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牡丹区:特色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1 19:04 1

摘要: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五道街村民朱文鹏,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成立了文鹏种植家庭农场,深耕地瓜产业,带领乡亲们闯出一条共富路,被中国甘薯协会授予“地瓜大王”的称号。

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五道街村民朱文鹏,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成立了文鹏种植家庭农场,深耕地瓜产业,带领乡亲们闯出一条共富路,被中国甘薯协会授予“地瓜大王”的称号。

目前,文鹏种植家庭农场年销售地瓜超1000多万元,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650余人,从业者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通过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带动周边群众种地瓜400余亩。朱文鹏表示,正探索实施“地瓜+旅游”“地瓜+康养”“地瓜+餐饮”等产业链条式发展模式,加快甘薯制品进入餐饮市场,促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牡丹区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立足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和产业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瓜果蔬菜、牡丹芍药、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产业,形成了示范带动、梯次推进的发展格局。

高庄镇吕集村党支部创办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示范带动发展特色种植,将传统的种植业提升为一项充满活力的富民产业。为发展白术、地黄、玄参、射干等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全面负责技术培训、种植管理、包保销售等服务,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生产模式。在种植富硒小麦过程中,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耕作、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让种植户无后顾之忧。

牡丹、芍药、百合、木瓜等特色农业,不仅绘就了牡丹区“诗与远方”融合发展的新画卷,还成为富民强村的新产业。百合已成为小留镇的特色名片,不仅花可观赏、根可入药,也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目前,我们的产品主要销往河南、安徽、湖南等地,用于食品加工和中药开发。”小留镇百合种植基地负责人说,今年百合亩产2500斤左右,收益很可观。据介绍,在百合管理、采摘、挖根等繁忙时节,基地每天要雇佣200多名劳动力,每天发放工资1.5万元以上,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在电商助力下,牡丹区特色农产品发展底气更足、活力更强。何楼街道枣陈庄村粽子加工厂负责人侯春玲是当地知名的“电商人”。在当地鼓励发展电商的前期,侯春玲就召集村内待业妇女组建团队,入驻快手、抖音等平台,踏上直播带货之路,培育形成了多个网络大号。目前,公司年销售额过2000万元,辐射带动180余名村民家门口灵活就业。“这几年,我在家门口的粽子厂包粽子,月收入能有4000多元。”村民王华说,村里有了粽子加工厂后,村民在农闲时可到厂里来工作,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厂里还组织村民参加免费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了生产技能和效率。

近年来,何楼街道办事处依托电商平台,通过培育粽子、柿饼、汤圆、水饺等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特色产品,引导食品加工企业优化环境、培育品牌、健全标准,逐渐形成食品加工产业化、规模化,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郜玉华 苗蕊 张立坤)

来源:菏泽广电网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