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达1亿只?流浪动物这道题,如何解?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2 11:19 1

摘要:它们是城市“流浪客”,每天穿梭在街道、公园、小区,有人对它们亲切友善,也有人唯恐避之而不及,它们就是流浪在城市中的小动物。近期,广东、山东等地接连发生流浪动物被虐等事件,也将这些“邻居们”的生存状况推到了公众视野之前。

它们是城市“流浪客”,每天穿梭在街道、公园、小区,有人对它们亲切友善,也有人唯恐避之而不及,它们就是流浪在城市中的小动物。近期,广东、山东等地接连发生流浪动物被虐等事件,也将这些“邻居们”的生存状况推到了公众视野之前。

“中华田园犬”,正被遗弃在文明的裂缝里。(图源:新周刊)

9月8日,山东淄博,一名男子在遛3条大型犬时未拴牵引绳,其中两条狗追赶路人后转而冲向一只流浪猫。监控画面显示,未拴绳狗撞翻店门前多张桌椅将猫撕咬拖拽,狗主人全程无任何制止并小跑离开,小猫当场被咬死。

6月29日,广州白云区一名男子在幼儿园旁虐杀多只流浪猫,经公安部门教育后,男子承诺不再实施虐猫行为。这些悲剧的发生,也引发公众对流浪动物的生存状况的关注。

记者对话市民:

“我很不管这些,它们要跑就随着它们跑,要走就给它们走。”

“您觉得会不会对您的生活造成影响?”

“不会造成影响。”

市民:“我认为有关部门要多管管这些,平时街上猫屎特别多。”

城市角落中那些无家可归的猫狗,有人称他们是“流浪客”“寄居客”,对它们嗤之以鼻,觉得他们满身污垢,携带各种病原体,对其敬而远之。但也有爱心人士出于善意,对其投喂剩菜剩饭,甚至自掏腰包购买猫粮。

市民:“猫有人喂,不喂着点的话老鼠多了。”

市民:“喂的,我想着这种小动物是可怜,到处跑还是可怜。有时候我们还是会喂。”

市民:“就是怕被流浪狗咬到,小朋友出门还是要有个大人随时陪着。”

不难看出,在关心流浪动物生存状况的同时,也同样有市民担心无序的流浪动物会对自己的生活环境造成影响。既有人怜悯投喂,也有人担心长期投喂会加速繁殖、加剧环境卫生和管理难度。

记者走访了棕树营社区北区、谭家营桂花苑以及希望路上的锦粼天序小区,作为昆明“老中青”三代居民建筑的代表,通过这三个小区,昆明流浪动物的分布和生存情况或许可见一斑。

记者对话棕树营社区 环卫工人:

“这个小区的流浪猫多不多,它大概分布在哪些位置?”

“全部有,这边也是全部有,我也不清楚。”

谭家营桂花苑 小区物管:“我们小区基本上都是有人养的,没人养的(流浪动物)基本没有,我们这里没有投食喂饭这些。”

锦粼天序 小区物管:“有一公一母还有三四只小猫,之前4栋有一家业主他领走了一只拿回去养,其它的想抓抓不到。有个业主她想全部领养,但是抓不到,它一跑你根本抓不到它。”

记者注意到,谭家营桂花苑和锦粼天序两个小区因为有物管管理,基本上看不到流浪动物的踪影。锦粼天序小区物管介绍,前不久小区突然出现了一公一母两只流浪猫,还产下了一窝小崽,小区业主自发为它们制作猫窝并领养了小猫,目前已经见不到流浪猫的踪迹。

而作为老小区的棕树营片区,传统宜居的院落环境加上缺乏物业管理,不知不觉间成为了流浪动物偏爱的栖居场所。

棕树营北区社区 党委副书记 刘玲:“平时如果是看见居民投放剩饭剩菜我们也会劝导。因为毕竟投放剩饭剩菜时间长了也会滋生一些蚂蚁、小虫子,这些也会变质,会有味道这些引起一些环境污染。所以我们都会尽量的劝导,如果发现了他们没有处理,那社区会去把它处理掉。”

