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岳伦也没想到,一向疼爱王诗龄的李湘,竟让女儿为她的错误买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2 13:44 2

摘要:”——这条弹幕飘过的时候,屏幕那头的李湘正把一款面膜推给两千万人,嘴角弧度精准,像什么都没发生。

“李湘女儿一句‘也配’,把周也送上热搜,自己却躲进直播间收礼物。

”——这条弹幕飘过的时候,屏幕那头的李湘正把一款面膜推给两千万人,嘴角弧度精准,像什么都没发生。

可互联网有记忆,尤其记得15岁女孩在Live图里那句带着气声的吐槽。

画面只有三秒,声音轻得像羽毛,却重重扇在“打工人”脸上:一年82万的学费,3.7%的录取率,皇家青少年艺术展入选,牛剑录取率28%——这些数字垒成的墙,把“我们”和“她们”隔开,墙根下还贴着一张纸条:别碰我。

墙里头的人其实也有话说。

博耐顿女校校友会连夜发声明,语气像宿管阿姨:“孩子私下嘀咕,不值得上秤。

”周也工作室更干脆,甩出一句“私交不上升公共”,转头让青岛的海风把热搜吹淡。

两套话术,一个目的:把墙砌回去。

可墙外的人已经学会拆墙。

有人扒出王诗龄的艺术史作业,发现她写“印象派的光是留给划船人的”,老师批注“敏感”。

评论区瞬间分成两派:一派感叹“有钱人家的孩子果然更会发光”,另一派冷笑“滤镜拉满,换我上我也行”。

吵到凌晨三点,有人甩出黄磊女儿在乌镇戏剧节拿奖的片段,配文“看看人家怎么低调”。

紧接着森碟的澳网采访被剪成15秒短视频,标题叫“双语冠军,没靠爹”。

对比之下,王诗龄那句“也配”成了精英教育的翻车现场——原来钱能买到名校,买不到路人缘。

平台也怕墙塌。

微博连夜给话题套上“未成年人保护模式”,1.2万条留言瞬间蒸发,像从没存在过。

中网联搬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22条,意思是:别拉孩子应援,别冲孩子开火。

可条例没写明白,如果火是孩子自己点的,该先救谁?

律师圈的朋友透露,今年前三季度,明星子女网络侵权案多了四成,案由大多是“晒娃反被娃晒”。

家长以为砸钱就能买来护城河,没想到Z世代网民最擅长拆城墙砖。2025青少年价值观白皮书写得直白:对星二代的包容度,90后还能忍,00后直接拉黑,Z世代下降37%。

翻译成人话:别秀了,我们不吃这一套。

最尴尬的是技术。

Live图原本想证明“我们真感情”,结果把“真嫌弃”录成高清证据。

苹果赶紧在iOS19里加“音频内容检测”,提示“该段语音可能包含负面情绪”,翻译过来就是:系统都替你脸红。

李湘最后的选择是直播。

镜头里她教粉丝“面膜要向上提拉”,弹幕刷“姐,提不上去的是人心”。

她没回,只是让助理把链接再上一波。

数据显示,那场直播销售额破亿,比王诗龄一年的学费还多。

墙没倒,只是换了材质——从砖石变成流量,硬度更高。

有人问我怎么看。

我说:别急着骂孩子,也别急着心疼明星。

真正该讨论的是,当教育变成一场可以购买的秀,当“优秀”被明码标价,普通人除了愤怒,还能做点什么?

答案可能很简单:把墙根下那张“别碰我”的纸条,悄悄换成“别怕,我们在”。

毕竟,海风总会吹到青岛,也会吹到每一个正在搬砖的普通人脸上。

来源:钱玺丞@钱子鸣妈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