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加快了明朝走向灭亡?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1 20:06 1

摘要:今天在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这是一本由英文翻译为中文的经典作品。很早以前,在不同的场合或是作品中都有推荐,我甚至用番茄小说听完了主播刘学讲的精读版本,但真正静下心来读原版原著却是迟迟没有落实。

今天在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这是一本由英文翻译为中文的经典作品。很早以前,在不同的场合或是作品中都有推荐,我甚至用番茄小说听完了主播刘学讲的精读版本,但真正静下心来读原版原著却是迟迟没有落实。

原因无他,这本书太严肃了。一板一眼,像是字典。全本共5.6万字,有很多编注,足以可见作者黄仁宇写这本书前,查阅了大量的史实材料。

同样是写历史的当年明月所著《明朝那些事》,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讲历史,读来像是小说,十分轻松,我就读的很快。

而这本书我几次拿起又放下,很是读不下去。这两天读完马伯庸的历史小说,又忍不住打开这本书,发现自己堪堪读到第二章。没办法,只好又重头开始读。

1578年,万历十五年,这是很平常的一年,张居正已经死去五年。

作者何以把这一年作为一本书的名字?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而张居正这个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太师何以死后多年还被清算?这本书也都做了深层次地阐述。

读着读着,我突然觉得,张居正的十年改革,表面上看是使明朝国富民强了,实际上却是加速了帝国走向衰落,尤其是他死后,万历皇帝变得不信任文官集团,而文官集团受张居正压制后的暴反激烈,导致了皇帝和文官集团共同治理国家的行政效率暴跌——衰落不可避免。

张居正任首辅和万历老师期间,对皇帝要求十分严格,对官吏管理也很严苛(“考成法”),要求皇帝节俭(打发宫女的钱都没有),言行举止有度,而他自己却是铺张浪费,回家丁忧坐的轿子却是32人抬着,有50平方米,内有一室一厅一厨一卫,还有两个仆人负责照顾他的饮食起居等。

而且在用人方面,他无可避免地任人唯亲,提拔的都是与自己亲近的人,甚至在丁忧期间,也通过行政机构把自己治理国家的意志传达给内阁、司礼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张居正的权力甚至高过皇权。

“为什么张居正这样令人痛恨?原因在于他把所有的文官摆在他个人的严格监视之下,并且凭个人的标准加以升迁或贬黜,因此严重地威胁了他们的安全感。”

虽然他的本意是让行政效率更加高效,但他这种“灯笼只照别人,不照自己的做事方式”,让人诟病。而且个人很难与整个制度体系抗衡。

张居正生前的功劳愈大,对明朝衰落的影响愈大,因为他的做法增大了皇权和文官集团的矛盾。

此后,万历皇帝逐渐开始怠政,文官集团继续以“道德至上”自居,动不动就弹劾,而后续首辅申时行不得不居中和稀泥,废除了张居正生前增加财政的“一条鞭法”和提升行政效率的“考成法”,错过了使国家强大的机会。

一切都是注定!“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诚不欺也!

来源:职场物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