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想一直打工,就请尽快将自己产品化:价值定位,才是底气!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1 18:22 1

摘要:你是不是盘完核心资产,列了一堆“会写作、懂运营、有职场经验”,却还是不知道怎么变现?做了个课程发出去,看的人寥寥无几;想接咨询,连“我能帮别人解决什么具体问题”都说不清?别慌,不是你没能力,是你跳过了产品化最关键的一步——价值定位,没搞懂“你能提供什么独特价值

你是不是盘完核心资产,列了一堆“会写作、懂运营、有职场经验”,却还是不知道怎么变现?做了个课程发出去,看的人寥寥无几;想接咨询,连“我能帮别人解决什么具体问题”都说不清?别慌,不是你没能力,是你跳过了产品化最关键的一步——价值定位,没搞懂“你能提供什么独特价值”。

很多人以为“产品化”就是把自己的技能打包成课程或服务,可为什么别人的课程一上线就卖爆,你的却无人问津?核心差距不在技能高低,而在价值定位:你能不能精准击中某群人的“刚需痛点”,能不能让别人一眼就知道“你和其他人不一样”。就像奶茶店,满大街都是,但“蜜雪冰城”靠低价刚需站稳脚跟,“喜茶”靠高端创意吸引用户——它们的核心不是奶茶好喝,而是找到了自己的独特价值。

对不想打工的普通人来说,价值定位不是“高大上的理论”,而是“让别人愿意为你付费的理由”。今天就带你一步步搞懂“我能提供什么独特价值”,让你的产品化之路少走弯路。

为什么说,价值定位错了,再厉害的资产也白搭?

盘核心资产是“知道自己有什么”,价值定位是“知道把这些资产卖给谁、怎么卖”。没做好价值定位,再厉害的技能也像“没瞄准的子弹”,打不中目标。

我见过一个朋友,做了5年新媒体运营,会写文案、会拍视频、会做数据分析,核心资产很丰富。可他一开始做产品化,就做了个“新媒体全栈运营课程”,结果卖不出去——因为想学习新媒体的人太多了:有刚毕业的小白,有想转行的职场人,有做实体生意的老板,他的课程“什么都讲,却什么都没讲透”,小白觉得太难,老板觉得不落地。

后来他重新做价值定位:聚焦“刚转行做新媒体的职场人”,解决他们“入职3个月不会做账号、写不出爆款、完不成KPI”的痛点,课程只讲“转行新媒体前3个月必学的10个实操技能”,还加入自己当年转行踩过的8个坑。结果课程一上线,很快就卖出了100多份。

这就是价值定位的重要性:它不是让你把所有资产都用上,而是让你聚焦某群人的某类痛点,用你的核心资产给出精准解决方案。没有价值定位,你就是“万能工具人”,别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找你;有了价值定位,你就是“某个领域的解决专家”,需要的人会主动找到你。

3步找到你的独特价值:普通人也能照做的定位法

找到独特价值不用复杂的模型,跟着这3步走,哪怕你觉得自己“没什么特别的”,也能精准定位。

第一步:精准锁定“痛点”——别泛泛而谈,要“具体到能戳中人心”

价值的核心是“解决问题”,但不是“解决所有人的所有问题”,而是“解决特定人群的具体痛点”。越具体,越容易被记住,越容易变现。

怎么找?记住这个公式:特定人群 + 具体场景 + 核心痛点。别写“帮人提升职场能力”,要写“帮入职1-3年的互联网运营新人,在月度汇报前3天,快速做出能让领导点头的数据分析报告,避免因汇报不过关影响晋升”;别写“帮宝妈赚钱”,要写“帮孩子3-6岁的全职宝妈,利用每天孩子睡后的2小时,做简单的短视频剪辑兼职,每个月多赚2000块,不用脱离家庭”;别写“帮人减肥”,要写“帮每天加班到9点的上班族,不用去健身房,利用睡前15分钟做居家拉伸运动,3个月瘦10斤,不影响工作和休息”。

