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养老诈骗”套路 筑牢晚年幸福防线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2 08:20 1

摘要:2019年7月,50多岁的杨某接到一通陌生电话。电话中的女子声称,自己是从事纪念币收藏的,邀请他来公司看一看,有纪念品赠送。闲来无事,杨某来到该公司,公司接待人员随即向其介绍了“朝鲜整版钞”和“澳大利亚整版钞”两种升值空间“巨大”的纪念币。以“朝鲜整版钞”为例

01

“稳赚不赔”的纪

【案情回顾】

2019年7月,50多岁的杨某接到一通陌生电话。电话中的女子声称,自己是从事纪念币收藏的,邀请他来公司看一看,有纪念品赠送。闲来无事,杨某来到该公司,公司接待人员随即向其介绍了“朝鲜整版钞”和“澳大利亚整版钞”两种升值空间“巨大”的纪念币。以“朝鲜整版钞”为例,该公司在向老人推销时声称,该纪念钞整版价格为1980元,每支装10版,每支19800元,如果其投资1支,公司会每月返给其900元,到第六个月时公司会给其19800元回收,之后再拿去北京拍卖,拍卖所得的利润公司会分给他30%。

杨某一寻思,这种纪念币,每月有返利,还原价回收,拍卖挣钱了还有分红,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于是,杨某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花费358700元,分三次购买了65版“朝鲜整版钞”和10版“澳大利亚整版钞”。期间,该公司曾给杨某返过两次钱共计5850元,也被杨某用来折抵购买纪念币。直到10月初,该公司人去楼空,杨某方才发现上当受骗。

那么,杨某购买的两种纪念币,真的有升值空间吗?根据庭审调查,杨某1980元购买的朝鲜整版钞,实际进价不到50元,23000元购买的澳大利亚整版钞,实际进价仅2000多元。这些纪念币,均为该公司从北京收藏币市场购买,根本不是什么稀缺收藏货币。

杨某并不是唯一的受害人,短短三个月内,共有9名老人被骗,被骗金额达83万元。这些被骗的老人年龄大多在50-70岁,有些老人还在工地打零工贴补家用,被骗的都是辛辛苦苦攒下的血汗钱、养老钱。

【判决结果】

该案主犯李某因犯诈骗罪,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三十万元。

【法官提醒】

期待养老金有着更高收益,进而追求更高质量的退休生活是老年人的美好愿景。一些不法分子,正是看准了退休老人的心理需求,以“低风险”“高收益”作为噱头,利用远离老人生活的特殊收藏品、纪念品,虚构抬高收藏价值,诱骗老人入局,达到诈骗养老金的不法目的。在这里,提醒各位老同志,如遇到此类推销,一定要多同家人商量,擦亮眼睛、谨防上当。

02

“幸运中奖”的电视购物

【案情回顾】

2015年初开始,一诈骗团伙以上海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名义,频频给不特定对象拨打电话,谎称电视购物中心给老客户赠送“大礼包”“抽奖”,并在电话中虚构“大礼包”的产品性能和价值,诱骗被害群众缴纳数额不等的“快递费”“保价费”“保证金”等。诈骗资金一旦得手,该团伙便不再与被害群众联系,所谓的“大礼包”也不再发货。

同年7月底,该诈骗团伙增加新的诈骗手段,由团伙成员分别冒充电视台主持人、公证处人员、现场观众等,谎称电视购物中心回馈老客户,以电视抽奖名义将怀表、“中国十大名图”、“金砖”、钱币收藏册等物品通过物流公司寄给被害群众,再以收藏品展览、拍卖等理由骗被害人缴纳“保价费”“抽奖报名费”“个人所得税”“拍卖报名费”“展厅费”“过户费”等。经统计,该诈骗团伙诈骗总额为139万余元,被害群众中包含多名老年人。

【判决结果】

法院经审理认为,该犯罪团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通过电信对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多人实施诈骗,各团伙成员的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根据本案的犯罪事实及犯罪情节,结合各被告人在集团犯罪中的作用、认罪态度及悔罪表现,该犯罪团伙13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至一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官提醒】

在很多诈骗案件中,狡猾的犯罪分子往往先用价值不大的“利”,吸引群众兴趣,慢慢消除大家的戒备心理,最终骗取钱财。在信息网络运用日益普及的今天,诈骗犯罪更呈现出虚拟化、规模化、程式化的特点。犯罪分子利用信息网络,组建犯罪团队,虚构各种身份,通过统一培训,使用统一“话术”,以各种花样翻新的手段骗取社会上不特定人员的钱财。老年人有大量空闲时间、有一定经济能力、有保健、投资理财等需求,但对电信网络诈骗缺乏足够的识别判断能力,是此类犯罪的重点目标人群。我国为了保护广大群众的财产安全,加大了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但也要提醒大家,天上不会掉馅饼,在投资理财、汇款转账时一定要多听听家人的意见,避免上当受骗,追悔莫及。

