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是的,你没有听错——一种常见的降压药,居然在动物实验里“顺手治好了脂肪肝”。要知道,这可是人类医学界“啃了几十年都啃不动的硬骨头”。
吃降压药竟治好了脂肪肝?
是的,你没有听错——
一种常见的降压药,居然在动物实验里“顺手治好了脂肪肝”。
要知道,这可是人类医学界“啃了几十年都啃不动的硬骨头”。
这项研究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由玛尔塔·阿莱格雷特(Marta Alegret)教授团队完成,刚刚发表在2025年10月12日的《药理研究》(Pharmacological Research)杂志上。
对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成年人而言,这可能是一盏新希望——用老药,干掉新病。
🩺 一、这病看着温柔,其实藏着刀
我们先说说主角——MASLD(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曾用名“脂肪肝”)。
听上去没什么杀伤力?错。
它就像身体里的一颗定时炸弹:平时不响,一旦爆炸,就可能要你的“心肝”一起陪葬。
全球每三个成年人里,就有一个被它盯上。
问题是——几十年了,我们居然连像样的药都没搞出来。
新药一茬接一茬上,临床试验一批又一批失败。
直到科学家想起一个被忽视的角落:
“要不我们别再造新药了,回头看看药箱里的老朋友?”
💊 二、老药新用:拯救肝脏的“神秘双子”
他们选中的,是两种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药:
替米沙坦(Telmisartan):常见的降压药
匹马贝特(Pemafibrate):降脂药新星
说白了,一个管血压,一个管血脂,谁也没想到,它们可能还能顺带管“肝”。
科学家用高脂高糖引诱大鼠和斑马鱼幼崽患上脂肪肝,又盛情邀请它们参与药物试验。
一开始单用一种药——有效。
两种药一起上——更有效。
然后他们灵机一动:“要不剂量都减半?”
结果——
💥效果一样好。
大鼠和斑马鱼幼崽:我真的多谢你们了!
一加一大于二,还能打五折。这买卖,放药店都要排队。
🔍 三、各显神通,揭开双重“逆转”之谜
这对组合不是简单叠加,而是分工明确。
匹马贝特的打法很直接:
激活肝脏里的PPARα蛋白,让脂肪燃烧得像开了外挂。
简单粗暴,效果立竿见影。
替米沙坦则走了一条神秘路线。
最初科学家以为它是抗炎药,结果实验模型里根本没炎症——那它到底在干嘛?
真相揭开时,连研究者都愣住了:
它居然唤醒了一个“沉睡的老兵”——PCK1蛋白。
原来,在脂肪肝中,PCK1蛋白水平会暴跌,代谢物全跑去造脂肪了。
替米沙坦让PCK1重新上线,让原料车队从“脂肪工厂”调头,重新驶向葡萄糖路线。
它不是清道夫,而是交通警。
一声哨响,代谢秩序重新上线。
🧩 四、最大的悬念:产糖不升糖?
等等,这么多原料被导去合成葡萄糖,血糖不会飙升吗?糖尿病不会找上门?
科学家也这么想——结果,再一次被打脸。
他们发现,这些葡萄糖根本没被放进血液,而是被“偷偷”分流到了另一条代谢通道——多元醇途径,在肝脏里安全地“消化”掉。
减脂、稳糖、降压、降脂,一次四连击。
科学家的操作,可以写进教科书,也能拍成爽剧。
🧬 五、冷静一下:离临床还有距离
当然,目前这项成果还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
所以要冷静!冷静!冷静!
要想真正用于人类,还得经过多轮严格的临床试验。
但这不妨碍它成为一个重要信号:
我们也许可以不用造新药,而是重新激活旧药的潜能。
未来,研究团队计划在更复杂的模型中继续探索,比如肝纤维化、动脉粥样硬化。
也许有一天,我们真的能做到——
“吃降压药,不止保命,还能护肝。”
📚参考文献:
Roger Bentanachs et al.,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2025 Oct 12.
Telmisartan reverses hepatic steatosis via PCK1 upregulation: A novel PPAR-independent mechanism in experimental models of MASLD. DOI: 10.1016/j.phrs.2025.107860
来源:徐德文科学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