为什么要这么具体?因为泛泛而谈的“帮助”,别人会觉得“和我没关系”,而具体的痛点,会让目标人群一看就觉得“这说的就是我”。比如“入职1-3年的互联网运营新人”看到“快速做出领导点头的数据分析报告”,会立刻想到“自己上次汇报被领导批评的场景”,自然会想了解你的解决方案。

找痛点时,也可以从自己的经历出发:你当年做某件事时,最头疼的是什么?你身边的人经常向你抱怨什么?这些“自己经历过、别人常抱怨”的痛点,往往是最真实、最高频的。

第二步:找到“差异化”——别追求更好,要“不同”

很多人会纠结“我做的事别人也在做,我怎么竞争得过?”其实不用怕,差异化不是“比别人做得更好”,而是“和别人做得不同”,找到你的“独特标签”。

差异化可以从这4个角度找:

- 更高效:别人教新手做PPT要7天,你结合自己总结的“3步模板法”,能让新手3天就做出合格的PPT——这就是“高效”的差异化。

- 更省心:别人卖考研资料只给资料包,你不仅给资料,还会每周提醒复习重点、解答疑问,帮用户省去“自己找重点、没人答疑”的麻烦——这就是“省心”的差异化。

- 更贴合独特经验:别人讲跨境电商运营是纯理论,你做过3年跨境电商,踩过“选品踩坑、物流延误、平台处罚”等10个坑,你的课程全是“避坑实操指南”,结合自己的失败经验讲——这就是“独特经验”的差异化。

- 更有趣:别人讲英语语法枯燥无聊,你用“职场对话场景”讲语法,比如“怎么用现在完成时写工作汇报”“怎么用虚拟语气拒绝同事的不合理请求”,让学习变得有趣——这就是“趣味”的差异化。

我认识一个做育儿咨询的宝妈,别人都讲“怎么让孩子听话”,她因为自己的孩子是“高敏感宝宝”,所以专门做“高敏感宝宝育儿咨询”,教宝妈们“怎么理解高敏感宝宝的情绪、怎么和高敏感宝宝沟通”。虽然受众变窄了,但因为精准且有独特经验,反而吸引了很多有同样困扰的宝妈,收费比普通育儿咨询还高。

记住:差异化不是“服务所有人”,而是“服务好某一小群人”。你不用成为全能专家,只要成为“某一小群人的专属专家”,就能找到自己的独特价值。

第三步:一句话说清价值主张——别让别人猜,要“一眼看懂”

价值主张就是“你是谁,能帮谁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不同”,必须用一句话说清,让别人3秒内就能看懂你的价值。

不好的价值主张:“我是做职场培训的,能帮大家提升职场能力。”——谁都不知道你能帮谁、帮什么。

好的价值主张:“我是做职场汇报培训的,帮入职1-3年的运营新人,3天做出让领导点头的数据分析汇报,不用熬夜加班。”——清晰、具体、有差异化。

再比如:

- 宝妈的价值主张:“帮3-6岁孩子的全职宝妈,利用孩子睡后的2小时做短视频剪辑兼职,每月多赚2000,不脱离家庭。”

- 减肥博主的价值主张:“帮加班族用睡前15分钟居家拉伸,3个月瘦10斤,不用去健身房。”

- 跨境电商博主的价值主张:“帮想做跨境电商的新手,用我踩过的10个坑的避坑指南,30天开好第一家店。”

一句话价值主张的核心是“不绕弯子”,别用复杂的术语,别加多余的修饰,直接告诉别人“你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写好后,读给身边的人听,如果他们能立刻明白“你是做什么的,能帮到谁”,那就是合格的价值主张。

把独特价值变成产品:普通人能落地的4种形态

找到独特价值后,下一步就是把它变成具体的产品或服务。不用一开始就做复杂的产品,从简单的形态入手,先落地再优化。

1. 低门槛入门:模板/工具包/手册

如果你的价值是“解决某类具体问题的方法”,可以先做成模板、工具包或手册。比如:

