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在深圳壹方天地安踏篮球旗舰店(以下简称“ANTA ARENA深圳店”)内举办的2025赛季超三联赛深圳大区赛落下帷幕,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赛。在购物中心里的门店内看专业篮球比赛,这一少见场景背后,是国内商业空间运营逻辑正在发生的深层变化。
行业观察
观察趋势 | 体育赛事+商业模式
作者 | 福贵
在商场里边逛边看球赛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近期,在深圳壹方天地安踏篮球旗舰店(以下简称“ANTA ARENA深圳店”)内举办的2025赛季超三联赛深圳大区赛落下帷幕,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赛。在购物中心里的门店内看专业篮球比赛,这一少见场景背后,是国内商业空间运营逻辑正在发生的深层变化。
ANTA ARENA深圳店于今年4月开业,是安踏全球首家篮球竞技场店,该店不再局限于传统零售陈列,而是将赛事运营、社群互动与零售空间深度融合,打造出一个以运动文化为核心的线下体验枢纽。
当前,商业地产行业普遍面临同质化竞争与消费吸引力不足的挑战。随着增量市场放缓,运营重点逐步从招商引流转向留客养客,如何延长消费者在场停留时间、增强复访意愿,成为购物中心优化业态组合的重要方向。
这也促使更多品牌尝试以“体验”破局,例如,有些书店结合咖啡、展览与沙龙,有些电子品牌开设全场景体验馆,向消费者提供社交互动、休闲娱乐或内容价值,借差异化互动增强用户黏性。
ANTA ARENA深圳店可以说是这一趋势的代表性案例。其通过引入专业赛事,不仅为门店注入高频流量与话题度,也强化了品牌在篮球领域的专业形象。对购物中心而言,这类具有内容生成能力的门店,能够有效提升商圈活力,形成“以体育赛事带人流,以人流促消费”的良性循环。
而“体育赛事+商业”的模式,本质是将门店从“交易场”升级为“互动场”,契合当下消费者对线下空间功能复合化的需求。那么,这种门店形态能为行业带来哪些新可能?本文将以ANTA ARENA深圳店为例,解析体验型门店的运营逻辑与场景价值。
01
超2000平方米双层大店
构建“体育赛事+商业”新生态
与其说ANTA ARENA深圳店是一家门店,不如将其理解为一个“可运营的篮球内容综合体”。
从门店选址策略上来看,这家门店所在的壹方天地,是深圳客流量最大的商场之一。
根据铱星云商与来客地图共同发布的《全国商场2025年8月客流报告》显示,壹方天地8月客流达349.73万人次,场日均客流超过11万人次,同比增长47.9%,环比增长11.2%,显示强劲的客群吸附能力。
同时,壹方天地所处的龙华超级商圈,在深圳“5+6+42+N”的商圈体系规划中,被列为近期重点打造的三个全国级商圈之一。
这意味着该区域不仅当前客流密集,未来还将持续获得政策与资源倾斜,商业能级有望进一步提升。
安踏在此以“竞技场级”规格开设超2000平方米的双层大店,其意义远不止是简单的扩大销售面积,更是一种品牌战略的落地。
市场观察来看,大店模式已成为当前零售业态转型的重要方向。无论是LV、DIOR等奢侈品牌,还是华为、优衣库等科技与快消领域巨头,均在核心商圈布局具备体验展示功能的大型门店或独栋旗舰店。
此类大店本身就是一个立体广告,借助商圈的高曝光度,能有效传递品牌的高端形象与专业态度,增强消费者认知。
以今年年中在市场上引起巨大反响的LV“路易号”为例,其外在形象是一艘巨轮,内部则是一个三层复合型体验空间,融合了“展览+精品店+餐饮”三种业态,就连非目标客群,也自发成为传播者。
当时要客研究院院长曾对媒体表示,LV“路易号”为奢侈品牌提升销售开辟了新模式,预测其两年销售额将达30亿元,即创造不低于5家LV门店的销售业绩,其投入产出比将远高于传统门店。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复合业态带动游客平均停留时长达到2.5小时,远超传统零售门店的45分钟。同时,也带动了购物中心的客流,LV“路易号”亮相的首个周末,兴业太古汇人流激增,客流量达到平时的3倍,不少门店营业额出现大幅增长。
