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几天刷朋友圈,看到不少家长晒娃返园的照片,却意外发现一个现象:节后第一天的幼儿园,到园的孩子明显少了许多。正巧昨天和一位老友通电话,她道出了原委——她特意让孙女晚几天再去幼儿园,理由是节后孩子们从各地返回省城,可能携带不同的病毒细菌,想等这波“交叉感染风险期
#美女#
节后缓送幼儿园:一位奶奶的防疫考量
这几天刷朋友圈,看到不少家长晒娃返园的照片,却意外发现一个现象:节后第一天的幼儿园,到园的孩子明显少了许多。正巧昨天和一位老友通电话,她道出了原委——她特意让孙女晚几天再去幼儿园,理由是节后孩子们从各地返回省城,可能携带不同的病毒细菌,想等这波“交叉感染风险期”过了再送。
这个说法让我恍然大悟。想起我家孙子,节后从老家回来第二天就照常送园了,当时还真没往这方面想。现在细琢磨,这位奶奶的顾虑不无道理。幼儿园本就是集体生活,孩子们亲密无间,确实容易成为病毒传播的场所。特别是长假后,孩子们从不同地方返回,接触了不同的环境人群,无形中增加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不过,这种做法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完全避开所有风险并不现实,孩子的免疫力需要在适当接触中逐步建立。有儿科医生曾指出,适度接触常见病原体其实能刺激儿童免疫系统成熟。关键在于平衡——在特殊时期加强防护,而非过度保护。
从我观察来看,部分家长选择暂缓送园,更多是出于对特定高发传染病的防范。比如秋冬的流感季,或者某种传染病在当地流行时,适当推迟入学会更稳妥。平时则不必过分担忧,培养孩子勤洗手、注意卫生的习惯更为重要。
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有的家长工作繁忙,无法灵活调整送园时间;有的孩子体质较弱,需要更多保护。重要的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适选择,既不过度焦虑,也不掉以轻心。毕竟,孩子的健康固然重要,但正常的集体生活和社交体验同样不可或缺。
各位家长,你们在节后送园时有什么特别的考虑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和经验。
来源:金晴说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