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浩瀚藏珍中,徐渭的《行草七言诗轴》以其磅礴的气势与率性的笔意,成为明代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狂草杰作。这幅纸本作品纵188.9厘米,横46.8厘米,尺幅宏大,更显作者挥洒自如的胸襟。诗轴释文为:“天产奇葩在空谷。佳人作佩有余香。自是淡妆人不识。任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浩瀚藏珍中,徐渭的《行草七言诗轴》以其磅礴的气势与率性的笔意,成为明代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狂草杰作。这幅纸本作品纵188.9厘米,横46.8厘米,尺幅宏大,更显作者挥洒自如的胸襟。诗轴释文为:“天产奇葩在空谷。佳人作佩有余香。自是淡妆人不识。任他红紫斗芬芳。天池山人徐渭书。”钤印“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湘管斋”,另有鉴藏印“国兴姚佰子觐方鉴藏书画图籍之印”“兰千山馆珍藏书画印”,见证了其流传有序的珍贵历程。
徐渭的书法,素来以“狂”著称,而这幅诗轴更是将“狂草”的精髓发挥到极致。初观其作,笔势奔腾如江河奔涌,线条粗细变化剧烈,时而浓墨重彩,时而飞白流转,墨色的干湿对比强烈,仿佛能听到作者运笔时的急促呼吸与情感起伏。“天产奇葩在空谷”一句,起笔沉稳,随后笔锋陡然一转,如奇峰突起,“空谷”二字笔画连绵缠绕,将空谷的幽深与寂寥通过笔墨的张力传递出来;“佳人作佩有余香”则笔意舒缓了些许,线条圆润流畅,似有暗香浮动,与诗意中的“余香”相得益彰。
值得玩味的是,诗中“自是淡妆人不识,任他红紫斗芬芳”所蕴含的孤傲与超脱,恰是徐渭自身心境的写照。徐渭一生坎坷,屡试不第,仕途失意,晚年更是穷困潦倒,但他始终坚守自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在这幅作品中,他以“淡妆”自比,不屑于与“红紫”争艳,其独立的人格与艺术追求跃然纸上。书法的布局也打破了常规的整齐划一,字距行距忽疏忽密,时而紧凑如群峰聚首,时而疏朗如旷野平芜,却又在整体上保持着一种奇崛的平衡感,仿佛是作者内心狂放不羁却又自有章法的情感投射。
徐渭的行草,不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情感的宣泄。他将绘画中的笔墨情趣融入书法,使线条富有质感与生命力,每一笔都饱含着激情与力量。这幅《行草七言诗轴》,既是他对诗歌意境的诠释,更是他对生命状态的呐喊。在“狂”的表象之下,是对艺术纯粹性的执着追求,是对世俗偏见的勇敢反抗。如今,当我们站在这幅作品前,仍能感受到四百多年前那位“青藤道士”的才情与傲骨,为其笔墨间的芬芳与力量所震撼。
附:释文
天产奇葩在空谷。佳人作佩有余香。
自是淡妆人不识。任他红紫斗芬芳。
天池山人徐渭书。
钤印: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湘管斋。
印记款识:国兴姚佰子觐方鉴藏书画图籍之印。兰千山馆珍藏书画印。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