这背后折射出品牌在面对线下体验升级趋势时的共同选择——将门店从交易空间升级为文化体验与品牌传播的中心,向消费者直观展示技术实力与全场景生态产品,让消费者亲身感受产品互联互动的魅力,提升品牌的吸引力和价值认同,从而在高度同质的市场环境中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ANTA ARENA深圳店的跨层空间,为场景营造和内容运营提供了充分条件。
在空间设计上,门店融合古希腊竞技场元素与现代风格,并在中庭处打造了专业篮球场,营造出强烈的视觉主题与沉浸氛围,使消费者从进入门店起就能感知到篮球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精神。
大空间也支持更完整的产品生态展示。店内除安踏母品牌外,还囊括了安踏旗下专注潮流先锋的安踏作品集(ANTA SNEAKERVERSE)和菁英专业户外运动的安踏冠军(ANTA GUANJUN),形成多层次产品矩阵。
这种布局既能触达多元客群,抢占增量市场,也有助于推动跨品类连带消费,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当然,大店模式也对品牌的持续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大面积意味着更高的租金成本、更复杂的动线设计,以及持续的内容焕新压力,其长期成效高度依赖品牌的产品力、内容创造力与用户运营能力。
能否持续吸引消费者“回到这个场域”,成为“体育赛事+商业”模式可持续的关键。这就涉及到ANTA ARENA深圳店的另一突出亮点。
02
赛场进商场
安踏的体育消费新基建
ANTA ARENA深圳店另一吸引人注意的地方,是在店内建造了一个符合职业赛事标准的篮球场。将专业赛场搬进商场门店,并实现常态化运营,这在国内零售业中还很少见。
安踏为何要推动赛场与商业的深度融合?这要从宏观市场环境和安踏自身两个层面来拆解。
从宏观趋势来看,“十四五”期间,我国接连成功举办了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哈尔滨亚冬会、成都世运会等国际综合性运动会,加上正在进行的苏超联赛等地方性非职业赛事,持续激发了大众对体育运动的热情,推动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官方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年均增速超10%。今年8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的目标。
文件还特别强调要拓展体育消费场景,引导商业综合体、景区、商圈、街区等引入体育健身、赛事活动等业态,激发体育消费需求。
与此同时,自大卫生事件后,大众对健康与户外场景的关注持续升温,飞盘、匹克球、露营等轻运动迅速兴起,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场景的新载体。
购物中心也顺应市场趋势,将艺术展览、主题市集、沉浸式剧场等融入商业空间,积极寻求以“体验经济”为核心的转型路径,以提升项目差异化。
这些尝试都反映出商业体从“卖货场”向“生活场”的转变,通过内容与场景的深度融合,构建具有辨识度和吸附力的线下场所。
同样的,体育业态也成为其中重要的差异化突破口。一方面,户外运动品牌逐步从商场高楼层或较边缘位置走向购物中心核心区;另一方面,以香港启德体育园零售馆为代表的项目,直接以“体育+娱乐”为定位,显示出体育消费场景与商业空间结合的广阔前景。
安踏自身来看,其在篮球领域的长期积累,特别是三人篮球资源矩阵的布局,为这家以篮球为主题的竞技场店的落地与内容运营提供了支撑。
今年4月,安踏签约中国三人篮球国家队,建立专业层级背书;6月成为超三联赛官方合作伙伴,切入职业赛事体系;同时持续打造自有赛事IP“狂潮三人篮球”,覆盖大众参与人群。通过这一系列动作,安踏逐步构建起覆盖“国家队—职业联赛—大众赛事”的三人篮球资源矩阵,形成从专业到普及、从竞技到社群的全链路内容生态。
相较于传统五人篮球,三人篮球在空间适应性、组织灵活性和观赏性方面更具优势,更易于在商业空间内实现常态化展演与互动。这一特点使其成为连接专业体育与大众消费场景的理想载体,也为安踏将赛事资源转化为门店体验提供了实操可能。
