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7日,中国民族医药协会肿瘤学分会主办的2025年度肿瘤学融合创新学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作为聚焦肿瘤学领域前沿动态与实践突破的重要学术平台,本次会议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围绕癌症防治、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西医协同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9月27日,中国民族医药协会肿瘤学分会主办的2025年度肿瘤学融合创新学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作为聚焦肿瘤学领域前沿动态与实践突破的重要学术平台,本次会议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围绕癌症防治、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西医协同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会议开场环节,在常务副会长张树才教授、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金恒锋教授的共同主持下,会长王子平教授代表大会致欢迎词。他对到场的嘉宾与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并强调了本次学术交流会在促进肿瘤学领域跨学科交流合作、助力癌症防治事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价值。
常务副会长张树才教授、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金恒锋教授主持
随后,国家卫生健康委
在基层健康专题倡议环节,王子平会长、郑莉丽教授、林健教授代表不同的行业组织,以“癌症防治与基层健康宣传”为核心发表了倡议。他们结合基层医疗实际,提出打破壁垒,各组织协作,打通基层癌症防治“最后一公里”。该环节由林健教授、瓦斯里江教授共同主持。
随后,各倡议单位代表上台合影,共同宣传“癌症防治与基层健康宣传手拉手——多方聚力·同心启航·赋能基层”的主题,倡导医疗单位、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携手,构建协同联动的基层癌症防治宣传体系。
在学术报告环节,刘雨桃教授带来了“HER2突变NSCLC靶向治疗的再次突破之路”专题报告,该报告环节由王子平会长主持。报告结束后,肖文华教授、杜雪相教授、陈含笑教授围绕报告内容展开交流研讨,提出了诸多具有价值的观点。
卓明磊教授以“免疫治疗时代,探索NSCLC治疗的理想生存之道”为主题开展专题讲课,此环节由张树才教授、胡兴胜教授主持。在专家讨论阶段,梁乃新教授、于刚刚教授针对免疫治疗的个体化应用策略、不良反应管理难点等问题展开讨论。
李俭杰教授围绕“双擎驱动:从WCLC数据洞见EGFR一线治疗范式的演化”的主题进行了分享,该环节由林根教授、安彤同教授主持。讨论环节中,李曦教授、赵庆文教授就EGFR突变一线治疗的优化选择、联合治疗策略的创新方向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王海波教授带来了“精准医疗时代下晚期肿瘤抗血管治疗的现状与挑战”专题报告,此环节由王昆教授、杜敏娟教授主持。邹怀宾教授、张浩良教授、卢君怡教授在讨论环节中,结合临床实践案例,为推动抗血管治疗在晚期肿瘤治疗中的规范化应用提供了宝贵建议。
中西医协同治疗专题环节同样亮点纷呈。贾玫教授以“中西医协同攻坚:骨髓保护方案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的优化路径与关键突破”为主题进行了分享,该环节由朱世杰教授、代忠教授主持。讨论阶段,李道睿教授、罗克强教授、高钰思教授围绕中西医协同骨髓保护方案的临床优化、推广应用难点等问题展开交流。
总结环节,王子平会长对本次学术交流会的整体内容进行全面回顾,高度评价了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分享与深度研讨。
本次 2025 年度肿瘤学融合创新学术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业内专家学者搭建了跨领域、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更通过思想碰撞与经验共享,为肿瘤防治领域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编辑 | 郑梦莹
责任编辑 | 左舒颖
审核 | 刘红霞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编辑:中华医学信息导报编辑委员会
地址:100052,北京市西城区东河沿街69号
总编辑:饶克勤
编辑部副主任:刘红霞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