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中加征50%的对等关税,中国反手就给了特朗普一份“满意答卷”——对美实施反制,中国商务部公布对美500亿美元商品加征50%关税清单。
“你行,我也行”!大幅下调的关税政策让欧盟“红了眼”,欧盟开始“蹬鼻子上脸”了。
“谈判就像挤柠檬汁,先用力捏,等对方喊疼了,自然会递上吸管”,特朗普曾经的关税预言终究应验到自己身上,如今吸管特朗普已为中国递上。
2025年5月12日中美联合声明彻底“打服”美国,看到这个结局,欧盟自信直呼“我也行”。
2025年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中加征50%的对等关税,中国反手就给了特朗普一份“满意答卷”——对美实施反制,中国商务部公布对美500亿美元商品加征50%关税清单。
中美关税彻底打响后,华尔街金融市场随即进入动荡期。“股债券三杀”更是彻底打破“美国例外论”的幻想,投资者被迫陷入“越跌越抛” 的恶性循环之中。
关税爆发不到两周,美国西雅图港甚至惊现“零货船抵港”。全球第二大航运公司马士基透露,中美之间的货运量骤降了 30% 至 40%,港口空集装箱堆积如山,物流的堵塞的危机正在向仓储和运输领域蔓延。
反观中国,一计“不买、不卖”策略直击美国要害,停止农产品采购,使美国不得不直面农产品压仓的“发霉”风险;收紧稀土配额,美国国防部只得开启“关键矿产国家战略”。
中国如此“妥善”的反制举措并不是临时起意,瑞典贸易部长如今一再强调“美对欧关税应低于中英”,却忘了中国为这一刻等了7年、斗了7年。
2018年,中美出现贸易摩擦,从那时起中国便开始未雨绸缪,精心储备了一份厚达 3000 页的反制预案。就像商务部发言人说的,“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也得不到尊重”,而欧盟显然没有意识到这点。
2025年5月15日,据《华尔街日报》消息,多名欧盟官员放出风声,欧盟与美国的关税谈判要达成一项关税降幅大于美英、中美协议的贸易协定。
波兰经济部副部长米哈尔・巴拉诺夫斯基表示,
“从美英和中美协议中得到的主要教训是,不要急于行动,我们不需要快速协议,我们需要好协议”。
欧盟似乎选择性忽视了一些细节问题,在达成协议方面中国确实在“耐心等待”,在反制方面中国可是第一时间就向美国发出回应了,而欧盟当时却在反制上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直到上周,欧盟才狠下心来,声称如果美欧谈判没有达到令欧盟满意的结果,欧盟将对价值10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额外关税。
波兰经济副部长雅库布・库莫奇还宣称:
“中国能谈成,我们作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没理由谈不拢。”
但特朗普可不吃欧盟“先礼后兵”这套,刚与中国谈出“实质性进展”的特朗普无视欧盟威胁,声称“欧盟比中国还要恶劣”,“美国一定会占上风,欧盟对美国很不公平”。要知道,在谈判问题上,特朗普可是“吃软不吃硬”。
而且特朗普对欧盟的态度并不奇怪。
首先,特朗普和欧盟领导人在意识形态上几乎可以称得上“背道而驰”。特朗普政府奉行的是“美国优先”和只占便宜不担责任的单边主义,而欧盟一直秉承跨大西洋合作的理念,强调贸易自由化和多边主义。
绝大多数欧洲政客或者欧洲代表,不如说是美国民主党的海外代表,而作为共和党候选人上台的特朗普和民主党存在一条无法跨越的“隔阂”。
其次,美国在这场关税风波中受伤惨重,急需“血包”为自己疗愈。在俄罗斯不好惹、中国硬钢到底的情况下,欧盟这个“软柿子”就比较好捏了。
毕竟,欧盟对美国“安全-经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复合依赖,在短期内很难改变。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和北约体系,把欧洲纳入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格局,欧盟几乎就和美国“捆绑”在一起了。
如今,中国对美“亮剑”,强硬的反制措施以及已经换来美国阶段性“妥协”,欧盟也向借此“参上一笔”,却忽略其面临的结构性压力和中国情况存在着本质差别。
参考资料:
[1]《中国关税战“打服”特朗普,欧盟看到这样的结局,觉得自己也能行》.唐驳虎主笔.2025-05-16.
[2]《欧盟委员:欧盟将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对美国关税采取反制措施》.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04-08.
[3]《欧盟:4月15日起实施第一轮对美关税反制》.新华网.2025-04-17.
来源:晓婷医生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