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信部刚露脸的G6增程版,直接把“续航焦虑”四个字撕碎:1.5T东安增程器+218 kW电机,满油满电NEDC 1000 km+,纯电段也能跑150 km。
“纯电车主在服务区排队等桩,增程车主已经加满油继续赶路。
”——这句话快被说烂了,可每次节假日还是血淋淋地上演。
现在,轮到小鹏G6出来“打脸”了。
工信部刚露脸的G6增程版,直接把“续航焦虑”四个字撕碎:1.5T东安增程器+218 kW电机,满油满电NEDC 1000 km+,纯电段也能跑150 km。
换算成白话,周一到周五市区通勤只用电,每公里花费不到一毛;周五下午想带娃去隔壁省吃海鲜,导航显示580 km,上车就走,中途不用看充电桩脸色。
别家增程5.8 L/100 km就算优秀,它直接再砍15%,WLTC 5.8 L——油价8块算,一公里四毛出头,比高铁二等座还便宜。
更狠的是定价。
内部供应链的人偷偷透露:同配置只比纯电贵1万出头,18.68万起跳,顶配不过21万冒头。
要知道,同尺寸、同续航的增程SUV,对手普遍敢喊23万+。
小鹏这波等于把“油电自由”打成大众消费,预算20万以内的年轻人第一次不用在“智能”和“远方”之间二选一。
有人担心背了个发动机,外观会不会变“油腻”?
申报图把话说明白:分体大灯、隐藏门拉手原封不动,只是尾标多了个“POWER ULTRA”,远看像贴了个黑色小贴纸,不趴车尾都发现不了。
轮毂倒是给了两套新花样,高亮黑版本一上,整辆车瞬间从“理工男”切到“夜跑党”,省下一笔改装费。
再说个冷门但超实用的点:磷酸铁锂电池。
冬天掉电慢,循环寿命还长,对于打算开十年不换车的务实派,后期整备成本直接打对折。
别忘了,小鹏的SEPA2.0架构本来就是纯电底子,电池包平铺底盘,重心低,增程器又放在前舱,前后配重依旧50:50,弯道里不会头重脚轻。
说人话——它开起来还是那台很“跟手”的G6,不会为了续航就变成船。
上市节奏也踩准了节点:四季度到店,正好赶上年底新能源补贴倒计时。
销售端已经放风,下订送家充桩+三年免费保养,折合再省一万多。
算盘噼里啪啦一算,20万预算,原来只能买台配置寒酸的合资紧凑SUV,现在直接换来1000 km续航+满配智能座舱,还要啥自行车?
当然,也别吹成完美。150 km纯电段,冬天开暖风实际能跑110 km左右,跨省通勤得一天一充;1.5T增程器急加速时声音还是会渗进舱内,比纯电版多三分贝,强迫症可能抓狂;后排地台中央因为排气管有轻微凸起,坐五个大人的场景略尴尬。
可转念一想,同价位里能加油、能OTA、还能自动变道的,除了它还有谁?
一句话总结:G6增程版不是来炫技,是来“掀桌”的。
把1000 km续航打到20万内,等于告诉市场——“焦虑”是伪命题,钱包才是真理。
年底准备换车的人,不妨等等这台“加油的电车”,也许第一次,长途和低成本可以兼得。
来源:小羽的百态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