因此,ANTA ARENA深圳店不仅是对国家促进体育消费政策的积极响应,更是品牌基于市场趋势与自身资源优势的前瞻性布局。它通过“赛事进商圈”的实践,将政策导向转化为真实的消费吸引力,为品牌在体验经济时代开辟了新的增长路径。
03
真实场景+深度内容运营
推动概念落地
事实上,近些年类似体验型门店的探索屡见不鲜,但ANTA ARENA深圳店之所以引发市场更高关注,关键在于ANTA ARENA深圳店的场景真实性与内容运营深度,并非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通过系统化、常态化的赛事运营,构建起可持续的“内容造血能力”。
这种能力为“体育赛事+商业”模式注入了活力,并为品牌、商场、商圈及消费者带来多维度的价值重构。
对品牌而言,ANTA ARENA深圳店通过举办专业赛事,将品牌展示从静态的产品陈列升级为运动生态呈现,建立起专业、权威的篮球专家身份,强化了品牌“专业运动”的形象。
店内形成的“观赛—体验—购买—训练”闭环,不仅提升转化效率,更将消费者转化为品牌文化的参与者,让品牌与用户间的链接更加深刻,推动从单次消费到长期认同的转变。
相关数据显示,ANTA ARENA深圳店自4月开业至今,仅半年时间,就开展了篮球赛事、跑团、燃脂、户外、手工DIY等80场线下活动,吸引了大量会员亲身参与。高质量活动也带动了产品销售,篮球产品销售获得38%的增长,成绩亮眼。
对购物中心来说,这类门店已超越品牌自身渠道的功能,是一个具有持续引流能力的内容引擎。与传统商场多依赖促销或餐饮吸引客流不同,ANTA ARENA深圳店通过常态化赛事,为商场注入高频、高粘性的体育消费人群,实现从被动引流到主动造场的转变。
赛事带动的人群也易与场内餐饮、娱乐等业态形成联动,提升整体客单价和停留时长。央广网上海9月20日报道显示,今年在上海奉贤区举办的MXGP世界摩托车越野锦标赛,3天共吸引3.1万人现场观赛,并直接带动区域消费。
从商圈发展视角看,该模式契合城市商业升级方向。我们注意到,除了ANTA ARENA深圳店,壹方天地此前还引入了全国首个世界级室内风洞飞行体验店、综合运动娱乐中心深圳首店朗玩、深圳首家国际级标准真冰场陈露国际冰上中心等多元体验场景,共同构建了一个以体育、娱乐为特色的消费生态。
在政策鼓励体育设施进商圈的背景下,具备专业场地和赛事运营能力的ANTA ARENA深圳店,进一步强化商圈作为城市体育生活节点的功能,助力商圈从纯购物空间向体验型、社交化目的地转型。
对消费者而言,这家门店也显著降低了参与专业赛事和篮球文化的门槛,使运动从观看变为可触达的现场。消费者在真实竞技氛围中感知产品性能,在社群互动中获得归属感,从而获得超越购物本身的体验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赛事内容也带动客群结构从个人向家庭扩展,父母带孩子观赛、青少年组团参与活动等场景,进一步拓宽了品牌触达的广度与深度。
综上,ANTA ARENA深圳店的成功,源于品牌将空间、内容、服务与销售深度融合的系统化运营能力,使门店不再仅是销售终端,而是品牌与用户共同建构的“内容场”。
这也为行业提供了新思路,在实体商业竞争深化的当下,品牌与商场可从传统的租赁关系,升级为内容共创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具有持续吸引力的消费场景。
对品牌来说,该店型不仅是零售终端的创新,更标志着品牌从“商品交付”向“体验交付”与“文化传递”转型的关键载体。它通过赛事驱动、场景融合与内容运营,重新定义了门店在消费者生活中的角色。
对商场而言,在实体商业面临深度重构的今天,安踏竞技场级店型为行业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路径:以真实内容为引擎,以场景为媒介,以用户价值为核心,打破传统零售的功能边界,实现品牌影响力与商业效益的共赢。
而安踏此番探索,已率先掷出一记有力的“三分球”,为行业提供了内容与商业深度融合的先行样本。
来源:独角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