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0日,第八个“中国品牌日”如约而至。在全球聚焦中国品牌崛起之际,来自青岛的赛轮轮胎(股票代码:601058),以一份“历史最佳年报”向世界递出中国轮胎行业的金色名片:2024年营业收入318.02亿元、归母净利润40.63亿元,产销量双双突破7200万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尚青龙
5月10日,第八个“中国品牌日”如约而至。在全球聚焦中国品牌崛起之际,来自青岛的赛轮轮胎(股票代码:601058),以一份“历史最佳年报”向世界递出中国轮胎行业的金色名片:2024年营业收入318.02亿元、归母净利润40.63亿元,产销量双双突破7200万条。2025年5月8日,全球权威品牌评估机构BrandFinance发布《2025全球轮胎品牌价值25强》最新榜单,赛轮集团首度跻身全球前十,并蝉联中国最具价值轮胎品牌榜首,品牌价值增长13%。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赛轮以“液体黄金”技术突破国际垄断、以全球化布局重塑产业格局的硬核实践,更是中国品牌从“制造出海”向“价值出海”跨越的缩影。
从青岛一家本土企业,到跻身全球轮胎前十强,赛轮用二十余年时间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在中国品牌日的聚光灯下,这条承载着技术底气与全球视野的轮胎,正滚动在五大洲的公路上,留下“中国智造”的深深印记。
全球化布局
海外市场贡献75%营收
4月28日晚间,赛轮轮胎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318.02亿元,同比增长22.42%;实现归母净利润40.63亿元,同比增长31.42%;扣非净利润39.92亿元,同比增长26.89%;轮胎产量和销量分别为7481.11万条和7215.58万条,分别同比增长27.59%和29.34%,各项核心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根据年报分析,海外市场是赛轮增长的主引擎。2024年,赛轮外销收入达238.11亿元,占总营收的75%,毛利率高达29.88%,高于国内市场的21.5%。这一数据背后,是赛轮“产能出海+本地化运营”战略的精准落地。
自2012年国内轮胎企业率先在越南建厂以来,赛轮已在东南亚形成规模化产能。2024年,子公司赛轮越南实现营收86.44亿元,同比增长20%;柬埔寨子公司CARTTIRE实现营收40.39亿元,同比增长73%。目前,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有效提升了全球生产基地的运营效率,投产速度明显加快。2024年,公司加快全球化产能布局,不断推进柬埔寨、墨西哥及印度尼西亚等生产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公司共规划建设年生产2765万条全钢子午胎、1.06亿条半钢子午胎和44.7万吨非公路轮胎的生产能力,全球规划年产能突破1.3亿条。
中国轮胎企业若仅依赖低价出口,难以突破盈利天花板。赛轮的海外工厂模式,为行业提供了高端化转型的样本。除了率先全球布局海外建厂之外,高端产品成为赛轮打开国际市场的“金钥匙”。2024年,赛轮轮胎推出了多款液体黄金RFT产品,进一步拓宽了高端轮胎应用场景。目前,赛轮轮胎依托底层技术创新优势,构建了全场景产品矩阵,针对乘用车、商用车及特种车辆等多个细分领域开展产品迭代。此外,2024年,其全钢胎、半钢胎及非公路轮胎产能分别新增95万条、800万条和4.2万吨,进一步巩固了全球市场份额。
技术引领创新
破解“魔鬼三角”持续进阶
轮胎行业的竞争,本质是技术话语权的争夺。
赛轮在向世界级品牌迈进的过程中,一款颠覆性产品——液体黄金轮胎的问世,是一标志性事件。这款应用世界首创化学炼胶技术研发的轮胎,革命性地突破了橡胶材料纳米级分散的难关,一举攻克了轮胎“魔鬼三角”(滚动阻力、湿地抓地力、耐磨性)难以兼顾的历史难题,实现了节能、安全、环保、舒适及静音等多方面性能的飞跃提升。正因如此,它被誉为橡胶轮胎工业史上的第四个里程碑式的创新。
