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实验小学:在教室播撒劳动种子 让生命绽放生态文明之花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1 18:55 1

摘要:一盆绿植,一个岗位,一方精心布置的板报,共同构成了济源实验小学班级建设中最生动的劳动课堂。为深入贯彻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理念,济源实验小学于9月28日至10月10日,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弘扬生态文明创建绿色校园”生态文明班级建设活动。

一盆绿植,一个岗位,一方精心布置的板报,共同构成了济源实验小学班级建设中最生动的劳动课堂。为深入贯彻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理念,济源实验小学于9月28日至10月10日,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弘扬生态文明创建绿色校园”生态文明班级建设活动。

本次活动以劳动教育为纽带,将绿色生态、爱国情怀与班级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共建共享美好学习环境。

一、劳动融合常态化,岗位认领促成长

各班以“班务劳动岗位化”为抓手,系统设置绿植养护员、卫生督察员、图书管理员等班级岗位,鼓励学生自主认领、明确职责。在持续照管“绿宠种植角”、整理班级环境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劳动技能,更在责任承担中增强了集体归属感。班级日常管理成为劳动教育的实践场,实现了“人人有岗、岗岗有责”的劳动育人新局面。

二、主题环创展风采,班风班貌共提升

围绕“十一”国庆主题,各班师生共同策划、精心布置教室环境。黑板报、文化墙等区域充分展现国庆氛围与劳动实践成果,“十一劳动教育实践周”的优秀作品得以集中展示。这一过程不仅美化了教室环境,更在集体创作中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展现出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优良班风。

三、多元评价建机制,生态理念入人心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评价机制,由各年级教师代表、学生成长中心、大队委成员代表共同组成评审小组,依据《生态文明班级评比标准》,从绿植养护、环境卫生、物品摆放、主题环创及班务岗位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量化。有效激发各班持续优化管理、深化劳动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此次活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载体,将劳动教育、爱国主义与班级文化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营造了绿色、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供稿:宋清云)

编审:吕超

来源:兰兰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