据了解,棕树营社区分为南区和北区,仅北区就有4000多户1万多常住居民,大大小小有近30多个院落,大多数院落因无物业管理,社区通过工作人员+志愿者模式,实现小区环境卫生居民自治管理。面对片区流浪动物,社区也通过鼓励居民领养、专业机构收容等方式,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棕树营北区社区 党委副书记 刘玲:“平时我们也会劝导居民,如果自己饲养的宠物一定要照顾好,如果生病了也不要随意丢弃。特别是有小孩的家长,还有平时的一些居民我们也会劝导不要去随便触摸这些流浪猫狗,以免造成伤害。我们也会呼吁居民都能够爱护小动物,因为毕竟也是个小生命,我们也是要爱护保护它。”

流浪动物聚集是老小区治理中的“痛点”问题,棕树营片区通过多措并举积极探索人与动物和谐共生治理模式,目前片区的流浪动物治理已初显成效。

根据《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及相关研究,中国流浪动物总量约为4000万至1亿只。2022年流浪狗数量达5000万只,流浪猫数量达2000万只,每年新增流浪动物超过1000万只。全球范围内,中国流浪动物数量占比约20%,是全球流浪动物问题最突出的国家之一。

“为中国本土犬正名”公益广告。(图源:新周刊)

你周边有流浪动物吗

你是它们的守护者

还是受困者?

如何破解“流浪客”面临的生存困局

或许需要

居民、物管、社区以及政策扶持

法律约束等各方共同发力

小区里的流浪猫,到底是该“一网打尽”,还是要“无限包容”?要想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们或许可以从眼前这只流浪猫——“恩乜”的奇遇故事中获得思考。

记者对话恩乜主人 小杨:

“来了就是缘分养着就养着了,就给它做了个绝育。”

“为什么想着给它做绝育了。”

“不做绝育它天天往外跑,管不住。”

恩乜是小杨的妈妈三年前在路边收留的流浪猫,小杨和妈妈在棕树营片区经营一家副食店,两人分早晚班守店,而作为“常驻店长”的恩乜吃住都在店里。经过三年的相处,它也成了母子俩重要的精神陪伴,如今恩乜是家人一样的存在。

恩乜主人 小杨:“ 因为它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你说如果让它泛滥的话也不行,就给它做绝育是最好的方法。能收养就收养,因为收养是大善。你给了它生活,它有家就不用在外面,生病也好受伤也好。”

遇到有爱的主人、做了绝育手术、被悉心照料,这或许是流浪动物最好的归宿,然而现实中,并非所有的流浪猫都像“恩乜”一样的幸运。它很多同伴的命运,终其一生都是在城市里流浪无序繁殖,给居民、社区、物业生活治理带来困扰。

记者对话棕树营北区社区党委副书记 刘玲:

“社区周边我们自己知道的,大概还是有5-6只,然后小区里面也经常会看到3-4只。小猫会比较多,狗会比较少一些。”

“有没有接到过居民的投诉,或者想反映相关的流浪猫狗的问题?”

“比较少,其实我们还是会经常看到一些老年人投喂流浪猫狗。”

锦粼天序 小区物管:“前段时间天气好,流浪猫就会蹲在大门口晒太阳,我们贴个标签提醒业主不要去抓它、碰它,另外我们经常巡逻我们就会去看。”

让流浪动物更安全、让小区安全更放心,一些城市也针对流浪动物进行有温度、有实效的管理探索。例如深圳设置“养犬服务小程序”,可申请领养流浪犬。南京智能猫屋实现自动投喂、卫生问题大幅改善。佛山“护猫小分队,为多只流浪猫绝育。而要想根治流浪动物问题,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推行TNR计划,也就是通过抓捕、绝育、放归等举措来切断繁殖链。

