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间收拾得蛮清爽,电视里播放着央视电视剧。“我年轻时当过兵,生活习惯还可以。”丁爷爷边说着边走进里屋,捧出两个礼盒。打开,包装完好,一个是油汪汪白色似玉的印章,一个是黄灿灿的狮子印章。“我没想到你来得这么快,手边只有这两个,其他的收起来了,要找找……”
昨天上午,丁爷爷打进快报热线:我98岁了,收藏了100多个图章,全部想卖掉,不知道值多少钱,你们能不能帮忙问问?
丁爷爷住在西湖边柳浪闻莺附近一个小区,他在小区门口接我,“辛苦你跑一趟啦!”丁爷爷中气十足,声音洪亮,步伐稳健,实在看不出将近百岁高龄。
丁爷爷领我进屋,一把把房门关上,“嘘……” 他示意我小点声,不要声张,他说自己一个人住,小儿子住同小区。
房间收拾得蛮清爽,电视里播放着央视电视剧。“我年轻时当过兵,生活习惯还可以。”丁爷爷边说着边走进里屋,捧出两个礼盒。打开,包装完好,一个是油汪汪白色似玉的印章,一个是黄灿灿的狮子印章。“我没想到你来得这么快,手边只有这两个,其他的收起来了,要找找……”
我细细端详两个印章,配套的卡片不少,有鉴定证书、创作大师介绍、收藏证书、出品证书、防伪证书、监制证书、收藏票……
白色的为白玉印章,证书上写着:总重600克,名叫《冬奥徽宝》,方正厚重印纽为盘龙造型,线条遒劲,威严端庄,既象征着中国磅礴大气的大国风范,又展现了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蓬勃朝气……落款是中华玉文化博物馆。“收藏票据”显示成交价19800元。
黄色的叫《建国雄狮宝玺》,证书写着:材料为绿色和田玉(碧玉),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5周年,采用传统与现代结合,中华龙象征富贵安定腾飞发达,彰显无限高贵与威严……
我劝住丁爷爷,让他别翻找了,他有点难为情,“我收起来了,一时找不到。我其实不止百来件藏品,有400多个……”他转开话题,“你看这两件好不好呀?”
我问他哪里收藏来的,他支吾半天也没说清楚。过了会,又说自己退休工资一个月9000多元,前些年西安那边拍卖会买来的。“你看看值多少钱,我年纪大了,不好找买家。”
卖了钱做什么?
“给我孙子,他1991年的,有对象但还没成家,听说还要创业,一直都需要钱。”
我从丁爷爷那里拿到他孙子的电话。提到爷爷要卖印章,小丁说:“哎呀,这事难为情的,我们说过他,他不要听。”
“我听说他是从湖南一个商人那里买来的。”小丁说,“前几年我们还报了警,民警集中整治抓捕了一批以印章为名的诈骗犯。”
得知爷爷为自己的婚事着急,卖印章要给他筹钱,小丁感慨,“爷爷是好心,你帮我劝劝他,告诉他这些都是假货”。
我把丁爷爷的两个印章发给浙江省收藏协会一位专家,他只看了一眼图片,很快回复“不值钱,没有这些东西做出来的,都是骗子的生意”。
网上检索玉石印章收藏,相关新闻不少。2022年5月19日,央视新闻曾刊发报道《“红色文化”收藏品系伪造,两千余老人被诈骗》:
近日,重庆巫溪县警方成功破获一起养老诈骗案,打掉一伪造“红色文化”收藏品、专门诈骗老年人的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6名。
该团伙购买廉价工艺品,编话术扮角色,专门针对有收藏爱好的老年人,向全国各地拨打电话86万余次,声称“×××玉印”“×××国宝”是难得一见的“红色收藏品”,分别标价29800元和25800元,打折促销,货到付款,投资价值巨大。共发售假冒“收藏品”1.78万单,涉案金额200余万元,受骗老年人2000余名,涉及北京、上海、重庆、四川、山东、河北、湖南、湖北、辽宁、安徽、福建等全国30个省市。
警方提醒:老年朋友要增强理性投资和风险防范意识,特别是对以“收藏品投资”“字画投资”等为噱头的诈骗,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所谓有收藏价值、增值价值的纪念品。谨防“养老服务”“养老项目投资”“以房养老”“养老保健”、社保类、炒股类、低价农资类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骗局。若发现被骗,应及时止损,保留证据,立即报警。
来源:襄阳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