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十五五农业农村规划:锚定“枣梨粮仓”优势 绘就运河滨海图景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3 09:34 1

摘要:沧州市十五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稳粮强基、特色兴产、城乡融合”为核心定位,立足“平原为主、运河穿境、渤海濒海”的地理特征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节点优势,锚定粮食安全、特色产业升级、和美乡村建设三大目标,目前已完成前期调研与意见征集,正推进与国土空间规划及雄安新区发

沧州市十五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稳粮强基、特色兴产、城乡融合”为核心定位,立足“平原为主、运河穿境、渤海濒海”的地理特征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节点优势,锚定粮食安全、特色产业升级、和美乡村建设三大目标,目前已完成前期调研与意见征集,正推进与国土空间规划及雄安新区发展战略的衔接核验。规划依托沧州农业农村坚实基础,以量化指标为引领、特色项目为抓手,构建具有华北平原农业特色的现代化路径。

一、农业农村基本情况:运河畔的“枣梨粮仓”

作为京津冀重要的粮食和特色果品供给基地,沧州农业根基深厚,人口与产业规模稳步发展。截至202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31.48万人,农村人口约314.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43%。收入水平持续提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56元,同比增长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447元,增长4.9%,城乡收入比缩小至2.19∶1,城乡发展差距持续收窄 。

粮食生产稳居全省前列,2025年预计粮食总产达481.65万吨,较“十三五”末增长5.2%,守牢1169.89万亩耕地和956.3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特色产业优势突出,作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鸭梨之乡”,全市果树总面积258.3万亩,果品总产16.05亿公斤,总产值55亿元,其中金丝小枣种植150万亩、泊头鸭梨50万亩,年出口量超6万吨 ,创汇5000万美元,梨果出口占全省一半以上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十四五”末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达92%以上。

二、规划编制:三链融合的协同谋划

市级层面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于2025年9月开展规划意见征集,聚焦粮食安全、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等7大方向吸纳民智。完成“十四五”成效评估与11项专项调研,梳理出产业链条短、加工增值率低等核心问题,建立与京津冀科研院所“产学研”对接机制,重点攻关枣梨精深加工、智慧农业等技术。各区形成特色方案:沧县聚焦红枣全产业链升级,泊头推进鸭梨出口基地建设,黄骅强化海水养殖提质,献县打造粮食高产示范带。截至2025年10月,规划已整合53条政企意见,正开展政策衔接核验 。

三、核心目标:量化引领的发展蓝图

“十五五”期末实现三大核心目标:粮食安全方面,高标准农田面积达800万亩,占基本农田比重83.6%,粮食总产稳定在480万吨以上,良种覆盖率保持98%以上;产业升级方面,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达82%,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00家,枣梨特色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城乡融合方面,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乡村旅游年接待量突破1000万人次,创收超50亿元。

四、重点投资项目:特色鲜明的产业载体

(一)金丝小枣全产业链升级工程

总投资4.25亿元建设沧县崔尔庄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分两期实施红枣精深加工与智能化仓储建设,开发去皮糯枣、红枣慕斯等新产品,配套电商平台与冷链物流中心,预计年新增产值1.8亿元,推动“沧州金丝小枣”品牌价值提升至35亿元 。同步在献县、肃宁建设10个千亩优质枣园,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亩均增产15%。

(二)泊头鸭梨出口提质项目

投资6.8亿元升级泊头鸭梨出口创汇基地,建设5万吨智能保鲜库与标准化分拣中心,引入无损检测设备,开发梨汁、梨膏等深加工产品。配套建设2000亩有机鸭梨示范园,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动出口量增至8万吨,创汇突破6000万美元,巩固“中国鸭梨之乡”地位。

(三)粮食安全保障工程

投资15亿元推进高标准农田提质,重点实施河间、青县等6个县区的土壤改良与灌排设施升级,配套建设智能灌溉系统300台套,实现亩均节水35%、节肥18%。投资4.5亿元建设沧州粮食储备物流中心,打造京津冀粮食应急保障基地,仓储能力达50万吨。

