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中草药防蚊香囊,健康天然无添加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1 15:06 1

摘要:近期,伊蚊成为了本地百姓的头号公敌,虽已入秋,但恼人的高温高湿并未离广东而去,蚊虫多滋扰,人心多烦躁。

近期,伊蚊成为了本地百姓的头号公敌,虽已入秋,但恼人的高温高湿并未离广东而去,蚊虫多滋扰,人心多烦躁。

市面上的驱蚊产品是有效,但不少包装上写着“微毒”二字,用多了还是让人有些担心,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对自然无毒的驱蚊工具有很大需求。

相较于化学驱蚊,中医药凭借其天然成分展现出独特潜力。

中医药宝库中蕴藏着众多天然防蚊药材,其挥发性成分能有效干扰蚊虫感知系统。如艾叶、薄荷、广藿香、紫苏、陈皮、丁香、苍术、白芷、菖蒲等挥发油含量较高的芳香药材,凭借独特的气味和成分,在驱蚊防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材料:艾叶20g、薄荷10g、广藿香12g、紫苏8g、丁香5g、陈皮 5g

制作方法:

1. 材料烘干(无需水洗),用粉碎机将药材碎成粗粉,或直接捣碎成小指甲大小。

2. 准备透气性较好的布袋,把药材装进去即可。

注意:

1. 不要把药材捣得太碎,细粉容易引致呼吸道不适,香气也散失得更快,不利于香囊持久散发香味。

2. 孕妇体质特殊,不宜使用;婴幼儿可使用不含丁香的配方;如闻香后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

3. 药材香气会随时间逐渐挥发,每隔十天左右可更换一次材料,以保证驱蚊效果。

用中药制作驱蚊香囊,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黄帝内经》中已有"芳香辟秽"的记载,明代《本草纲目》中也详细记录了多种驱蚊香囊配方。

在民间,香囊是能芳香化浊、驱蚊避虫、安神防病的实用装饰,是男女寄托情思的信物,也是安康的象征,不少古装剧集中都可见香囊的身影。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试自己动手制作甄嬛传里“皇上”的同款香囊哦!

不同于化学驱蚊产品,中药香囊的毒副作用较小,更适合日常使用。

科学依据:挥发油含量高的芳香类中草药可以形成气味屏障,有效屏蔽人体气味,同时干扰蚊虫的嗅觉感知系统,使其难以定位叮咬目标并产生回避行为。

艾叶:成分包括桉叶油素、樟脑、龙脑等,能干扰蚊虫的嗅觉感受器。

薄荷:富含薄荷醇、薄荷酮等多种挥发性单萜类化合物,芳香辛凉,能有效屏蔽人体气味。

紫苏:主要成分为紫苏醛、紫苏醇和柠檬烯等。紫苏醛具有显著的神经毒性作用,能对蚊虫的乙酰胆碱酯酶起到抑制作用,导致其神经传导紊乱,降低攻击性。

广藿香:主要成分为藿香醇、异藿香醇、柠檬烯等。藿香精油还对库蚊属蚊虫能起到很强的熏杀效果。

丁香:其挥发油中含有的丁香酚、丁香油等成分,具抗炎消肿功效。

陈皮:陈皮中的挥发性成分如柠檬烯、芳樟醇等,且陈皮的香气特别持久,可以长效防蚊。陈皮中的个青皮,即民间所说的柑胎小圆果,质地坚硬,不怕受潮,香气比陈皮强烈,也十分适合做成防蚊香囊。

香囊中各药材相互配伍,不仅能驱蚊防蚊,还能清热解毒、提神醒脑、芳香化浊,一举多得。

不过,佩带香囊只是锦上添花,家庭防控蚊虫的最重要的“三板斧”千万不能忘!

1. 清除积水,减少蚊虫孳生地,从源头控蚊。

2. 强化物理防护,在家时,家里关纱窗,睡觉用蚊帐;外出时穿长袖长裤尽量减少皮肤裸露,喷洒化学驱蚊剂加强防护。

3. 及时切断传播链,如出现发烧、关节痛等情况应及早就医,不做病毒载体。

新会陈皮原创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内容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佛山市高明区人民政府

我是陈皮人家,相信老陈皮会讲故事。

来源:湖北饮食健康养生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