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的最后一天,重庆金山意库文创园内,一家2000平方米的“白鲸书店”正式开业,迎来诸多慕名而往之人。
白鲸书店 Beluga Whale Books
➤地址:渝北区重庆金山意库白鲸书店(园区3栋1层,西2门旁)
➤营业时间:8:30-20:30
9月的最后一天,重庆金山意库文创园内,一家2000平方米的“白鲸书店”正式开业,迎来诸多慕名而往之人。
这是今年重庆新开业的、为数不多的独立书店。
在这个被AI、听书和视频占据的时代,纸质书籍的阅读群体逐渐减少,线下购书需求日渐疲软。这家逆势而开的独立书店,像是一处文化的孤岛,试图在城市喧嚣中为市民开辟出一方静谧天地。
*注:独立书店是由个人或小团队经营、独立于大型连锁书店和电商平台的书店类型,其特点包括无所依附、人文关照与持之以恒,强调经营理念个性化、选书自主化及空间设计独创性。独立书店多采取“图书+文创+咖啡”复合经营模式。
白鲸书店主理人赵定位。图源:重庆两江新区
“无论你来自何处,年龄几何,角色何为,在这里,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角落——一本好书、一杯咖啡,安放身心。”白鲸书店主理人赵定位如此期许,这里不仅是书店,更是承载情感的文化栖息地。
01
缘起:一腔文化孤勇
开业当天,书店的分享空间内,赵定位在“2025年开书店的人们”的对谈中自嘲——已与团队做好了赔本的心理准备,几乎是怀着一腔孤勇,想要在数字时代造一处文化绿洲。
“如今,选择开一家2000平方米的独立书店,在外人看来或许是‘疯子’的举动。”赵定位坦言,书店的背后,其实是一帮已过不惑之年的“疯子”们,按常理本该更重现实的考量,却因文化情怀走到一起。
在“实体购书习惯锐减、日常运营成本高”这一残酷现实下,赵定位坚定表示,要将情怀存续,还需日常运营发力。
金山意库文创园以艺术氛围、多元业态、完善配套和创新生态为核心优势,是重庆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标杆,兼具文化价值与生活品质。书店选址这里,自然是考量了不少。
赵定位是这样表述的:“这里本就是文艺、文化休闲群体的聚集地,周边的咖啡空间与多元业态,能与书店形成文化共振。”
走进白鲸书店,目光所及之处,木质调的装修风格与生机盎然的绿植,瞬间消解了城市的快节奏焦虑——这里上下两层的空间布局,将“静区”与“动区”分离开,无论是读书、办公,还是聊天、发呆,都不会被打扰,无疑是忙碌生活外一次蓄谋已久的放松。
但也不禁让人疑惑:为何书店命名“白鲸书店”?经过一番了解,原来,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寓意——源于团队对19世纪美国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长篇小说《白鲸》的深度共鸣,是敬畏“未知”与崇尚“友好”的符号。
书店进门处,陈列着的各个版本的《白鲸》十分亮眼。
《白鲸》一书中,船长为信念执着追逐白鲸,正是书店团队的自我隐喻——即便在算经济账不划算的当下,他们仍愿为文化传递“葬身深海亦不悔”。
同时,书店还意欲借鲸鱼能“千里传音”的特性,表达出“鲸歌高唱,盼您回响”的愿景。他们希望以书店为纽带,将散落在各处、拥有相同文化追求的人聚集起来,打破心灵与空间的距离。
02
选品:做“沉默解秘者”
书店内,那句“喧嚣世界的沉默解秘者”的标语,正应和了白鲸书店如巨鲸般深入书籍的深海,为都市人探寻精神慰藉与文化答案的孤勇与执着。
白鲸书店文化合伙人庹建伟坦言,团队初期曾有过激烈争论:书店的书架装满需要5万册图书,即使不算租金、人工等支出,100万元的投入是少不了的。而线下图书因价格劣势而鲜少有人购买,这些书更像是书店的“软装”,无法流动,也难以产生经济效益。
但团队最终还是达成共识——书籍背后的文化体验、对知识的尊重,是值得冒险的价值。他们愿凭借微薄之力,做文化的耕耘者,为城市保留一处传递文化内涵的空间。
“如果所有人都算经济账,书店永远开不起来,文化或许会越来越贫瘠。”庹建伟这句话道出了多少书店经营者的心声。
目前,白鲸书店陈列出售的书籍有12000余册,涵盖儿童、文学、社科、历史、生活、艺术等品类,且每个品类都有独立区域,以方便不同读者“对号入座”。
翻阅下来,非常容易发现的是,这里没有集中陈列四大名著,没有时下的系列畅销书,更没有图书市场上的所谓“爆品”。这是为何?
