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10月《财经》拿到内部纪要,安踏高管直言“中国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低,品牌溢价仍有30%上浮空间”,一句话把溢价写成KPI。
8200元买一件冲锋衣,美国同款只要5800元,安踏把差价当关税塞进了自己口袋,还告诉你这是“高端定位”。
Alpha SV在国内挂出天价,不是面料突然升级,而是安踏吃准了“鸟标”在写字楼电梯里的社交货币属性。
2023年10月《财经》拿到内部纪要,安踏高管直言“中国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低,品牌溢价仍有30%上浮空间”,一句话把溢价写成KPI。
同一时间,深圳华强北档口出货的仿制Alpha SV批发价跌到480元,拉链刻字、热压胶条、激光鸟标全套配齐,平台投诉量同比再涨35%,等于每卖出三件正品就有两件高仿在地铁里并排晃。
撞衫率飙升到六成,logo从身份符号降级成工服,溢价撑住的只是虚荣心,不是防水值。
真正给安踏上课的是ISPO Munich的评委。
2023年11月,凯乐石把实验室数据甩在展台大屏:FILTERTEC膜耐水压20000mm,透湿量25000g/m²/24h,指标对标Gore-Tex Pro,售价却把美元直接换成人民币——国际大牌六成价格,等于把关税和溢价一起砍掉。
评委把“最佳攀登装备”发给Mont冲锋衣,潜台词是“技术相同,谁贵谁尴尬”。
安踏想用“国产鸟”讲高端故事,凯乐石直接拆台:技术不是护城河,定价才是。
更尴尬的是Patagonia把公司捐了。
2023年9月,Yvon Chouinard把全部有表决权股份塞进环保信托,每年一亿美元利润拿去应对气候变化,2024年全线产品改用再生材料,终身免费维修。
对比始祖鸟同年在上海外滩办灯光秀,把雪山投影到玻璃幕墙上,被批“用环保做烟花”。
一个把利润扔进山里,一个把雪山当背景板,买家开始算账:同样8000块,一件给地球交保护费,一件给灯光秀交电费,哪边更酷,电梯里的白领心里门儿清。
Mont-bell把450克重的Storm Cruiser挂进日本便利店,价格贴在瓶盖大小的标签上:5000元,防水指数同样20000mm,还按亚洲人肩宽改窄袖笼。
Outdoor Research把“无限保修”写进吊牌,雪崩救援装备同款面料下放到通勤款,等于告诉买家“穿坏算我输”。
Fjallraven把G-1000面料做成可以反复打蜡的牛仔裤逻辑,一件外套穿十年,把“长期主义”做成看得见的补丁,而不是PPT上的口号。
数据摆完,套路现形:安踏继续用“高端”解释溢价,高仿用“1比1”解释低价,凯乐石用“指标”解释平价,Patagonia用“捐款”解释高价。
四张牌桌,四种算法,买家只需要选自己愿意背的那套故事。
电梯里撞衫那一刻,logo再大也遮不住尴尬,因为对面那件480元的仿品已经把鸟标洗得发白。
冲锋衣本该挡雨,不是挡脸。
当技术、环保、价格都能被摊开比较,继续为一只鸟多花2400元,到底买的是外套,还是一张电梯通行证?
来源:热心阳光L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