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汉称帝,建立新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通过前朝禅让的方式得到皇位的皇帝。新朝立国仅仅15年国都长安就被绿林军攻破,王莽也被商人杜吴杀死,新朝随之灭亡。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汉称帝,建立新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通过前朝禅让的方式得到皇位的皇帝。新朝立国仅仅15年国都长安就被绿林军攻破,王莽也被商人杜吴杀死,新朝随之灭亡。
新朝虽然灭亡,然而天下依旧纷争不断,各方势力开始逐鹿中原,天下出现了六帝共存的局面。即更始帝刘玄,由绿林军拥立,是新朝覆灭后最早建立的政权,定都洛阳;西汉末帝刘婴,被方望在平陵拥立为帝;建世帝刘盆子,由赤眉军拥立;西汉梁孝王刘武的第八代孙刘永,定都睢阳;西汉宗室刘秀于鄗城称帝,建元建武,定都洛阳;益州牧公孙述称帝于蜀,国号成家(一作大成或成),年号龙兴。此外琅琊人张步割据齐地十二郡;南阳人彭宠占据渔阳,自称燕王;陇右豪强隗嚣占领天水郡平襄城,自称上将军,形成陇西割据势力。
新莽末年群雄割据势力
成家,又称为“大成”或“成”,是公元25年至36年间在中国四川地区存在的一个国家,由公孙述创立,鼎盛时期据有西汉所置益州大部分地区,即蜀郡、巴郡、广汉郡、犍为郡、越嶲郡、汉中郡全境和武都郡、南郡部分地区。成家是秦灭巴蜀后,巴蜀地区出现的第一个独立政权,也是四川历史上第一个完整占据巴蜀地区的政权,最终为东汉所灭,前后历时12年。
公孙述(?—36年),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人。初以父官荫为郎,补任清水县长。
公孙述
王莽天凤年间(公元14年―公元19年),公孙述受任为导江卒正(蜀郡太守)。
更始二年(公元24年)秋,更始帝派柱功侯李宝、益州刺史张忠,率领兵众万余人侵掠蜀、汉。公孙述派他弟弟公孙恢,在绵竹大败李宝、张忠。后公孙述自立为蜀王,定都在成都。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四月,公孙述自立为帝,国号成家(一作大成或成),崇尚白色,建元龙兴。以李熊为大司徒,以其弟公孙光为大司马,公孙恢为大司空。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年(26年),已归附刘秀的西州大将军隗嚣,占据陇右叛乱。刘秀派大司马吴汉率军攻打,隗嚣向割据蜀地的成家皇帝公孙述称臣,被封为朔宁王。
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年)三月,田戎率军与东汉征南大将军岑彭在南郡江陵县津乡展开会战,田戎被岑彭打得大败。田戎逃往蜀地,被成家皇帝公孙述封为翼江王。
东汉光武帝建武七年(31年),刘秀成功平定关东,命隗嚣出兵讨伐成家,被隗嚣拒绝,于是刘秀亲率大军西征讨伐隗嚣。隗嚣向割据蜀地的成家皇帝公孙述称臣,被封为朔宁王。
东汉光武帝建武九年(公元33年),公孙述使王元与领军环安拒守河池,又遣田戎及大司徒任满、南郡太守程泛率军下江关,攻破汉威虏将军冯骏等,攻占巫、夷陵、夷道。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春,汉征南大将军岑彭发起进攻,任满等大败,王政斩任满首级,向岑彭投降。三月,南郡失守,蜀军守将田戎退守江州(今重庆)。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公孙述的弟弟公孙恢和女婿史兴都被大司马吴汉、辅威将军臧宫所攻破,战死。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九月,吴汉又破斩其大司徒谢丰、执金吾袁吉,汉兵进驻成都。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十一月十八日,大司马吴汉命令臧宫率部猛攻成都咸阳门。公孙述战死,延岑打开城门向汉军投降。吴汉斩杀延岑,并诛杀公孙述、延岑二人全族,纵兵大掠,焚烧公孙述宫室。成家灭亡。计公孙述割据益州称帝,共在位十二年。
来源:白云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