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时间10月9日,金州勇士主场以129-123逆转战胜波特兰开拓者。这场普通的季前赛却因为一个名字而被中国球迷牢记——杨瀚森,这位今年选秀大会首轮第16顺位被选中的中国新星,终于迎来了身披开拓者战袍的首秀。
六次犯规、四次失误,二十一分钟的比赛时间,杨瀚森的NBA初体验充满了成长的阵痛。
北京时间10月9日,金州勇士主场以129-123逆转战胜波特兰开拓者。这场普通的季前赛却因为一个名字而被中国球迷牢记——杨瀚森,这位今年选秀大会首轮第16顺位被选中的中国新星,终于迎来了身披开拓者战袍的首秀。
出战21分钟,5投2中得到4分4篮板1助攻,同时伴随着4次失误和6次犯规——当比赛还剩1分35秒时,杨瀚森因第六次犯规满额毕业离场。数据统计表上正负值为-7,这些数字无声地讲述着这位20岁小将NBA起步的艰难。
01 首秀表现:紧张与适应
比赛伊始,开拓者反客为主,卡马拉连中三分帮助球队打出11-4的开局。首节后半段,杨瀚森替补登场,完成了从夏季联赛到季前赛的跨越。
首次亮相,他显得有些紧张,整场比赛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节奏。
在进攻端,杨瀚森的机会不多,但第三节的一次顺下上篮和一次篮下补篮,让他收获了个人NBA生涯的首个得分。
全场他仅出手5次命中2球,展现出一定的内线终结能力,但也出现了4次失误,显露出与球队磨合的不足。
防守端,他更是陷入了犯规麻烦。裁判的哨声频频响起,最终在比赛末段六犯离场。对于一个NBA新秀来说,这样的经历几乎是必修课。
02 判若两人:从夏季联赛到季前赛
就在三个月前的夏季联赛,杨瀚森的表现曾让人眼前一亮。他代表开拓者出战4场,场均贡献10.8分5.0篮板3.8助攻2.3封盖。
当时的他展现出全面的技术潜力,攻防两端都显示出超越年龄的成熟。
从夏季联赛到季前赛,比赛强度的提升给杨瀚森带来了明显挑战。
开拓者队记Reese Kunz观察到:“杨瀚森整场比赛都令人费解地采用沉退防守策略,放任对位的波斯特在外线9投4中。”
在夏季联赛,杨瀚森的组织才华曾是最闪亮的标签,他甚至被称为“中国约基奇”。但面对勇士成熟的战术体系,他的这一特长几乎无从发挥。
03 差距凸显:体能、力量与节奏
杨瀚森面临的不仅是数据的下滑,更是全方位的挑战。
比赛中,勇士的无球跑动让开拓者的内线极为不适,主帅比卢普斯赛后也承认:“勇士对他来说不好打。他们的无球跑动让大个子很难受,这和他以往经历的比赛完全不同。”
体能和力量成为杨瀚森的明显短板。有球迷评论道:“没有力量就等于卡不住人,卡不住人就没有篮板。没有体力,进攻也卡不住人,拿到球也保证不了处理球。”
在CBA联赛,杨瀚森可以依靠身高和技术优势轻松应对;而在NBA,每个对手都拥有不逊于甚至优于他的身体条件。
杨瀚森赛后也坦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对抗和体能,来适应NBA的比赛强度,同时多注意手上动作和掩护犯规,这些吹得比较严,吸取经验。”
04 环境分析:挑战与机遇并存
将目光投向历史,中国球员在NBA的首秀往往不易。与杨瀚森相比,周琦新秀赛季在火箭队的前四场季前赛场均仅出场6分钟,得到3.5分1.7篮板1.2盖帽。
从球队环境看,杨瀚森拥有比周琦更有利的发展条件。开拓者正处于重建期,对战绩要求不高,可能给予年轻球员更多容错空间。
同时,开拓者内线虽有克林根、罗威和里斯等球员,但罗威受伤,里斯身高不足且年龄偏大,这为杨瀚森争取上场时间提供了可能。
选秀顺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杨瀚森是首轮第16顺位,球队对他有更高的期待和更大的包容度,而周琦是末位秀,球队可以无痛放弃。
05 未来之路:漫漫长途刚起步
比赛最后时刻,当杨瀚森犯满离场时,勇士的替补席正在掀起一波反击高潮。最终,勇士在末节打出51-26的单节比分,完成了一场惊人的逆转。
这一幕仿佛是杨瀚森NBA首秀的隐喻——成长的道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
有球迷理性地分析道:“开拓者看重小杨的进攻潜力,但是很明显在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让他多持球不会有太好的效果。同时你要站在弧顶发牌,三分还是需要更有威胁一些。”
在NBA,杨瀚森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从CBA的核心球员到NBA的角色球员,这种转变需要心理和技术的双重调整。
杨瀚森需要提升的远不止技术和体能。语言沟通是他必须克服的障碍,赛后他自己也承认,在比赛中,语言的沟通出现了卡壳。
比赛结束后,杨瀚森独自走回更衣室,身后是大通中心球迷的欢呼声。更衣室里,他的球衣已被汗水浸透,就像赛后他说的那样,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对抗和体能,来适应NBA的比赛强度”。
NBA的常规赛尚未开始,对于这位20岁的中国新星而言,首秀的挫折不过是成长路上的一课。放眼整个赛季,杨瀚森面临的竞争激烈,开拓者内线有克林根、罗威和里斯等球员。
他的每一次训练、每一分钟上场时间,都是通向未来的铺路石。加油小杨!
来源:含彰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