技术突破源于赛轮对创新研究的系统性投入与战略布局。依托“中国橡胶黄埔”青岛科技大学的科研基因及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橡中心)的全链条创新平台,赛轮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完整体系。集团经营财管部费控经理张小艳说:“无论是研发人才引进还是项目投入,赛轮都提供全方位的财务保障。集团领导亲自负责预算审批与流程管理,确保研发不受资金掣肘。”
拥有了引领技术的赛轮并没有满足于此,液体黄金轮胎在2021首发之后,近几年赛轮仍在研发方面每年坚持高投入,以确保不断实现技术的进阶产品的创新:2023年投入了8.38亿元用于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2024年研发投入超10亿元,同比增长20.82%。
技术突破迅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在高端市场领域,赛轮轮胎的硬实力不断得到国际认证。凭借在赛车轮胎领域的卓越表现,2024年赛轮成为首个进入国际汽联供应商名单的中国轮胎品牌。2025年3月,在《AutoBild》夏季轮胎测试项目中,赛轮AtrezzoZSR2轮胎凭借干湿地刹车、操控性等方面优势在52个轮胎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为《AutoBild》39年测试历史上取得最好决赛成绩的中国轮胎品牌。
此外,今年赛轮专为小米SU7Ultra定制的PodiumTrackPT01轮胎,凭借低滚阻和高抓地力,成为新能源车配套领域的标杆。
从赛事冠名到文化共鸣
品牌建设曾是国产轮胎的短板。过去,低价竞争导致中国轮胎在国际市场长期被贴上“低端”标签。在践行国家品牌战略,重塑中国轮胎形象方面,赛轮通过“赛事+技术+文化”三维策略,彻底扭转了这一局面。
在专业领域,赛轮深度合作F4方程式、CTCC等顶级赛事,以赛道数据反哺民用产品;在大众市场,其登陆欧洲杯、巴黎奥运会央视黄金时段,联合青岛国际啤酒节打造“CityWalk”活动,让轮胎科技融入日常生活。与央视合作的《国潮赛轮“金”彩绽放》直播,单场吸引超千万观众,撒贝宁体验液体黄金轮胎后感慨:“踏实,源自技术底气!”
2024年,赛轮品牌价值突破千亿元,连续七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跻身《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108位。2025年5月8日,全球权威品牌评估机构BrandFinance发布《2025全球轮胎品牌价值25强》最新榜单,赛轮集团首度跻身榜单前十,并再度蝉联中国最具价值轮胎品牌。同时,赛轮集团品牌价值增长13%,成为增速最快的中国轮胎企业。BrandFinance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陈晓明说:“中国轮胎行业虽呈现温和增长态势,但赛轮等领军品牌已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赛轮在全球排名的跃升印证了其品牌影响力已经获得了国际认可。赛轮的实践证明,在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持续创新与用户导向仍然能够驱动企业的全面增长。”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技术赋能与文化共鸣的双重叙事逻辑。赛轮不仅通过赛事冠名提升知名度,更以“国潮”为载体传递品牌价值观,这种“技术+文化”的叙事方式,推动赛轮从“性价比品牌”向“价值品牌”跨越。
以初心刻写“中国智造”坐标
向世界交付一条好轮胎
“做一条好轮胎,是赛轮的初心,更是中国制造的使命。”当前,全球轮胎市场规模超万亿,但前十强中仅赛轮一家中国企业。面对国际巨头林立的竞争格局与新能源车市场爆发的机遇,赛轮以“智能化+国际化”为双翼,在技术突破、品牌升维与全球布局中,锚定未来战场。
从青岛出发,赛轮正以“液体黄金”为矛,以全球化产能为盾,在世界的轮胎版图上刻下“中国智造”的坐标。每一道胎纹的精密设计,是对品质的无声承诺;每一次化学炼胶技术的迭代,是对初心的执着坚守;每一座海外工厂的落成,是对全球化愿景的坚定践行。
赛轮人用行动向世界证明:中国不仅能造轮胎,更能造一条引领未来的好轮胎。这条轮胎,承载着技术底气与全球视野,滚动在五大洲的公路上,碾过偏见与质疑,留下“中国智造”的深深印记。而这条路的尽头,是中国品牌站上世界舞台中央的璀璨未来。
来源:齐鲁晚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