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新业态党员变动快、组织跟进慢等问题,会宁县建立“数据赋能+动态摸排+分类组建”工作机制,打通市场监管、民政、税务、人社、统计等部门数据壁垒,建立常态化沟通比对机制,按月更新新兴领域经营主体、从业人员、职工党员台账,实现组织找人;推行摸清底数、造册登记、归口
近年来,会宁县针对规模日益扩大的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直播从业者等新就业群体,坚持党建引领,突出问题导向,为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提供了实践路径。
织密组织网,从被动跟进转向主动引领。
针对新业态党员变动快、组织跟进慢等问题,会宁县建立“数据赋能+动态摸排+分类组建”工作机制,打通市场监管、民政、税务、人社、统计等部门数据壁垒,建立常态化沟通比对机制,按月更新新兴领域经营主体、从业人员、职工党员台账,实现组织找人;推行摸清底数、造册登记、归口管理、汇总分析、党建联建“五步工作法”,采取独立组建、行业联建、区域统建、派驻帮建、临时组建等多种方式,今年新建党组织35个,改设党组织3个,“三有”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到98.5%,实现应建尽建。坚持“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工作思路,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新兴领域同步组建、协同发力,累计建立群团组织212个,实现“组织共建、阵地共享、活动共办、难题共解”的党群一体化格局。
构建融合网,从有形覆盖转向有效覆盖。
为促进党组织活动与业务发展更好融合,推动20名党组织书记进入企业管理层,31名企业负责人担任党组织书记,在企业管理层和业务骨干中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7名,推动党建引领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筛选政治素质过硬、党务工作精通的33名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实行“一企一策”定制化指导,建立“每月一指导一回访”工作机制,搭建“诉求收集—分类处置—跟踪反馈”闭环体系,累计收集新就业群体诉求27条,积极解决子女入学、法律援助、技能培训等民生问题,推动党建引领与需求解决深度融合。
以开展暖心引领骑手融入、正向引领主播发声、服务引领货车司机建功、先锋引领网约司机便民“四项行动”为契机,围绕企业技术创新、提质增效开展“金点子”“技术攻关”等行动,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和红色驿站,组织开展“先锋骑手”“红旗车组”等志愿服务,推动党建引领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优化服务网,从粗放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聚焦新就业群体在社会保障、权益维护、技能提升、心理关怀等方面的急难愁盼,以红军“会宁会师”精神为引领,采取“一枢两翼三维四轮”模式,创建集“红色引领、服务赋能、治理协同、社群共生”于一体的新兴领域区域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
按照“1+N”模式,整合资源建设工会驿站17个、司机之家2个、青年之家3个、妇女微家22个,提供歇脚、饮水、充电、学习、议事等一站式服务,构建“15分钟服务圈”;聚焦新就业群体在社保、法律、教育、医疗、心理等方面的共性及个性化需求,通过民情恳谈会、线上征集等方式主动问需,量需形成服务清单;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定期开展服务进驿站活动,坚持“遇困必访、有难必帮、贡献必奖”原则,在持续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传统关怀活动基础上,定期评选“先锋骑手”“最美司机”等,切实增强其职业荣誉感、组织归属感和城市认同感。
来源:白银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