03

“多买多赚”的保健品

【案情回顾】

听养生讲座还能拿礼物65岁的常阿姨欣然前往

2017年8月,常阿姨在路上接到一份传单,说是去某保健品商行听健康讲座就送眼镜。到了店里,店员记了一下常阿姨的联系方式,就痛痛快快地给了她一副眼镜,并告诉常阿姨,过几天这里有健康讲座,来听的话还有礼品送。

过了几天,常阿姨收到健康讲座开课的通知,应约来到了该保健品商行。当天,参加讲座的足足有五六十人,绝大多数都是些退休老人。说是讲座,其实就是看视频,视频里有个所谓的专家,讲解一些保健养生的知识。听着听着,专家开始推销一些健康产品,还重点介绍了会员机制,只要加入会员,健康产品越买越便宜,甚至可以做到免费吃,还有高额返利拿。讲座结束,常阿姨带着店员作为听课礼物赠送的面条就离开了,对于加入会员拿返利的事儿,毕竟是涉及到几千元乃至上万元的投入,常阿姨保持着警惕。

高额返利惹人心动常阿姨打起了小算盘

之后,常阿姨也准时参加了几次讲座,每次都是听完拿了小礼品就走。听的次数多了,常阿姨也搞清楚了会员返利的具体情况。简单来讲,买1290元保健品,就能成为银卡会员,每天领取5元返利,直到领够2000元;买6450元保健品,就能成为金卡会员,每天领取33元返利,直到领够15160元;买12900元保健品,就能成为明珠会员,每天领取68元返利,直到领够31610元;买25800元保健品,就能成为皇冠会员,每天领取138元返利,直到领够64510元,会员购买数量不限,多买多得。常阿姨算了一笔账,不管是买哪一个等级的会员,7个月左右就可以回本,剩下的就是纯挣。常阿姨有点心动,但还是有点担心风险。

亲眼看到身边人拿到了返利常阿姨陆续掏了28万会员费

后来,常阿姨每次来听课的时候,总会看见先前加入会员的同龄人,已经开始每天领钱了。常阿姨又观察了一段时间,觉得没什么问题,就在听课后的一个月,拿出1920元买了一些茶叶、石斛酒之类的保健品,办了一张银卡会员,看看自己能不能也按期得到返利。随后几个月,常阿姨每天都能按时领取返利,还报名参加了该保健品商行组织的旅游,免费游览了香港、澳门、苏州、扬州等地。得到实惠的常阿姨陆续增资购买了多个银卡、皇冠会员,总共花了24万多元。2018年的4月份,该商行又介绍常阿姨一个返利更高的数字货币项目,常阿姨又交了28600元,至此,常阿姨陆陆续续投了28.6万余元。

返利戛然而止人也断了联系常阿姨损失17万余元

2018年4月,常阿姨照常去领钱的时候,却被店员告知之前加入的会员组织正在升级,返利暂停了。又过了十来天,常阿姨再次询问时,店员说得购买无人售货机才可以继续返利。为了拿到返利,常阿姨只好又花1.5万元买了一台售货机。返利短暂恢复了没两个月,常阿姨就突然发现跟店里联系不上了,此时,常阿姨还有17万余元的本金还没拿回来。一起来听课、一起得返利的同龄人也都慌了神,连忙报了警。

【判决结果】

法院审理查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常阿姨投钱的这家保健品商行,通过开讲座、播放视频、口口相传等方式,以发放保健品、免费旅游、高额返利为诱饵,诱使老年人购买保健品成为不同等级的会员,以此方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814.7万余元。这些吸收的款项除了按照一定比例留作该保健品商行店面费用及利润外,余款都被转入商行所加盟的上级会员组织所指定的账户,造成群众损失526.4万元。

判决结果:根据本案的社会危害程度,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及案发后表现,保健品商行的实际经营者何某某、李某某二人,因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责令二人退赔各被害人经济损失。

【法官提醒】

经营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被告人何某某、李某某夫妇本来经营着一家保健品商店,客户以老年人为主,后来他们通过参加“世博集团”的招商会,认为该集团实力雄厚,投资项目前景广阔,遂作为“世博集团”的加盟店,按照“世博集团”要求,积极组织客户在店内开办“讲座”,播放“世博集团”的宣传视频,并为客户免费发放小礼品,诱使很多老年人交钱成为“世博集团”的会员,会员所交钱款除了按比例留作店面费用及利润外,都汇往“世博集团”指定的账户。“世博集团”正常运转时,何某某夫妇和会员们各取所需,看到每天有进账都很高兴,直到有一天“世博集团”的系统无法登陆,电话无人接听,也不再返利,去当地找已经人去楼空,他们才意识到上当受骗,无奈损失已经造成。本案提醒我们,大家在投资理财时,一定要考虑清楚,不能贪图小利,否则血本无归,悔之晚矣!

来源:青海普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