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 | 基于企业自由现金流的偿债能力分析框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2 08:01 1

摘要:在科技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用贷款占比持续提升(信用贷款占比从2015年的23.4%上升至2025H1的35.1%,抵押贷款占比从2015年的42.6%下降至2025H1的32.0%),客观上要求信贷决策更需要注重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这对基于经营性现金流偿债

偿债能力,行业比较

在科技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用贷款占比持续提升(信用贷款占比从2015年的23.4%上升至2025H1的35.1%,抵押贷款占比从2015年的42.6%下降至2025H1的32.0%),客观上要求信贷决策更需要注重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这对基于经营性现金流偿债能力的评估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研究中,《信贷行业布局策略——带息负债增量看机会,盈余还款年限看风险》(王猛,鲁政委,2025)[1]中指出EBITDA是衡量企业基于经营性现金流还款能力的核心指标;《跨行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跟踪》(王猛,鲁政委,2005)[2]通过“EBITDA/带息债务”揭示了各行业近十年偿债能力的动态演变。然而,现有方法仍有局限,EBITDA未完全扣除企业持续经营必需的支出(如资本性投入、营运资本增加及所得税负),导致对实际偿债现金流的高估。

针对上述局限,开展了自由现金流偿债能力的研究。将EBITDA拆解为企业自由现金流、资本支出、运营资本变动和企业所得税四个部分,明确“企业自由现金流=EBITDA-资本支出-营运资本变动-所得税”的测算公式;提出了“自由现金流偿债能力”指标(企业自由现金流/带息债务),用于分析企业自身经营活动产生的、可自由支配的现金流对债务的覆盖能力,弥补了传统指标忽视经营支出的缺陷。

对不同行业近十年的自由现金流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发现:1、新兴行业和成熟行业当中,均存在自由现金流偿债能力较弱的行业。新兴行业处在行业成长阶段,其资本开支占比(硬件类行业)和营运资本变动占比(软件类行业)往往较高,压制了自由现金流偿债能力;但是考虑到行业成长空间,自由现金流偿债能力有望逐步改善(例如电子行业已走出恢复趋势)。成熟行业由于行业增速较低,资本开支和营运资本变动的绝对水平较低,但是周期性波动对自由现金流偿债能力有较大影响。对于资本开支存在趋势性好转的行业(例如环保行业已有好转),自由现金流偿债能力实现边际改善;但是对于营运资本天然波动较大的行业(例如农林牧渔),需警惕其偿债能力的不稳定性。2、部分成熟行业(如食品饮料、纺织服饰、家用电器)展现出优异的自由现金流偿债能力。此类行业虽不具备高增长属性,但历经多轮行业出清,竞争格局稳定,资本开支占比较低,叠加稳定的营运资本管理能力,自由现金流偿债能力表现较强。总的来看,行业的自由现金流偿债能力非简单以“新兴/成熟”标签划分优劣,需结合行业生命周期、资本开支特性及竞争格局综合判断。

注:

[1]https://app.cibresearch.com/tiptap_web/index.html#/shareUrl?id=636872fa146020b07a3a73bee65316a1&from=app&appVersion=5.4.0

[2]https://app.cibresearch.com/tiptap_web/index.html#/shareUrl?id=ae4f5ad322529ad354a0564b87becf39&from=app&appVersion=5.4.0

请登录兴业研究APP查看完整研报

获取更多权限,联系文末销售人员。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