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像是上周一位40来岁的患者,因反复胃胀、胃隐痛找到我,他告诉我:“总觉得肚胀,有气顶着但排不出来。”
门诊上,我反复跟患者强调一句话:最好的养胃药其实就是「气血」。
尤其是萎缩性胃炎,想要恢复胃粘膜的弹性,让胃酸、胃胀、胃痛远离你,更需要充足的气血滋养。
就像是上周一位40来岁的患者,因反复胃胀、胃隐痛找到我,他告诉我:“总觉得肚胀,有气顶着但排不出来。”
观察他的舌象:舌质淡白,边缘齿痕明显,舌苔薄白;切脉时指下感觉细弱,这些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气血不足胃粘膜萎缩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当脾胃长期虚弱,生成的气血不够用,不仅无法滋养胃黏膜,连全身的脏腑组织都会受影响。
胃黏膜因为缺血,会比健康人更脆弱,稍微吃点刺激的食物就容易不舒服;脾的运化功能也因气血不足而减弱,吃进去的食物不能及时转化成营养,反而堆积在胃里发酵产气,这就是他腹胀、胃痛的原因。
针对他的情况,我开了张以健脾益气、养血和胃为主的方子:
党参、炒白术、茯苓健脾助运化;当归、熟地黄补血养血,为胃黏膜修复打基础;炙甘草调和诸药,兼能缓急止痛;再加陈皮理气。
3个很实在的养胃法
调理期间,我给患者推荐三个实在的办法,坚持做比单纯吃药更重要:
第一是早餐喝碗"气血粥"。每天早上抓把大米熬煮,水开后放3颗去核红枣和2颗桂圆,再煮15分钟,最后加一勺红糖调味。早上喝上一碗,胃里整天都暖融融的。
第二是饭后记得揉肚子。吃完饭别着急坐下或躺下,先用手掌在肚脐周围顺时针轻揉3分钟,再找到足三里穴(胫骨外侧一横指处),按1分钟左右。
"揉的时候感觉到微微酸胀是正常的,"我边说边示范,"能帮助气血在脾胃周围运转得更顺畅,助消化的动作。"
第三是特别注意别让胃受寒。很多胃寒的患者,我都会叮嘱他们抽时间泡泡脚,脚暖了,身上也就热了。
患者坚持调理两周后复诊,复查舌象,舌质淡白减轻,齿痕变浅;脉搏有力。我调整方子,去掉熟地黄,加入砂仁醒脾开胃,继续巩固调理,现在他的状态现在一天比一天好了。
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健康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文中的方子不一定适合每个人,需要在专业中医辨证下遵医嘱调理,不可盲目用药。
来源:中医杨小平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