(四)环渤海渔业升级项目

黄骅市投资8.2亿元建设现代渔业产业园,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20万平方米,培育南美白对虾、三疣梭子蟹等特色品种,配套建设水产品深加工基地,开发即食海鲜产品,预计年产值突破12亿元,带动沿海村集体增收20%以上。

五、片区布局:多元协同的特色格局

(一)北部枣梨特色产业区

以沧县、泊头为核心,整合200万亩枣梨种植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园区与交易市场,打造“种植-加工-文旅”融合产业带,联动崔尔庄红枣市场形成全国性集散中心。

(二)中部平原粮食主产区

河间、献县、吴桥构建优质粮棉油基地,推广“高标准农田+智能农机”模式,建设粮食绿色高产示范片,打造京津冀“粮仓”核心区。

(三)东部沿海渔业经济带

黄骅、海兴发展工厂化养殖与渔港经济,建设休闲渔业示范园,配套冷链物流体系,打造环渤海优质水产品供给基地。

(四)近郊农文旅融合区

围绕运河沿线与市区周边,发展休闲采摘、农耕体验项目,打造“运河风情+枣梨观光”乡村旅游廊道,对接雄安新区休闲需求。

六、专家观点与发展建议

国内农业领域专家围绕沧州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提出多项针对性建议,为规划落地提供智力支撑。

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枣科技支撑团队专家张东风指出,沧州金丝小枣产业需破解“种植规模缩减、深加工薄弱”等瓶颈,建议以抗枣疯病、抗裂果新品种选育为突破口,建设千亩级高效栽培示范园,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稳定种植面积 。同时应延伸产业链,开发红枣功能性食品与文创产品,借助崔尔庄市场枢纽优势构建“产销研”一体化体系,重塑品牌竞争力。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司长王锋强调,沧州应践行“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发展思路,依托粮食与特色果品优势,推动从“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 。建议聚焦枣梨、水产品等领域建设精深加工园区,引入智能分拣、保鲜仓储等装备,培育1-2家引领型链主企业,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让增值收益留乡留农。

农业农村部智慧农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表示,沧州平原农业与沿海渔业适合规模化数字化改造,应加快物联网技术在高标准农田与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实现墒情、水质等数据实时管控 。建议优先在泊头鸭梨、黄骅渔业基地试点智慧种养,形成可复制的“沧州模式”。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专家许泽玮提出,沧州应立足区位优势,将农业纳入京津冀产业协同图谱。建议与京津共建农产品冷链物流联盟,在雄安新区布局直销网点,同时依托运河文化与枣梨资源,开发“农事体验+文化研学”线路,打造京津冀周末休闲目的地。

沧州市金丝小枣产业振兴研讨会专家团建议,枣梨产业需坚持“品质为先、管理为键、销售为要”,通过联防联控防控病虫害,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建立全流程标准化体系 。同时细化产品定位,针对年轻群体开发即食零食,借助直播电商拓宽销路,实现“老品牌焕发新活力”。

1. 沧州市农业农村局. 关于征集“十五五”农业农村规划意见建议的函[EB/OL]. 2025-09-22.

2. 沧州市新华区人民政府. 沧州市新华区“十五五”规划邀您来献策[EB/OL]. 2025-08-20.

3. 沧州市统计局. 2024全市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EB/OL]. 2025-01-26.

4. m12333.cn. 沧州市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447元,增长4.9%[EB/OL]. 2025-05-21.

5.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 沧州市果品产业发展情况[EB/OL]. 2025-03-03.

6.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 沧州市果品产业实现新跨越[EB/OL]. 2025-01-21.

7. 沧州市人民政府. 今年沧州粮食总产预计达481.65万吨[EB/OL]. 2025-09-23.

8. 沧县人民政府. 沧县农业农村局关于2025年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立项的公示[EB/OL]. 2025-05-13.

特别说明

本文综合沧州市人民政府、市农业农村局、市统计局等官方渠道公开文件及权威报道撰写,相关规划内容、数据指标及项目详情均引用自公开信息。最终规划内容与实施标准请以政府正式发布的《沧州市十五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文件为准。

来源:耀中品牌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