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遭黑客盗取曝光:印度舰载机雷达每20小时就坏一次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2 23:24 2

摘要:甲虫-ME对于米格-29K来说是眼睛一样的存在,它的主要功能为空中目标的探测和跟踪、对地面及海面的目标辨认和导引武器等任务全部需要借助它来完成。眼睛一闭,飞行员再好的手也是摸黑。印度海军给维克拉玛蒂亚号买45架米格 - 29K / KUB,账面价格22.9亿美

甲虫-ME对于米格-29K来说是眼睛一样的存在,它的主要功能为空中目标的探测和跟踪、对地面及海面的目标辨认和导引武器等任务全部需要借助它来完成。眼睛一闭,飞行员再好的手也是摸黑。印度海军给维克拉玛蒂亚号买45架米格 - 29K / KUB,账面价格22.9亿美金,一艘昂贵的航母编队要靠这些飞机去撑场子,雷达掉链子,整个系统的节奏就乱了。

双方在2004年签约时对雷达的可靠性作了明确规定,即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不少于150小时,无缺陷持续运行时间不少于120小时。不是拍脑门子就确定的数字,这是为了保证舰载机可以有稳定的出动频率而设下的底线。在航母上起飞降落必须排队,还要互相配合好才行。如果雷达一出现问题,那训练与战备就会马上变得失去平衡了。

2016年初,机队平均无故障间隔仅为97小时,平均无缺陷时间更少,只有20小时。谷底还没到。2017年中期平均无故障间隔又降到了60个小时,飞机一飞就出问题,维修班拆换零件没完没了,原定在甲板上的科目也被取消了。印度海军火气很大,给俄罗斯米格公司以及出口机构发备忘录,其内容很简单:雷达性能不够好,要求统筹返厂维修。2018年3月、6月、7月连续三个月,印度方面指了三次嘴,说我们东西老出问题还拖时间修,语气不好。

时间线往下走。2019年5月,印度海军把甲虫-ME从原来的制造方的认证名单中移除了。这就等于宣判该种雷达已不是米格-29K/KUB的认证装置。表面看似决然,但实际情况依旧如往:名义上删除之后,舰载机上的该种雷达仍然在运转,备选方案尚未落实,航母仍需依靠现有的设备出勤。海军内部的报告把话挑明了,米格-29K/KUB毛病多、出勤率低,不愿让其上到下艘国产航母序列。今年4月,签署订购22架阵风M的合同,改装的方向已摆出来,数量只能够一艘航母用,另一艘怎么办?还得找米格 - 29K凑。

这不是技术上的问题,更像是系统的教育。舰载机的作战力不仅仅取决于飞控、发动机,雷达也是高频故障首位。海上盐雾、 湿热、振动,对电子设备来说是无时无刻的折磨。达不到合同线指标,航母的日程表就乱了。白天科目少了,夜航训练往后推了,复杂条件下的实战课目也往后拖。飞行员的技战术积累被截流,地勤维护压力拉满,人财物都被消耗在非战斗的循环里。

为什么合同把平均无故障、平均无缺陷写死?意义就在这里,这样可以让出勤有保障,让训练和战备可预期。现在实际上到三分之一说明就是维护在吃。再一个你看统计掺水,说明过程监督不到位,验收不严格。升级费用未达成一致,属于责任界定不明确,会演变成舰队级的作战空缺。航母不同于实验室,舰载机每次起降都与编队的整体行动息息相关。雷达不稳定,整个系统的可信度降低。

有关阵风在南亚地区的空战战绩说法多样,关于击落数量有各种说法存在。对于具体的数字,公开的权威信息没有统一的说法,相关的说法需要等官方确认。这也提醒大家,战场上的数据真假不能人云亦云。军购不能以情绪和传播为基础做决定,要依靠能够验证的标准,遵循可以问责的过程。

印度海军这年头的路,大部分是用进口飞机拼出来的。俄制机子虽然便宜,但是后续保障不稳定,服务博弈频繁。西方的设备技术比较成熟,价格与政治捆绑程度强,交付时间以及升级的条款也都很繁琐。自主研制未能及时跟上,航母编队就像是拼装的一样,越是拼接得复杂,接口越多,所存在的风险就越大。这次雷达暴露出来的,就是体系拼接的代价。

训练计划缩短,任务时间减少,飞机维护占用了许多飞行小时。舰上维修设施不及陆地完备,很多故障只能返厂或者等备件。飞行员在最关键的雷达项目中很难形成稳定的训练效果,在实战时就要扣分了,中期的影响也不小,阵风M服役之后俄法两国体系之间难免有一段时间的磨合,指挥与保障都需要调整,时间、经费都要耗费一些。长期影响更重,雷达靠得住性问题未解决的时候,国产航母计划就被套上了枷锁,选外购当作重要依靠的做法会让战略上的自主不断受限制。

第一个雷达核心子系统是否真实可靠,远比各种宣传来得重要得多。平均无故障,平均无缺陷,不是统计学的游戏,是出勤率的命根子。把指标写入合同之中,并且使用严格的流程来验收,不让掺水的地方存在。

二是舰载机保障链要闭环。海上环境对电子设备损伤是全天候的,设计冗余、寿命管理、模块更换策略这些都要从一开始就要考虑上海上条件,不能把陆上的机子搬上船就打仗。

三是数据要实。用模拟模块凑飞行小时,账面上好看,战场上要命。训练、维护真实记录,才是战备状况的底座,虚报就是给战备挖个坑。

四、条款要硬。升级由谁付费,责任如何划分,延迟怎样处罚,写入合同当中,执行时有追责依据。军购不能和买家用电器一样,任何一项不明确都会引发无限的推诿扯皮事件。

五是要预案齐全,外购不能一刀切,替代方案、过渡机队、混装训练以及备用零件准备要到位,否则实战科目会被设备更换所耽误。

答案不可能用一两句话来作答,看得见的是这场雷达风波把航母战力的真面目给掀了出来,复杂系统可靠性的积累就是这么一点一点来的,靠的是工程纪律、保障体系和真实的数据。靠喊口号、 靠纸面指标是站不住脚的。

米格-29K属于苏联时代的产品,依靠印度的资金重新振兴,在此之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在雷达和保障体系上。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需要的是能打的机队,而不是经常要修的电子设备。阵风M的到来可以缓解一部分,但并不能解决体系并行的根本矛盾。未来的棋该如何走要看印度海军选择是继续押宝于外购还是加强研发、保障补齐短板。

军事世界里,设备是硬骨头,制度是筋络,数据是血液。这次痛打到的是设备身上,疼在制度和数据上。能把这三个方面调和平衡好,谁拥有的航空母舰才算是真正有实力。

来源:杭州发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