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雨夜埋铁盒”这出戏,判决书都下来了,还有人问:一条人命换来的480万赔偿,到底算不算贵?
“雨夜埋铁盒”这出戏,判决书都下来了,还有人问:一条人命换来的480万赔偿,到底算不算贵?
先别急着算钱。
去年三月,张伟强听到“死缓”俩字时,当庭腿软,法警架着才没跪下去。
旁听席的戚慧敏没哭,她手里攥着那张已经揉皱的合伙协议,上面周哥的签字被血渍晕开,像一滩不肯干掉的油漆。
很多人以为故事到这儿就完了。
其实,铁盒被警察拿走那天,范宇蹲在派出所门口抽烟,烟灰掉在运动鞋上,烫出一个小洞。
他那天才知道,自己租了半年的破房子,原来是命案现场的“缓冲带”。
“我学设计的,天天教人审美,结果差点住进棺材房。
”
他后来说这话时,嗓子还发干。
更干的,是现实。
戚慧敏回厂子第一件事,把“周哥建材”招牌摘了,换上“慧敏绿色新材”。
老员工以为她要跑路,结果她把赔偿款全扔进生产线,买了套德国过滤设备,专门吃建筑垃圾,吐再生砖。
三个月没盈利,账上只剩六位数,她半夜在车间里啃冷馒头,就着自来水吞维生素。
后来国企招标,她的砖块因为碳排放低别人一半,直接中标。
签约那天,她穿件起球的西装,照片被发到行业群,有人酸:“寡妇靠政策饭。
”
她回:“政策也是命换的,你想吃,先死个老公试试。
”
范宇那边更魔幻。
他拿工作室给这家国企做VI,报价砍到脚踝,只提一个条件:包装背面留一行小字——
“本材料溯源,感谢周慧明先生推动。
”
周慧明是周哥的全名,没人注意的小细节,他坚持烫金。
项目结束,工作室账面好看不少,他给自己印了新名片,背面空着,啥也不写。
有人问他干嘛不吹吹这段“正义生意”,他耸肩:“怕晚上做梦,听见铁盒咣当响。
”
铁盒现在锁在市检察院12号柜,钥匙挂在戚慧敏钥匙串上,她一次没再去过。
她说那盒子像一口小井,往里看,能看见两年前的暴雨,也能看见现在的自己。
“跳出来了,就别再探头。
”
最现实的后遗症,是数字。
480万赔偿,17起维权案,平均每案援助金8万,刚好够请一个资深律师打一审。
基金账上常年紧张,戚慧敏和范宇对坐,一人一杯速溶,算下月怎么省打印纸。
“像回到大学做毕设,穷得理直气壮。
”
范宇笑。
戚慧敏接一句:“可这次再挂科,没人给补考。
”
有人问:案子都判了,还折腾啥?
戚慧敏把烟头按灭在鞋底,鞋底花纹里嵌着一小块再生砖碎渣。
“死缓不是句号,是省略号。
两年以后,张伟强可能改无期,也可能出来。
我得让厂子在那之前大到谁也踩不动。
”
雨夜铁盒的故事被拍成普法剧,央视播出那天,范宇发朋友圈:
“原型比剧惨,别只流电视泪。
”
半小时后,他删了,换成一张工作室阳台的夜景,配文只有两个字:
“活着。
”
评论区里有人回:
“活着然后呢?
”
范宇没答,他知道,这个问题,得每个人自己埋个铁盒,再自己挖开。
来源:呦呦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