- 帮运营新人做汇报的,做成“数据分析汇报模板包”,包含5类汇报模板、数据来源渠道、常用图表样式。

- 帮宝妈做短视频剪辑的,做成“新手剪辑工具包”,包含剪辑软件安装包、3步剪辑流程手册、常用bgm和素材网站。

- 帮跨境电商新手避坑的,做成“跨境电商避坑手册”,包含选品避坑、物流避坑、平台规则避坑等内容。

这类产品制作简单、复制成本低,可以低价售卖(9.9元、19.9元),既能快速验证你的价值,又能吸引第一批用户。

2. 深度交付:课程/训练营/社群

如果你的价值需要“系统教学、长期陪伴”,可以做成课程、训练营或社群。比如:

- 帮运营新人做汇报的,做成“3天数据分析汇报训练营”,每天1小时直播教学,加作业点评,帮用户实操掌握。

- 帮宝妈做短视频剪辑的,做成“21天剪辑兼职训练营”,从基础操作到接单技巧,全程陪伴,还对接兼职资源。

- 帮加班族减肥的,做成“3个月居家拉伸减肥社群”,每天分享拉伸视频,群内打卡监督,解答疑问。

这类产品互动性强、用户粘性高,可以定价稍高(99元、199元、299元),能带来稳定的收入,还能和用户建立深度连接。

3. 高价值服务:一对一咨询/定制方案

如果你的价值是“解决个性化、复杂的问题”,可以提供一对一咨询或定制方案。比如:

- 帮运营新人做汇报的,提供“一对一汇报辅导”,根据用户的工作内容,帮他修改汇报PPT,教他汇报技巧。

- 帮跨境电商新手的,提供“店铺开店定制方案”,根据用户的预算和目标市场,帮他选品、制定运营计划。

- 帮职场人做职业规划的,提供“一对一职业规划咨询”,结合用户的经历和目标,帮他制定职业发展路径。

这类服务客单价高、但时间成本也高,适合作为“高利润产品”,服务少数精准用户。可以先从低价咨询入手,积累案例后再涨价。

4. 轻量级变现:内容产品/代办服务

如果你的时间有限,也可以做轻量级的产品。比如:

- 内容产品:把你的价值做成短视频、公众号文章,靠流量分成、广告赚钱;或者做成付费专栏,比如在小红书、知乎开付费专栏。

- 代办服务:帮用户做“汇报PPT代做”“短视频剪辑代办”“跨境电商店铺基础装修代办”等,靠服务费赚钱。

这类产品操作灵活、时间自由,适合作为“副业起步”的选择,不用投入太多时间,就能慢慢变现。

普通人价值定位的2个避坑指南

1. 别追求“完美定位”再行动:很多人总觉得“我还没准备好,定位还不够完美”,迟迟不行动。其实价值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在实践中慢慢优化的。你可以先定一个“初步定位”,做一个简单的产品,根据用户的反馈调整。比如你一开始定位“帮运营新人做汇报”,后来发现用户更需要“帮运营新人做月度KPI拆解”,就可以调整定位——先行动,再优化,比空想更重要。

2. 别贪多求全:不要觉得“我能解决很多问题,所以要把所有价值都包含进去”。贪多求全的结果,就是“什么都做不好,什么人都吸引不到”。就像开头的那个新媒体运营朋友,一开始想做“全栈运营课程”,结果没人买;后来聚焦“转行新媒体前3个月的技能”,反而成功了。聚焦才能精准,精准才能被记住。

其实对普通人来说,价值定位不是“找到一个高大上的标签”,而是“找到一群需要你的人,用你的核心资产帮他们解决问题,并且让他们觉得你和别人不一样”。你不用有多厉害的技能,不用有多大的资源,只要能精准击中某群人的痛点,就能找到自己的独特价值。

现在就花10分钟,试着用“特定人群+具体场景+核心痛点”的公式,写一个你的价值主张;再想想,这个价值主张能做成什么简单的产品。别害怕不完美,开始做,就已经赢过很多还在迷茫的人了。

来源:王老师高考咨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