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变革与转型”,顶尖CFO齐聚探讨“韧性增长” CFO 50人+论坛(第二季)回顾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1 18:21 1

摘要:“CFO 50人+论坛”(第二季)于9月20日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政立院区举行。本次论坛由安永研究院*携手复旦大学管理学院MPAcc专业学位项目联合主办,旨在为首席财务官与财会界精英搭建交流平台。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了全球产业链重构下的新思路,围绕复杂经济形势中的企

全球经济格局震荡、产业版图亟待重构,如何在冲突与共生中探寻韧性增长之策,是每个企业都亟待解答的命题。

“CFO 50人+论坛”(第二季)于9月20日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政立院区举行。本次论坛由安永研究院*携手复旦大学管理学院MPAcc专业学位项目联合主办,旨在为首席财务官与财会界精英搭建交流平台。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了全球产业链重构下的新思路,围绕复杂经济形势中的企业转型之道展开精彩对话。作为全球领先的专业服务机构之一,安永持续致力于推动财务职能的战略升级与数智化转型,助力企业在复杂环境中实现可持续价值创造。

三大标签构建未来产业,

AI赋能“业财融合”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EMBA学术指导小组成员、复旦大学-香港大学IMBA项目学术主任李治国围绕“全球经济冲突下的产业变革与企业转型”发表大会主旨演讲。他指出,为了实现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中国经济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正在到来。中国产业发展的整体趋势将是“技术先进的高端制造业+影响力越来越强的高水平服务业”双线并行。

李治国副教授表示,面向未来的产业发展有三大标签:

一是科技,包括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航空航天等领域。

二是健康,涵盖生物医药、大消费、粮食安全、老龄化等不同赛道。

三是绿色,例如绿色能源、绿色交通、可持续发展等。

关于中国企业的出海战略,他强调,企业的全球竞争力表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市场掌控能力、资源配置能力、人才整合能力、文化影响能力。

在当前不确定性日益加剧,尤其是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的情况下,中国企业不应只考虑是否出海,而是要进行自我革新。

李治国副教授强调,中国企业的出海3.0战略意味着转向“需求思维”与“高端价值输出”,必须依赖于“以客户为中心”与中国品牌力量,从产品本身的突破转向价值实现过程的重塑,从而持续赢得终端用户的更多信任,进一步占领用户心智。

在本次论坛上,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副系主任张新教授牵头编制的《2025年财务人员AI运用现状调查报告》正式发布。论坛现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赵伟韬,安永1硬科技行业中心审计主管合伙人汤哲辉,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副教授、复旦大学MPAcc项目学术主任、执行主任娄贺统,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商业知识发展与传播中心主任于保平,CFO50人+论坛副理事长冯勇共同见证了这份基于一线样本的财务智能化调研成果正式对外发布。

张新教授介绍,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商业世界,而财务,作为企业的核心枢纽,正站在这场变革的最前沿。为了绘制出一幅清晰、可靠的行业转型“路线图”,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安永研究院*、上海中正信税务师事务所汇聚顶尖专家,组成了专项研究课题组。在多方合作伙伴的支持下,课题组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不仅对超过600家不同行业的财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研,更深度访谈了20余位来自大型企业、知名机构的CFO、财务总监与一线财务精英,确保了研究数据的广度与深度,以及观点与结论的真实与前瞻。

报告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生成式AI,已在我国企业财务领域实现广泛普及。绝大多数企业已在不同程度的财务流程中引入AI应用,尤其在发票识别、报销处理及财务报告生成等操作性环节成效显著。然而,目前在战略预测与复杂决策支持等高价值领域,AI的渗透仍显不足,整体应用呈现“基础性强、战略性弱”的格局。财务人员对AI工具展现出较高的接受度与使用意愿,与此同时,AI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广泛的职业焦虑,尤其是基层财务工作者普遍担忧岗位被替代的风险。

报告进一步指出,未来三到五年,AI与财务专业的融合将进一步深化,并呈现AI应用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人机协同将成为财务组织的新范式;核心能力要求将发生根本性重构;伦理、安全与治理体系需同步构建等多元化发展趋势。

持续开拓全球市场,

多线并行实现“韧性增长”

圆桌对话环节由安永1硬科技行业中心审计主管合伙人汤哲辉担任主持,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李治国副教授、特百佳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马宗云、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王军、豪威集团财务总监徐兴围绕“冲突与共生,全球产业版图震荡中的韧性增长方程式”这一主题共同分享经验,并探讨财务在企业转型与韧性建设中的角色。

