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4年3月,一支疲惫不堪的日军队伍摸黑爬出缅甸丛林。这群三个月前还趾高气扬的"精锐",此刻军装破烂如乞丐,士兵们个个瘦得肋骨凸现。他们望着前方英帕尔平原的万家灯火,却不知自己正踏入二战最荒诞的战场。
1944年3月,一支疲惫不堪的日军队伍摸黑爬出缅甸丛林。这群三个月前还趾高气扬的"精锐",此刻军装破烂如乞丐,士兵们个个瘦得肋骨凸现。他们望着前方英帕尔平原的万家灯火,却不知自己正踏入二战最荒诞的战场。
东京大本营原以为这是步妙棋:派缅甸驻屯军直扑印度东北,切断中缅公路这条"抗战脐带"。他们特意挑选了打过新加坡战役的牟田口廉也中将挂帅,这位曾逼降八万英军的"马来之虎"信心爆棚,扬言要重现三个月征服南洋的神话。
可当十五万大军开进缅甸西部时,眼前不是平坦公路而是遮天蔽日的原始丛林。牟田口看着地图上短短三百公里距离,竟要求部队不带重武器轻装急行。参谋提醒补给问题,这位狂人中将竟说:"敌人阵地就是我们的粮仓"。
密林里蚂蟥像雨点般砸在士兵脸上,毒蛇在行军队列中游走。最要命的是后勤完全断裂,士兵们饿得啃树皮时,发现驮运粮食的牛马早被军官私吞。第31师团炊事兵山田次郎在日记里写:"我们开始吃战友的皮带,后来连皮鞋底都煮着吃。"
更荒唐的是,日军高层此时还在搞"精神胜利法"。当英军飞机在头顶盘旋时,牟田口竟命令士兵用竹竿捅飞机。第15师团老兵小林一男回忆:"我们饿得拿枪都手抖,中将却让我们学猴子爬树打仗。"
当衣衫褴褛的日军终于冲到英帕尔城下,等待他们的是吃饱喝足的英军第14集团军。英军司令斯利姆看着望远镜里骨瘦如柴的日军,转头对参谋说:"给东京发个电报吧——贵军饿殍部队已到,我军厨房正在加餐。"
这场仗成了二战最悬殊的较量:英军每天有200架次运输机空投物资,日军却连子弹都要数着用。最讽刺的是,当日军敢死队夜袭英军阵地时,竟被阵地上飘来的烤肉香味勾得当场投降。三个月后,十五万日军只剩六万人活着逃回缅甸。
东京战后总结把失败归咎于"异常雨季",可当年气象记录显示1944年缅甸降雨量并无异常。真正致命的是牟田口把士兵当牲口的指挥——他强征五万头牛马运物资,结果牲畜全被军官私吞;他逼士兵喝雨水充饥,自己却用运输机空运清酒。
更值得玩味的是,这支"精锐"部队里多是强征的台湾兵和朝鲜兵。曾在第33师团服役的朝鲜籍士兵金永哲说:"日本人让我们冲在最前面挡子弹,他们自己躲在后面吃罐头。"
这场荒诞战役给后人留下无尽思考:如果当年日军准备充分些,如果指挥官不那么狂妄,如果......可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缅甸丛林里那十万具枯骨在提醒世人:再精妙的战略,也架不住一群把士兵当蝼蚁的疯子。
来源:渝鲜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