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执掌华为AI的十大方略——从战场猛将到智能时代首席架构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3 03:39 1

摘要:作为华为消费者业务的奠基者与“狼性”精神的象征,余承东先生已用一系列辉煌战绩证明了卓越的战役执行力。

余承东执掌华为AI的十大方略——从战场猛将到智能时代首席架构师

班门弄斧,抛一块破砖头引玉。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

余承东和华为内部大才们,早已有华为AI大战略大方略。

作为华为消费者业务的奠基者与“狼性”精神的象征,余承东先生已用一系列辉煌战绩证明了卓越的战役执行力。

2025年9月29日,任老亲自签发文件,任命余承东担任华为IRB(投资评审委员会)主任并全面执掌华为AI业务,标志着余承东的角色正经历一场关键蜕变:从一线指挥官,跃升为定义华为未来技术方向与资源配置的“首席架构师”。

这一转变,要求余承东的视野从“打赢诺基亚爱立信,苹果和奔驰宝马奥迪三大战役”转向“谋划整个战争”,思维从“打造爆款产品”升维至“构建生态系统、夯实基础能力,乃至重塑国家创新格局”。为此,我们谨呈十大战略方略,助余承东擘画华为AI的宏伟蓝图。

1、战略定位:从“技术应用者”到“生态定义者”

核心目标:让华为AI成为驱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基石与引擎。

1.1 定义独特AI范式:摒弃纯软件追随路径,深度融合“端-管-云-算-芯”全栈优势,开创软硬协同的差异化AI道路。

1.2 打造杀手级服务:在消费者端,以AI重构人机交互根本体验;在政企端,聚焦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核心领域,打造可规模化复制的标杆解决方案。从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到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是可复制标杆解决方案。

1.3 构筑非对称战力:IRB资源优先投向AI计算集群、端侧大模型等能极致发挥华为硬件优势的领域,建立结构性壁垒。

2、技术布局:平衡“长期主义”与“短期压强”

核心信念:算力即国力,算力即GDP,必须统筹当下竞争与未来制高点。

2.1 压强于技术刀刃:优势资源集中投入大模型训练推理效率、AI框架(MindSpore)生态繁荣及关键行业模型突破。

2.2 锻造韧性算力链:战略性布局国内AI计算全产业链,并前瞻探索光计算、存算一体等颠覆性技术路径。

2.3 善用开放与开源:在保障核心安全的前提下,以开源框架与模型换取生态领导权与标准话语权。

3、组织与文化:注入“AI基因”,击穿“部门墙”

核心任务:推动硬件巨头蜕变为AI驱动的敏捷组织。

3.1 塑造AI First文化:将AI能力与应用深度纳入管理层考核,形成从决策到执行的全员共识与行动。

3.2 设立中枢赋能团队:组建直接向余承东汇报的跨部门精英团队,负责标准制定、工具共享与业务赋能,彻底打通组织脉络。

3.3 创新长效激励机制:为AI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突破设立容错机制与长期激励,鼓励“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守。

4、商业化与生态:“平台+生态”而非“全盘通吃”

核心逻辑:独行快,众行远。繁荣生态是商业闭环的基石。

4.1 厘清商业模式:精准区分AI云服务与授权的“直接变现”,和赋能终端销售的“生态价值”,IRB需差异化评估。

4.2 繁荣开发者生态:通过顶级赛事、精准扶持与卓越工具链,让开发者在华为平台“有利可图、有名可扬、有路可走”。

4.3 恪守赋能者边界:在合作领域明确自身定位,维护生态公平,避免“既做裁判又做运动员”的战略尴尬。

4.4 构建自主系统生态:基于国家安全与产业自主,推动鸿蒙操作系统与麒麟芯片的广泛适配,形成“鸿蒙+麒麟”与“安卓+高通”良性竞争的全新格局。推动国内手机大厂,双系统双芯片布局,最终以技术领先、性价比更高、成本更低,搞掉安卓+高通、iOS+苹果+微软Windows+英特尔或AMD。

