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凉山·非遗有约】童眸映非遗,匠心传千年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2 17:34 2

摘要:当彝族刺绣的银针穿梭于彩线之间,当银饰锻造的锤声回荡在月城山谷,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少年创意的对话正在大凉山悄然展开。《山水凉山·非遗有约》栏目组以“青少年视角+非遗活化”为核心,为西昌青少年搭建起一座展示的桥梁——通过整合彝绣、银饰锻造、漆器髹饰等本土非遗素材

当彝族刺绣的银针穿梭于彩线之间,当银饰锻造的锤声回荡在月城山谷,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少年创意的对话正在大凉山悄然展开。
《山水凉山·非遗有约》栏目组以“青少年视角+非遗活化”为核心,为西昌青少年搭建起一座展示的桥梁——通过整合彝绣、银饰锻造、漆器髹饰等本土非遗素材,结合个人非遗文稿的创作、沉浸式剧本演绎等内容,将大凉山的文化基因转化为鲜活的影像作品,在官方平台上绽放光彩。

非遗破圈,从大凉山走向全国

彝族刺绣的纹样密码、银饰锻造的“月光工艺”、漆器的三色哲学……这些曾深藏群山的技艺,将通过青少年的镜头与讲述,突破地域限制,以年轻化的表达方式触达亿万观众,让传统与现代碰撞出新的文化火花。

文化价值与时代使命

凉山州拥有20项国家级非遗、138项省级非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然而,非遗传承面临老龄化断层、市场化表层化等挑战。《山水凉山·非遗有约》通过“青少年+非遗+媒体”的创新模式,不仅为孩子们提供国家级展示平台,更以年轻化的表达重构非遗传播语境——让彝族口弦的悠扬旋律成为短视频的背景乐,让毕摩音乐的古老唱词化作剧本的剧情线索,让传统技艺在Z世代的传播矩阵中焕发新生。

这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一场关于未来的实验:当少年的好奇心遇见匠人的坚守,当科技的想象力注入传统的肌理,大凉山的非遗将突破地理边界,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本土与全球的文化密码。

让我们共同期待:

在更大的舞台上,看见凉山少年用创意点亮非遗的星光;

在时代的浪潮中,听见中华文脉以青春之名续写的篇章!

来源:洞见热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