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李德裕的(座右铭)136字,从权力巅峰到客死他乡的血泪忠告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2 13:59 3

摘要:然而,如果让你想象一幅人生谷底的画面,那也是他——被一贬再贬,最终流放到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海南岛(崖州),在潮湿、瘴气和绝望中,孤独终老。

大家好,我是无名。

如果让你想象一幅权力巅峰的画面,你会想到什么?是君临天下,还是呼风唤雨?

在晚唐,有一个人叫李德裕,他四度为相,权倾朝野,说他是当时的CEO也毫不为过。他一纸令下,能决百万人生死,能定国家兴亡。

然而,如果让你想象一幅人生谷底的画面,那也是他——被一贬再贬,最终流放到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海南岛(崖州),在潮湿、瘴气和绝望中,孤独终老。

从云端到泥潭,他的一生就是一部惊心动魄的史诗。当他生命走到尽头,回望这大起大落的一生,他想留给子孙后代的,不是万贯家财,也不是传世美文,而是短短136个字。

这136个字,字字是血,句句是泪。它不是什么高深的哲学,而是一部从权力和斗争的绞肉机里,淬炼出的顶级生存法则。今天,我们不只是读一篇古文,而是要读懂一个伟大的灵魂,如何在人生的惊涛骇浪中,找到那块能让自己不被淹没的压舱石。

在解读之前,让我们先静下心来,完整地读一遍这篇来自一千多年前的文字。请注意,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朴素到近乎残酷的真实。

《座右铭》 唐·李德裕(字文饶)

勿多言,多言多败; 勿多事,多事多患。

无干人之过,无说人之私。

勿矜己之善,勿夸己之能。

勿扬人之恶,勿信人之谗。

不入危险之乡,不处嫌疑之地。

无为无义之事,勿饮无名之酒。

无结无义之朋,不取无义之财。

守我之分,任我之才。

可以食,可以赏; 可以逸,可以乐; 可以养,可以寿。

凡此十四者,皆我平生之深戒。

言之易,行之难。 我死之后,书此于我坐之右。

后之子孙,幸而念之。

要读懂这136个字,必须先读懂李德裕这个人,和他所处的时代——“牛李党争”

这四个字,是贯穿晚唐近四十年的噩梦。

简单说,就是朝堂之上,分裂成两大派系:一派是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多为科举出身的寒门官员;另一派,就是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多为世家大族的子弟。

他们之间的斗争,不是今天我们理解的政见不合,而是你死我活。皇帝一换,宰相就换;宰相一换,满朝文武就跟着大换血。今天你还在中书省指点江山,明天就可能被一封诏书贬到千里之外的烟瘴之地。

李德裕,就是这场斗争中的“李党”领袖。他能力卓绝,手段强硬,在唐武宗时期大权在握,对内削平藩镇,对外击破回鹘,一度让摇摇欲坠的晚唐王朝重现了一丝“中兴”的曙光。

然而,也正是这份“能”,这份“强”,为他埋下了致命的祸根。他的政敌们,像黑暗中的猎手,时刻等待着反扑的机会。

机会很快就来了。支持他的唐武宗驾崩,新皇帝一登基,立刻开始清算李德裕。他的政敌们,将所有积攒的怨恨和构陷,像潮水一样向他涌来。

于是,他被一贬再贬,从宰相之尊,一路被贬到潮州、崖州……每一步,都离权力的中心更远,离死亡的边缘更近。

现在,请带着这段血淋淋的历史,再回头读那136个字,你会发现,那根本不是什么人生格言,而是一份痛苦的“复盘报告”。

“勿多言,多言多败;勿多事,多事多患。”

少说话,话说多了容易失败;少管事,事揽多了容易惹祸。

这是一位曾经日理万机的铁血宰相的忏悔。在政治旋涡里,他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可能被政敌曲解、放大,成为攻击他的武器。这不是教人懒惰,是教人在复杂的环境中,懂得聚焦和沉默的价值。

“勿矜己之善,勿夸己之能。”

不要炫耀自己的功劳,不要夸耀自己的才能。

这句最扎心!李德裕的才能和功绩,举世公认。但他性格刚愎自用,不懂得收敛锋芒。他的“能”,像一把双刃剑,成就了他,也最终刺伤了他自己。功高震主,才高招忌,这是他用一生换来的教训。你的优秀,在欣赏你的人眼里是光芒,在嫉妒你的人眼里就是原罪。

“不处嫌疑之地……无结无义之朋。”

不要在容易引人怀疑的地方逗留,不要结交不仁不义的朋友。

在党争的放大镜下,任何一点嫌疑都会被构陷成谋反的铁证。你和谁吃了一顿饭,你收了谁的一幅画,都可能成为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这讲的是边界感,是风险隔离。

“守我之分,任我之才。”

守住自己的本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这是整篇座右铭的文眼,也是李德裕最终的觉悟。在经历了权力的巅峰和流放的屈辱后,他终于明白,一个人真正能掌控的,只有两件事:一是认清自己的位置和边界(守我之分);二是在这个边界内,把自己的才华和价值发挥到极致(任我之才)。不越界,不强求,这是一种悲凉的清醒,也是一种极致的智慧。

李德裕的座右铭,之所以能穿越千年,依然掷地有声,因为它揭示的,不仅仅是古代官场的生存逻辑,更是今天每一个复杂组织(公司、单位、社会)里的人性法则。

这136个字,就是一部写给当代人的《职场避坑指南》。

管住嘴,守住心(勿多言,勿多事): 办公室里,你说得越多,漏洞就越多。不参与八卦,不随意评判,不揽不属于你的责任。这不叫圆滑,这叫专业。把精力用在核心业务上,而不是消耗在无效的沟通和人际摩擦里。能力要强,姿态要低(勿矜己之善,勿夸己之能): 你可以是一个团队里最强的那个人,但千万不要成为最“显摆”的那个人。你的业绩报告,就是你最好的语言。默默把事做成,远比整天夸夸其谈更能赢得尊重。懂得隐藏锋芒,是一种顶级的职业素养。建立你的“安全边界”(不处嫌疑之地): 不参与小团体,不和公司的“高压线”人物走得太近,账目清晰,权责分明。在职场上,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让自己始终保持“干净”和“透明”。找到你的核心价值区(守我之分,任我之才): 这句话尤其重要。很多人痛苦的根源,是“想要的”超出了“能做的”。认清自己的能力圈和职责范围,然后在这个圈子里深耕,做到不可替代。这才是你在一个组织里安身立命的根本。

你的才华决定了你能走多高,而你的品行和智慧,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在复杂的环境里,沉默不是懦弱,是力量;收敛不是无能,是智慧。

一个人最高级的活法,是“守我之分,任我之才”——在有限的边界里,活出无限的自己。

写到这里:

李德裕最终死在了海南。他留下的这篇《座右铭》,是他一生经验的浓缩,也是一个伟大政治家对后人最真诚的忠告。

它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如同在惊涛骇浪中行船。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奋力划桨,更要学会如何看清风浪,如何避开暗礁,如何在风暴来临时,守住自己的船,保住自己的命。

读完这136个字,不知哪一句,最能触动此刻的你?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感悟。

来源:露一说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