“书不在多,而在精。爱书之人一定感同身受。”白鲸书店选品负责人胡淑帧介绍,书店坚持“日新”(最新出版)与“精选”的原则,即经典作品优选版本、新近作品严控内容,旨在让每位顾客都读到精选后的好书。
胡淑帧还强调:“我们想让读者在这里体会‘发现的乐趣’,希望这些书,是你未曾发现的宝藏,为某个冷门作品驻足,被一本陌生书籍打动,发现未知、感受惊喜。”
据介绍,为了让书店“常看常新”,书店团队还设计了“白鲸巡游”机制:以周为单位推出新活动,以月为单位更替新书目,以两月为单位推出新展,以季为单位更换主题。
无论是朱熹《观书有感》中的“半亩方塘”,还是李白《长相思》中的“孤灯”,亦或是卡夫卡笔下荒诞与异化的隐喻世界的起点“卡夫卡的书桌”、雨果《悲惨世界》里那象征着慈悲与重生的“贝尔纳的壁炉”……在白鲸书店的各个角落,隐藏着许多“文学彩蛋”,每一处设计都是对经典文学的致敬,等待热爱文学的读者们去探索、去沉浸。
03
破局:构建立体文化体验
白鲸书店不仅仅是一个卖书的书店。从书店外墙LOGO下的“书吧/咖啡/文创/服装”即可一目了然。
书店融合了阅读、展览、活动等功能区。据介绍,这里的“艺术客厅”“岛屿”“浅滩”“浮标”“舱”等特色分区更是暗藏巧思。
“艺术客厅”是小型文化沙龙的主场,有四川美术学院老师定期在此开展艺术创作与科普活动。
“岛屿”区域的110个书架格子,创新推出“主理人共创”模式——主理人可寄存展示私藏好书,同时免费借阅他人书籍,让私人藏书成为社群交流的纽带。
“浅滩”作为儿童阅读区,与室外活动空间无缝衔接,孩子们能像“小白鲸”般在书海中自由探索,旁侧的“家庭客厅”更还原了“围炉读书聊天”的场景,温馨别致。
书店中庭的“浮标”是书店形象展示区,超大悬空书架,陈列着190余位历史名人传记,站于此处,仿佛置身“思想的深海”,跨越时空与智者对话。
“舱”式空间则犹如被书籍包围的一间间船舱,是书店直播访谈和线上线下沙龙区域……
同时,书店另设有萌宠交流区、自习区、独立展览区、服饰区、mini书展区等多个跨界分区。书店团队还将定期在这里开展艺术沙龙、科普、展览等活动。
理想之外,还有生计。独立书店的经营亦离不开对顾客的吸引和盈利模式的考量。
为让书店在市场中立足,白鲸书店团队跳出传统书店框架,打造“书+生活”的多元体验,让文学从一本本书中的抽象文字走向具象生活。
这里不仅有“书香”,还能品“咖香”。店里有一家“莫比咖啡”,复刻了多款名著中的饮品。如《老人与海》中的炼乳咖啡搭配印有原文的杯垫,配着手边的书籍,让读者仿佛穿越到书中,感受书中主人公当下的心境。
书店还以书籍拼贴作家肖像设置悬浮书墙,在角落还原贝尔纳的壁炉、卡夫卡的书桌等场景,让年轻人热衷的拍照打卡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
此外,书店引入手工体验活动,让读者通过文创手作,感受作家笔下的生活哲学。
04
反思:书店的困境与坚守
实体书店,尤其是独立书店的生存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在上海,曾有一家同样以“鲸”命名的书店——鲸字号书店。那是一家以插画为主题的书店,诞生于2017年,曾是国内插画行业的先行者。然而,经历了5年的经营后,鲸字号书店还是在2022年夏天关闭了线下门店。
闭店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疫情的影响,以及书店无法获得出版经营许可证等。创始人张晔曾这样描述闭店时的心情:“有不舍,也有自豪,有无奈关闭的悲伤,也有重新出发的振作,但没有遗憾。”
在数字时代,实体书店的价值究竟何在?
或许白鲸书店给出了一个答案:团队始终坚信对文化初心的坚守与创新,能够让实体书店的价值从卖书,到成为传递信念、链接同好、滋养生活的文化容器。
但值得玩味的是,在关闭线下店一年半后,鲸字号书店于2024年1月以新的形式回归——新店不卖书,只推荐书,更加注重插画展览和艺术交流。
“回到线下,对于鲸字号来说非常重要。面对面的分享,总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能量。”张晔表示,“零售并不是我们的意图,我们想尝试的是书店不做零售的其他可能。”
同样,白鲸书店也意识到了单纯卖书的局限性。因此,他们更加注重打造一种文化体验,而不仅仅是书籍销售场所。
走进今天的老重庆中路,依稀还能感受到当年鲸字号书店的痕迹。而金山意库文创园内的白鲸书店,正延续着这种坚守。
未来,也许这些书店会以更多元的形式出现,但它们核心的价值始终未变——在数字时代为人们保留一处可以触摸的文化空间。
实体书店会走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
05
延伸:重庆特色独立书店推荐
白鲸书店的创新思路并非孤例。
今年7月,在重庆举办的第33届全国图书博览会“书驿栖光——特色书店展”上,西西弗书店将展场从传统图书卖场变身成了“书店+咖啡+文创”为一体的城市文化客厅。
而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特色书店在重庆扎根,独立书店更是百花齐放,为这座城市的文化生活增添色彩。
在此,小游向大家推介几家各具特色的重庆独立书店。选个“良辰吉日”沉浸书海,岂不快哉?
注:此次推荐并未例举重庆全部独立书店,推荐表里的内容如有错漏,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同时,还有更多书店等候大家前往探索、打卡哦。
每一扇门背后
都藏着一个故事
每一本书籍
都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钥匙
走吧
一起到山城重庆
寻觅各个角落的独立书店
找到那把属于你的钥匙
来源 | 旅游新报
作者 | 吴龙芳
来源:旅游新报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