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掰手腕,中方不叫停,就别想停!特朗普气炸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2 15:51 2

摘要: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特朗普面对记者的镜头情绪失控,这一幕通过网络传遍全球。而中国商务部则淡定亮相,宣告着中美这场“掰手腕”的较量进入新阶段。

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特朗普面对记者的镜头情绪失控,这一幕通过网络传遍全球。而中国商务部则淡定亮相,宣告着中美这场“掰手腕”的较量进入新阶段。

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近日上演了戏剧性一幕,特朗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突然情绪爆发,当场与记者发生争执,甚至直言记者“恶心”。

这段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广泛关注。美国网民感叹“总统像是刚听到坏消息”,CNN评论称这是“前所未见的愤怒”。

特朗普的情绪失控并非无缘无故。在他与巴基斯坦总理就稀土矿产开发达成协议后不久,中国打出了一系列反制组合拳,令美方的计划严重受挫。

有观察家指出,特朗普的愤怒实际上反映了美国在面对中国系统性反制时的深度焦虑。

面对美方近期的一系列试探,中国果断采取了行动,连续打出三招精准而有力的组合拳。

第一招,稀土出口管制。10月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对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一举措措辞平静但含金量极高,不是简单的“禁运”,而是“依法有序、精准调控”。

中国深知稀土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战略地位:它是高科技制造的“维生素”,军工产业的“血液”。一架F-35战机需要400公斤稀土,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则需要4600公斤。

第二招,将稀土设备与技术纳入管制。这不仅限于原料,还覆盖了稀土分离、提纯设备与控制软件。这正是中国的杀手锏——稀土产业最难的不是开采,而是提纯工艺。

中国在中游环节的全球份额超过90%,这道锁链才是真正的“卡脖子技术”。

第三招,对美港口费反制。在美方宣布对中国船舶征收港口费后,中方即刻反制,对涉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这一回应干净利落,且依据《国际海运条例》行事,体现了有理、有据、有节的原则。

为什么稀土如此重要?在清洁能源、芯片制造、导弹制导、电动车马达中,稀土都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

中国不仅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更建立了全球最完整的稀土产业链:从开采、冶炼到磁体制造,一体化程度全球第一。

中国的稀土分离纯化设备、算法控制系统、环保处理工艺几乎全部掌握在自己企业手中。

中国的政策执行也展现出“稳”的特质——依法施策,不搞突袭;不是全面禁运,而是采用许可制。在公布管制前,中方已通报多国,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姿态。

美国战略困境

美方的焦虑有其深刻原因。美国试图推动稀土产业链“去中国化”,但这一目标面临巨大挑战。

即使美国开发新的稀土矿源,仍然需要解决分离提纯设备、环保体系等一系列问题,这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

美国智库研究显示,美国至少需要十年,才能勉强补齐一半的稀土产业链。特朗普曾寄望于“巴基斯坦方案”来突破稀土困境,但随着中国将稀土设备和技术纳入管制,这条路径也基本被切断。

这场中美之间的博弈,本质上是一场不同维度的竞争。

中国打的是“规则战”和“产业链战”,依靠制度、技术和产业自信;而美国则侧重于“情绪战”和“关税战”,一方是精准出击,另一方则是情绪宣泄。

真正能决定这场较量“什么时候停”的,不是白宫的嗓门大小,而是稀土的流向。

特朗普的愤怒只是表象,其背后的实质是美方意识到——这一次,他们不是在谈判桌上吃亏,而是在产业链上全面失守。

这场博弈的结局已经不取决于谁的声音更大,而在于谁更能掌控产业链的命脉。当美国还在高喊关税口号时,中国已经默默握住了高科技产业的“维生素瓶”。稀土流向,终将决定博弈的终局。

来源:萧看风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