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速,如何健康地老去已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焦点。二甲双胍这一经典降糖药正展现出令人惊喜的多重潜在益处。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老年人服用二甲双胍可能缓解多种年龄相关症状,从认知衰退到肌肉减少,从慢性炎症到代谢紊乱。
二甲双胍成老年健康“多面手”!研究揭示:或能缓解7种年龄相关症状,这些上市公司布局相关产业
医学界悄然掀起一场“老药新用”的革命,二甲双胍从降糖药蜕变为抗衰老多面手。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速,如何健康地老去已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焦点。二甲双胍这一经典降糖药正展现出令人惊喜的多重潜在益处。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老年人服用二甲双胍可能缓解多种年龄相关症状,从认知衰退到肌肉减少,从慢性炎症到代谢紊乱。
这场关于“老药新用”的探索正在医药领域引发深远影响,不仅为老年健康管理提供新思路,也为相关医药企业带来全新发展机遇。
01 七年研究证实,认知衰退或可延缓
认知功能下降是许多老年人最担忧的问题之一。一项发表在《糖尿病诊疗》期刊上的研究为此带来了希望。这项源自悉尼记忆与衰老研究的项目,对1037名70-90岁无痴呆症的老年人进行了长达6年的追踪。
研究发现,在患有2型糖尿病的老年人群中,未服用二甲双胍的人群认知功能衰退明显更快,新发痴呆症风险是二甲双胍服用者的5倍多。更令人惊喜的是,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认知衰退速度与非糖尿病人群没有明显差异。
研究第一作者Katherine Samaras教授指出:“二甲双胍安全而且广泛应用,这些数据提示了它的新潜力。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可能会带来控糖之外的认知健康益处。”
2025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进一步证实,服用二甲双胍的老年人大脑处理速度和短期工作记忆能力明显提升,负责记忆与认知功能的杏仁核和海马体体积增大。
02 抗衰老作用,从线虫到灵长类的证据
二甲双胍在抗衰老领域展现出的潜力令人振奋。《中国实用内科杂志》曾刊文称,研究人员已证明二甲双胍可以延长动物的寿命。
不同物种的研究都得出类似结论:
- 在秀丽隐杆线虫中,二甲双胍干预明显减缓了身体尺寸变小速度和起皱速度。
- 中科院团队在《细胞》上发表的研究以与人类生理特征高度相似的食蟹猴为对象,发现服用二甲双胍的猴子大脑额叶和肝脏的衰老速度有所减缓,衰老时钟上年轻了6.41岁,相当于人类“减龄”近20年。
- 一项发表在国际老年医学期刊的研究发现,与使用磺酰脲类药物的患者相比,服用二甲双胍的2型糖尿病女性活到90岁及以上的几率提升了30%。
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二甲双胍在抗衰老领域的潜力,让它成为这一研究方向上备受关注的“候选者”。
03 炎症性衰老,慢性炎症的隐形推手
老年人体内普遍存在的慢性低度炎症,被称为“炎症性衰老”。这种状态虽不剧烈,却像涓涓细流不断侵蚀身体机能,诱发心血管病、癌症、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
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通过调节AMPK通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从而减轻这种“隐性炎症”。
二甲双胍的抗炎特性与其激活AMPK通路密切相关。AMPK是细胞的“能量感受器”,当ATP水平下降时,可通过下调耗能途径、上调产能途径维持能量平衡。
这种抗炎作用不仅有助于延缓整体衰老进程,也可能为预防多种慢性疾病提供保护。
04 代谢紊乱,整体代谢状态的调整
代谢紊乱是许多老年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脂肪肝等接踵而至,成为慢病的“温床”。
而二甲双胍恰巧在这一环节表现不俗。资料显示,它可改善肝脏代谢,增强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效率,从而在调整整体代谢状态上发挥积极作用。
二甲双胍的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这种机制对于改善老年人常见的代谢紊乱具有重要价值。
尤其是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该药通常作为首选的治疗用药。
05 肿瘤风险,潜在抑制作用引关注
更耐人寻味的是,二甲双胍还有可能对肿瘤发生风险产生一定抑制作用。科学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能通过调控细胞代谢途径,减缓异常细胞的增殖速度。
对于某些高风险人群来说,长期使用二甲双胍与某些癌症的发病风险下降有关,尤其是在肝癌、乳腺癌等方面的数据更为显著。
发表于《科学进展》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当二甲双胍与MYC抑制剂“联手”时,会形成一种合成致死效应,从而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
这意味着对于MYC驱动型肿瘤,二甲双胍可能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联合治疗策略——既瞄准能量“命门”,又推动免疫“收网”。
06 肌肉减少症,延缓肌肉流失的速度
许多老年人还面临着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肌肉减少症。年纪大了,不仅走不快、提不动,连骨骼肌都在悄悄流失。肌肉减少不仅影响行动力,还会增加跌倒、骨折的风险。
令人欣喜的是,有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间接延缓肌肉流失的速度。这对保持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独立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年龄增长,肌肉减少症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二甲双胍在这一领域的潜在作用,为维持老年人行动能力和独立性提供了新的可能。
07 心血管保护,真实世界反复验证
作为糖尿病治疗的基础药物,二甲双胍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并不依赖于降糖效果。其核心机制与AMPK、心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磷酸化增加有关,最终促进一氧化氮生成,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具体来看,二甲双胍能改善线粒体功能。动物实验显示,服用二甲双胍的小鼠,心肌线粒体含氧量、呼吸控制比、ATP合成率更高,这些都与心肌功能改善相关。
临床研究中,UKPDS研究显示,用二甲双胍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风险降35%、心肌梗死风险降39%;SPREAD研究指出,有冠心病病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二甲双胍比格列吡嗪,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降46%。
08 资本市场关注,概念股迎来新机遇
随着二甲双胍潜在益处的研究不断深入,资本市场也对相关上市公司给予高度关注。
二甲双胍板块概念股已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
根据公开信息查询,二甲双胍板块概念股包括华海药业、辰欣药业、恒瑞医药、亚太药业、华东医药等。
科源制药作为原料药重要企业,市占率超20%,深度绑定集采中标制剂企业,盐酸二甲双胍销量同比大增38.06%(429.43吨)。
亚太药业是减重双效认证稀缺标的,其盐酸二甲双胍片明确具备“降糖+减重”双效认证,与抗衰研究中“肥胖者获益更显著”结论高度契合。
华海药业是产能与市占率双冠,2024年盐酸二甲双胍原料药销售额35亿元,国内市场份额40%。
未来,随着相关临床试验的推进,我们期待更多确凿证据出现。二甲双胍从“降糖老将”到“抗衰多面手”的蜕变,标志着长寿科学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
不过研究人员强调,二甲双胍虽好,并非“万能药”,存在明确禁忌证,如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乳酸酸中毒病史者需禁用。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基于公开研究资料及市场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投资建议或交易依据。文中提及的药物作用及效果均为研究阶段结论,不代表临床治疗定论,具体用药请务必遵循专业医生指导,切勿自行用药。提及的上市公司信息仅为客观陈述,不构成对相关股票的推荐、增持或减持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相应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医疗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疗机构,本文不对任何因使用内容所导致的损失承担责任。
来源:中国酒吧连锁大王阿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