根据昆明流浪动物救助平台发布的信息,记者发现昆明有多家医院长期为流浪动物提供免费绝育和救治,记者也联系上了其中一家。

可为动物医院 技术院长 牛同飞:“外面流浪的这些动物,他们(爱心人士)会捡来看病。(平时)我们会接触到很多有爱心的这些人士,他们送来以后给宠物看病的费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对于他们个人承担费用是偏高,所以我们就启动了这个流浪救助的计划。从我们开业开始到每个月,都会有绝育的名额,还有日常的救助费用都会打6折。”

牛院长告诉记者,如果流浪动物不做绝育,就会导致无序繁殖。以流浪猫为例,因其繁殖速度较快,每年平均每只猫要生产三胎,每胎数量保持在3-8只,放任不管必然会导致流浪猫数量呈现几何级数增长。但由于流浪动物群体庞大,几家医院的绵薄之力对于控制流浪动物增长的作用微乎其微。

可为动物医院 技术院长 牛同飞:“因为流浪动物实在是数量过于庞大了,我觉得像爱心人士也好啊,医院也好或者我们医生也好都出一份力,然后共同努力 让流浪动物得到相应的救治,然后做绝育。尽量避免它无序繁殖,这种对整体的生态环境还是会得到一定的控制的。还有对我们像人身安全之类的也会更好,也会避免很多传染病的发生。”

流浪猫救助管理不是爱心人士、物管、社区、居民任何一方的“独角戏”,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面对城市“流浪客”的困局,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动物为何流浪?究其原因,宠物主人的遗弃是最主要推手,另外盲目的“爱心”、社会管理缺失、法律约束模糊等,都是导致动物在城市流浪和聚集的原因。

云南大滇律师事务所 执业律师 龙勇:“ 我国目前并没有一部专门的针对流浪动物保护的全国性的法律。相关的规定主要见于多部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性的规章中。全国性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强调了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协调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做好流浪犬猫的管控和处置,防疫疫病传播的责任。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了动物致害的责任,总的来说,我国在流浪动物管理的制度设计和部门职责划分上,已经初步建立了框架,但仍在专门立法针对猫狗管理、虐待动物惩处、收容领养体系等方面存在不足。”

律师认为,因为种种因素,现行的宠物管理法律法规对弃养、虐待等行为的惩处可能有时难以起到足够的震慑。而政府在收容救助设施、疫病防控和文明养宠宣传方面的投入和统筹协调能力,也直接影响着流浪动物问题的解决效率。

针对爱心人士的投喂行为,律师也提醒,虽然爱心人士不是流浪猫、犬的主人,但是长期定点投喂或其他行为吸引了流浪猫、犬在特定区域聚集,一旦出现流浪猫、犬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爱心喂养人士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云南大滇律师事务所 执业律师 龙勇:“ 如果投喂行为行程事实上的饲养或者管理关系,法院可能认定投喂者构成了动物的管理人,从而需要承担责任。物业公司作为小区的管理人负有安全保障义务,这包括采取合理措施预防和消除小区内的安全隐患。如果物业公司存在过错,例如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小区内有动物流浪频繁出没且具有危险,但没有采取任何警示驱赶,或者说未尽到管理责任导致小区的环境吸引了流浪动物的集聚。这些情况下,物业公司可能会因为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而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或者是按份责任。”

“推动政府主导加社会参与的模式需要构建一个权责清晰、资金保障、科学标准、监督有力的立体化的一个制度体系。以明确的政府主导责任为基础,解决‘谁来管’的问题。以建立财政与社会资金保障为支撑,解决‘没钱管’的问题。以制定标准化流程为核心,解决如何‘科学管’的问题。以强化源头管控、如事主责任和事后监督为保障,解决‘如何管得住、管得好’的问题。”

流浪动物问题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文明的程度,需要我们以更开阔的视野、更负责任的态度、更科学的方法去面对。通过规范投喂行为、推动领养代替捕杀、加强宣传教育等,在保障流浪动物生存权益的同时,维护社区的和谐与安全,实现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来源:809999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