐实现和来电者同频交流了,交流也可以维持在一个比较舒服的状态。
第二个挑战来自于技术难题。线上课程涉及到许多文件的上传,把DOC文件转为PDF文件,又或是将文件加密后再上传,对她来说都存在技术壁垒,需要重新学习。
但刘明是迎难而上的性格,「为了文件加密,我倒腾了一晚上,居然给我研究出来了,弄了一个加密文件,把我自己高兴的就不行。对于这些现代化的技术,有好多老人就不学习了,碰到什么事都叫孩子弄,其实越不学就越容易退化。」
经历了半年的学习,刘明不仅仅收获了心理咨询行业的专业知识,还借此改善了她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
刘明提到:「结合所学的课程,我不再那么轻易地去评价他人,觉得别人不好,觉得这点对或者不对,他人有他人的成长环境和人格特质,(而我也渐渐地学会了去尊重他们的本性)。」
60岁对刘明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她为培养计划的同学与老师们带来了独特、成熟的视角,也为学弟学妹们留下了新的寄语:
我也是从你们那个年龄段走过来的,我知道你们会想的更实际一些,比如马上见效,又或者是马上赚钱。但有些东西不是你自己规划就能规划出来的,因为很多东西随时都在调整,随时在变。
我们还是讲活在当下,当下如果对这件事情有兴趣,就先开始做起来。其实我看我们同班的同学有很多都是在职的,一边工作一边学,在学的过程中你就可以感受,你有多喜欢或者不喜欢。
即便以后不转行,不来从事心理咨询这个行业,那我觉得花两年时间系统地学一下这个东西,对自己或者对家人,对你未来的工作都会有非常多的正面的影响。
刘明现在有着非常清晰的学业目标,那就是接够40小时的热线时数,争取做优秀学员。此后,持续申请做热线志愿者,随着时间的流逝,接热线已经成了她的精神支柱。每天晚上洗漱完,她就戴上老花镜和耳机,展开笔记本,开启新一轮的与求助者的对话。
她说:「很多人问我,你接了求助热线之后不会睡不着吗?我说不接我才睡不着。按下上线按钮的同时,我就觉得自己的人生也变得非常有意义。 」
作者 Aurora
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PRO项目,致力于培养具备「执业胜任力」的专业心理咨询师。
项目学习期2年,包括超过670+小时的浸泡式系统培训,整个学习阶段涵盖396+小时专业理论课程、覆盖基础概论、前沿技术与专题实务,100+小时的实战个案实习、以及13天的地面集训。
「初-中-高」三阶段进阶体系,助力你在实操中得到大幅成长,为之后的执业之路做充足准备。
-初阶(热线实习)——对心理咨询伦理、设置等全方面了解;掌握基本的咨询技术和咨询态度;
-中阶(预咨询实习)——对各个流派咨询理论及技术深⼊理解,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问题和需求形成初步咨询思路;
-高阶(社会真实来访个案实习)——能对咨询阶段、结束阶段及常见议题有较全⾯把握。
来源:简单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