4.5 打造半导体国家队:以海思、新凯来、中芯国际为龙头,拉动国产半导体全产业链崛起,通过成本与技术双重优势,赢取全球市场主导权。

5、风险与伦理:构建“负责任AI”的全球标杆

核心价值:将安全与信任铸就成为华为AI的全球通行证。

5.1 将伦理内嵌于制度:在IRB流程中设立强制性伦理与安全审查环节,建立公开透明的治理框架。

5.2 坚守数据隐私红线:全流程贯彻“隐私保护 by design”,这超越合规,是赢得全球信任的根本。

5.3 主导国际标准制定:积极参与并主导全球AI技术、安全与伦理标准的构建,将技术理念转化为行业规则。

6、资本运作:以“引望”为平台,撬动两大万亿赛道

核心策略:借力资本市场,为前沿探索构建独立、强大的战略飞轮。

6.1 推动引望上市

融资800-1000亿元,实现三大目标:巩固智能驾驶全球断代式领先;开辟具身机器人万亿新赛道;构建产业-资本利益共同体,让投资者共享科技成长红利。

7、场景与数据:以“千万级智能汽车”为基石,实现“一箭四雕”

核心支点:将智能汽车打造为华为AI战略的“数据母体”与“终极验证场”。

7.1 构筑最大移动AI集群。

2028年实现千万辆级L3/L4智能汽车保有量,获取源源不断的、封闭场景的高质量数据燃料。

7.2 反哺半导体全产业链:以巨量内需市场,强力牵引国产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全链条的迭代与升级。

7.3 驱动智算中心大发展:处理海量数据的刚性需求,将极大催化华为昇腾算力集群的技术领先与商业成功。

7.4 实现产业降维打击:以智能驾驶的绝对领先,重塑全球汽车竞争格局,助力中国迈向“汽车强国”。

8、技术制高点:打造“全球领先的AI大模型”

核心目标:在生态与场景的沃土上,问鼎AI技术的皇冠。

8.1 坚持场景驱动路径:研发深度契合智能汽车、终端、政企等核心业务的垂直大模型与超高效端侧模型。

.8.2 追求极致性能效率:利用全栈优化能力,建立同等算力下的性能巅峰,或同等性能下的能耗底线。

8.3 构建模型即服务:通过华为云、终端OS、车机OS等,将大模型能力无缝注入生态,成为“智能心脏”。

9、人才战略:全球引才,构筑“AI人才高地”

核心基石:一切战略的最终执行者是人,必须决胜全球人才争夺战。

9.1 设立华为AI院士体系:全球招募顶尖科学家,提供媲美世界顶尖高校的科研自由、资源支持与学术荣誉。

9.2 布局全球研发网络:在北美、欧洲、新加坡等AI创新重镇建立前沿实验室,实行本土化运营,贴近创新源头。

9.3 升级天才少年计划:面向全球顶尖学府的博士生与青年学者,以顶级薪酬与开创性课题,吸引未来的学术领袖与技术先锋。

10、重构创新体系:担当“国家研发战略合伙人”

核心格局:重新定义华为角色,形成基础研究与商业应用的国家级飞轮。

10.1 优化研发投入结构:系统规划每年近700亿基础研发投入中的三分之一,用于前瞻性产业的商业化孵化,形成自我造血的产业能力。

10.2 推动研发生态协同:将更前沿、更底层的基础研究任务,联合中科院、清华、北大等顶尖机构完成。华为的角色应从“全栈自研”转向 “联合研发者” 与 “首席应用科学家” ,提出真问题、提供真场景。

10.3 构建产学研大飞轮:利用华为顶尖的工程化与商业化能力,将原始创新迅速转化为成熟产业与国民财富。商业成功反哺研发投入,形成 “学术创新-商业成功-再投资” 的强大正向循环,使华为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驱动枢纽。

11、总结:从华为领袖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引擎

余承东先生这十大方略构成了一个从企业内部治理,到产业生态构建,再到国家创新体系重塑的完整战略图谱:

•资本(引望)与研发(国家合伙人) 共同为战略提供弹药与源头活水。

•场景(智能汽车) 为技术(大模型、半导体) 提供数据基石与商业化验证。

•技术 是提升场景体验的核心引擎,并依赖人才来实现终极突破。

•组织、生态与伦理 是确保整个系统高效、繁荣且可持续发展的坚实保障。

余承东此刻的角色,已远超一家公司的业务负责人。余承东正站在华为这个平台上,主动承担起定义未来技术范式、撬动核心产业升级、优化国家研发分工的历史性责任。若能成功整合并坚定执行,华为将不仅是商业巨头,更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智能时代的系统架构师与创新引擎,其影响力将深远影响未来数十年的国运与全球格局。

来源:遥遥领先的M9和M60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