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小麦依然在上涨,但是最近接连有两件事发生,而恰恰也是市场一直最担忧的事。
虽然小麦依然在上涨,但是最近接连有两件事发生,而恰恰也是市场一直最担忧的事。
第一件事就是河南有企业开始下调小麦的报价了。
而且呢,还是大企业,要知道河南作为小麦的第一主产区,当前也是涨势最为凶猛的地区,突然这么一跌,也着实令市场吓了一跳。
第二件事就是小麦拍卖开始增加了。
不光是地方拍卖增加,从10月13日开始,中储粮的轮换小麦也开始拍卖了。
还是那句话,这两件事单独来看都不算什么,但是放在一起,就值得人琢磨了。
首先,河南下调小麦报价,原因无他,和玉米一个逻辑,就是上量增加了。
之前小麦上量一直欠佳,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天气原因。
华北黄淮一带阴雨不断,影响了小麦的上量。
二是大家都在抢收玉米,顾不上卖小麦。
华北玉米正到了紧要关头,现在市场的关注力都在玉米身上,也无暇顾及小麦。
三是惜售情绪。
小麦的市场情绪可以说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之前小麦一直是看跌的,为啥?
因为供应压力太大了,压得小麦喘不过气来。
而随着托市启动后,小麦的压力持续下降。
目前粗略的数据是,5省小麦托市总数量大概是1611万吨,可以说是超出市场预期的,也明显的缓解了小麦的售粮压力,同时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小麦的市场情绪。
之前是卖压高企,但现在压力小了,华北玉米又出了些事故,使得小麦的替代需求又开始抬头了。
于是,小麦看涨情绪不断升高,自然也就惜售了。
但是老天不会一直下雨,早晚会有雨停的时候,而随着小麦陆续涨到了1.25元、1.26元以后,市场的惜售情绪也有所松动,所以卖粮意愿增加,小麦的上量也就自然多了。
面粉企业就好比是玉米深加工,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利润,所以只要是门前上量一增加,压价就肯定是必然的。
所以预计接下来,随着上量的增加,下调报价的企业会逐渐增多。
再说小麦拍卖。
现在市场也是有点惊弓之鸟,一听拍卖二字就心里打鼓,这也怨不得大家,因为前两年小麦拍卖实在太疯狂,多次成为了压倒小麦的稻草。
所以这回中储粮一恢复拍卖,也不免让人心里咯噔一下。
但怎么说呢,轮换拍卖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换句话说,就算小麦不涨轮换该拍也还是会拍,所以并不一定就成为小麦行情的风向标。
现在小麦行情的走向并没有落在政策粮的拍卖上,而是落在了持粮主体的心态上。
现在小麦持粮主体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了,和之前不同,之前是大家收粮的成本都不算低,而小麦供应压力又大,所以都想着涨点就跑,所以小麦上量就一直不低,面粉企业当然是逮住机会压价了。
但今年小麦收获上市以后可以说是一路下跌,直到触发了托市收购。
这意味着什么?
托市收购启动意味着小麦到了政策托市的地板价了,这也意味着大家收粮的价格也都在地板价上,这就有了议价的底气。
所以今年持粮主体的心态是比较宽松的,没有前两年那种惴惴不安,自然大概率也不太会恐慌卖粮。
这是小麦看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河南的下调报价也好,中储粮的轮换拍卖也好,都只不过是阶段性的震荡行情,并没有改变小麦市场的心态。
更何况现在受天气影响,冬小麦大概率要晚播,至于晚播会不会影响新小麦的产情,那又是未知。
所以这时候谁会去大肆压价小麦呢?
显然现在用粮主体手里没有那么多的筹码,小压可以,大压肯定门前就得断粮了。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
来源:萱萱是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