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国考定了!10月报名11月笔试,这些干货帮你少走90%弯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2 00:43 1

摘要:心里一下子踏实了——10月开始报名,11月笔试,跟往年节奏差不多,但每年都有考生因为踩坑、走弯路,明明努力了却没考上。其实国考不用瞎琢磨,把“报名技巧、复习重点、避坑要点”这三点干货吃透,就能少走绝大多数弯路,不是说能保证上岸,至少能让你的努力都用在刀刃上,比

刚刷到2026国考的官方消息,心里一下子踏实了——10月开始报名,11月笔试,跟往年节奏差不多,但每年都有考生因为踩坑、走弯路,明明努力了却没考上。其实国考不用瞎琢磨,把“报名技巧、复习重点、避坑要点”这三点干货吃透,就能少走绝大多数弯路,不是说能保证上岸,至少能让你的努力都用在刀刃上,比别人效率高太多。

先说说报名这件事,看着简单,其实藏着大学问,每年都有人因为报不对岗位,考再高分也白搭。2026国考报名时间定在10月15日-24日,共10天,千万别等到最后一天才报,万一审核不过,连修改的时间都没有。报名第一步是选岗位,别盯着“热门岗”冲,比如中央部委的岗,去年平均报录比120:1,普通人根本没机会;反而那些“限制条件多”的岗,比如要求“应届生+专业对口+基层工作经历”,报录比可能才20:1,上岸概率大太多。

就像去年备考的小周,学了半年,行测能考75分,本来想报某热门岗位,后来听人劝,选了个限制“计算机专业+应届生”的基层岗,报录比25:1,最后笔试第二、面试第一上岸了。他说“要是当初冲热门岗,就算考75分也进不了面,选对岗位比考高分还重要”。选岗时还要注意“备注要求”,比如有些岗写着“经常加班”“需下乡”,要是不能接受,就算考上了也干不长久,别只看岗位名称,得把要求看细了。

报名时还有个容易踩的坑——“信息填错”。比如学历填成“本科”却忘了写“全日制”,专业名称少写两个字,这些都会导致审核不通过。2025年国考就有3000多人因为信息填错没通过审核,错过报名时间。最好的办法是,先把身份证、学历证书、获奖证明这些材料摆出来,对着填,填完后让家人朋友帮着检查一遍,确保没出错。另外,报名后要及时看审核结果,一般24小时内会出,审核通过就赶紧缴费,缴费成功才算报名完成,别忘缴了。

再讲复习重点,国考考行测和申论两门,别瞎刷题,得抓核心。行测分五大模块: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数量关系、常识判断,其中资料分析、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这三个模块占分最高,得重点学,正确率要提到80%以上;数量关系别全放弃,挑简单的题做,比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太难的直接蒙,常识判断平时多看时政,不用花太多时间背,靠积累。2026年国考行测预计还是135道题,时间120分钟,平均一道题不到1分钟,没技巧根本做不完,所以得练“取舍”,不会的题别纠结,赶紧过。

申论更要讲究方法,不是写得越多越好。申论考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应用文写作、文章论述五种题型,其中归纳概括和应用文是送分题,只要找对材料里的关键词,就能拿高分。比如归纳概括题,材料里有“加强宣传”“完善制度”这些词,直接抄下来整理成条就行;应用文写作要注意格式,比如倡议书要有标题、称呼、正文、落款,格式错了会扣分。申论大作文别跑题,论点从材料里找,论据结合时政案例,比如写“乡村振兴”,可以举浙江“千万工程”的例子,既贴合主题,又有说服力。

去年上岸的小李,申论考了72分,她说“以前写申论总瞎编,后来发现材料里全是答案,只要会抄、会整理,分就低不了”。复习时别只刷真题,还要总结错题,比如行测资料分析总错计算,就每天练10道计算题,提高速度;申论总跑题,就每周写2篇作文,让老师或上岸的人帮忙改,找出问题。另外,要卡时间做题,行测每天练一套真题,按120分钟算,申论也一样,练手感,避免考试时答不完。

最后说避坑要点,这些都是过来人的教训,别踩。第一,别报太贵的培训班,很多培训班动辄两三万,其实讲的内容跟免费网课差不多,不如找国考官网的免费课程,或者知名老师的网课,跟着学就行,省钱又高效。第二,别盲目刷题,有些人刷了一万道题还没上岸,因为没总结,刷一道题要知道错在哪,为什么错,下次怎么避免,不然刷再多也没用。第三,别忽视时政,国考常识和申论都考时政,2026年国考肯定会涉及2025-2026年的重要会议、政策,比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乡村振兴新政策,平时每天花20分钟看新闻联播、人民日报评论,积累素材。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心态”。国考备考周期长,一般要3-6个月,很多人学到一半就放弃了,其实坚持下来就赢了一半。每天制定学习计划,比如早上学行测,下午学申论,晚上总结错题,不用学十几个小时,保证8小时高效学习就行,学累了就休息,别熬通宵,身体垮了更麻烦。另外,别跟别人比进度,有人学3个月就上岸,有人学半年才考上,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按自己的节奏来,别焦虑。

总结下来,2026国考10月报名11月笔试,想少走弯路,就记住三点:报名选对岗位、复习抓准重点、避开常见坑。不用怕竞争大,每年都有一半人是裸考,只要你认真准备,把干货用到实处,就能比别人更有优势。国考不是终点,是新的起点,好好准备,别让自己后悔。

你打算报什么类型的岗位?行测哪个模块最让你头疼?要是复习没头绪,要不要聊聊具体的学习方法?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来源:茶茶谈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