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0亿次点击,却把一部好剧骂上热搜,只因为观众在吵两个演员有没有真上床。
30亿次点击,却把一部好剧骂上热搜,只因为观众在吵两个演员有没有真上床。
《盛夏芬德拉》上线43天,抖音主话题播放破30.3亿,刷新短剧纪录。
数据背后,弹幕里刷得最多的不是剧情,而是“他们到底在没在一起”。
男主刘萧旭早在开播前一周就公开女友,依旧挡不住每天两万条劝分手的私信。
女主郭宇欣直播念台词红了眼,截图立刻被剪成“告白现场”十万加转发。
没人关心剧本写了三年,也没人看见剧组把电影班底搬进了竖屏。
先说钱。
这部短剧单集成本120万,是普通项目的六倍。
美术指导韩冲,前作是《春光乍泄》修复版,这次他把隧道灯换成钨丝灯泡,只为让吻戏肤色带一点旧胶片黄。
音乐总监买了昨夜派对2016年的《All About Anna》,版权费37万,够同行拍两集。
钱花在哪,镜头知道。
第8集男女主在厨房错身,镜头跟着锅盖蒸汽走,0.5秒里两人对视又闪开,弹幕齐刷“窒息”。
这种细节不靠工业糖精,靠死磕。
再说人。
刘萧旭提前两个月进组,每天跟厨师学揉面,只为退婚那场戏手上有面粉痕。
郭宇欣写人物小传四万字,把白清玫每一次皱眉的原因标成时间轴。
直播那天她读台词“我淋过雨,所以想给你撑伞”,读到一半哽咽,是因为想起自己大学失恋那天真没撑伞。
情绪真,不等于爱情真。
观众把真演技当成真恋情,本质是把省事当真理。
为什么吵CP比聊剧情爽?
因为嗑糖不用动脑,看懂光影需要门槛。
短视频平台算法最爱情绪极端,真假恋情一条视频能带八万赞,解析构图的视频三千赞到头。
平台吃流量,观众吃快餐,只剩剧组在原地跺脚。
结果导向就是:再精良的制作,也打不过一句“他们睡了”。
更惨的是同行。
隔壁平台刚杀青的一部古装短剧,原本打算走质感路线,看到芬德拉被骂,连夜加拍五集“壁咚强吻”。
投资人一句话:观众只认糖,不认戏。
于是好剧本被砍,预算挪去买水军炒CP。
再不做点改变,你下次打开的短剧,全是复制粘贴的霸总吻。
怎么破局?
平台已经动手。
抖音内部流出一份“优质短剧加权手册”,核心三句话:
1. 把细节剪成15秒,标题带“电影感”三个字,流量直接+40%。
2. 主演直播不回答私生活,只讲幕后,人均观看时长涨90秒。
3. 评论区置顶美术解析,点赞破万系统再推一波。
直接抄作业,无脑复制,明天就用这三句话。
观众也可以选。
下次再刷到“真吻假吻”的八卦,长按点“不感兴趣”。
多给幕后解析一次点赞,算法就记住你爱看光晕,不爱看绯闻。
30亿播放已经是答案:好内容有人看,只是声音被八卦盖住。
把音量调回来,下一部芬德拉才敢继续烧钱、继续死磕。
别让认真拍戏的人,输给一句“他们肯定睡了”。
好剧不是瓜,是饭,别让它馊在热搜里。
来源:岭上观群峰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