汤哲辉 表示

市场环境震荡,企业需兼顾上下游利益相关方实现共赢,这也与ESG理念高度契合。技术进步是成本下降和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资本回报与资金流同样关键,财务部门应该利用多元化金融工具,包括Web3、RWA等新工具,探索稳健融资途径。管理方面要通过AI数字化提升效率,重视海外资产的管理与风险防范。唯有资本支持、技术创新和管理赋能形成合力,方能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保障企业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马宗云 指出

新能源车企的发展必须善用金融工具,在构建上下游产业生态的同时,建立开放的金融工具体系,打通产业链资金流,形成牢固合作关系。同时,要坚持引入产业资本,通过资本与产业资源的结合,增强市场渠道与终端控制力。此外,要高度重视现金流管理,在激烈竞争环境中,现金流较利润更能体现企业的生存价值。

王军 指出

当下拥有竞争力的企业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持续开拓全球市场。华友在新能源领域已经具备人才、技术、管理与资本的一体化优势,然而,当资源不再是瓶颈,市场反而变得稀缺。华友的策略是将‘制造在中国’转为‘国际化制造’,在全球投资布局,以规避风险并扩展市场。

徐兴 指出

在全球范围内,众多行业依靠并购不断实现做大做强。豪威也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目前,中国半导体和芯片行业在科创板上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但整体市值仍然偏小。回顾行业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并购是推动企业乃至整个行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未来这一趋势仍将发挥关键作用。

李治国副教授 指出

中国的优秀企业和杰出企业家正在快速与世界接轨。这种接轨不仅体现在产品出口,更体现在认知与格局上的提升。能够与全球一流企业家在同一平台交流与竞争,本身就是中国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某些领域,我们不仅抓住了机遇,更在理念与行动上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深度结合。

公开论坛结束后,大会随后举行了CFO50人+论坛的闭门研讨会,来自制造、新能源、半导体、消费品等多个行业的首席财务官围绕“驾驭不确定性:应对出海挑战与宏观波动”、“重塑CFO角色:从控制者到增长驱动者”、 “迎接数智变革:AI时代的财务定位”三大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度对话。

CFO们就“如何为不同宏观经济情景设计弹性财务预案”展开讨论,分享了汇率波动、地缘政治风险、跨境税务合规等方面的实战经验。针对中国企业出海3.0趋势,与会者一致认为,财务战略需从“被动跟随业务”转向“主动布局全球价值链”,尤其是在资金调度、本地化核算、ESG披露等方面建立前瞻性机制。

随着企业战略重心转移,CFO的角色正在超越传统的核算与风控职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产品定价、市场扩张、并购整合等业务决策中。多位CFO提出,“财务即业务伙伴”已成为现实要求,必须通过数据洞察、资源调配和资本运作,真正成为企业增长的战略推手。

在AI迅速渗透财务流程的背景下,与会者深入探讨了财务管理的机遇与边界——AI能否替代财务判断?财务人员如何构建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共识在于:自动化将释放人力从事更高阶的价值分析工作,而CFO必须带领团队掌握“人机协同”的新范式,培养战略思维、商业敏感度与跨域沟通能力,才能在未来不被技术所取代。

安永1审计服务合伙人蓝锦芳发表了题为“在出海布局下,CFO如何驾驭不确定性”的主题演讲。他系统回顾了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整体态势,指出尽管面临监管收紧与地缘摩擦,但在新能源、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出海热度依然高涨。然而,许多企业在落地过程中暴露出全球财务核算标准不统一、合并报表延迟、税务合规盲区、本地化人才短缺等痛点。

蓝锦芳强调,在此背景下,CFO的角色正经历深刻转变——不再只是“账房先生”,更要成为“全球化操盘手”。他提出三大应对策略:

一是建立“全球财务中枢”,实现数据透明与集中管控。

二是推动“本地化+标准化”并行的财务架构。

三是借助数字化工具(如AI驱动的合并报表引擎、区块链溯源系统)提升跨境财务管理效率。

最终目标是在动荡中构建敏捷、弹性和可持续的全球财务体系。与此同时,CFO在出海过程中面临技术进步、消费者偏好快速演变、业内和跨界的竞争日益激烈、不断增加的资本成本四大颠覆性因素。他建议CFO要化挑战为机遇,为企业未来重塑进程以及实现价值创造,CFO成为企业未来价值的引导者。

本次CFO50人+论坛不仅是一次思想碰撞的盛会,更是对未来财务领导力的一次集体展望。在全球变局与技术革命双重叠加的时代,企业能否穿越周期、实现韧性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职能的进化速度与战略高度。作为企业转型的长期伙伴,安永始终站在变革前沿,通过前沿研究、实战洞察与全球网络,帮助企业在AI浪潮中重构财务价值,在出海征程中驾驭不确定性,在组织变革中释放增长潜能。未来,安永将继续携手CFO群体,打造开放、共创、进化的智慧财务生态,共同书写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