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速播放,可能会伤害你的大脑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1 15:27 1

摘要:比如,美国有学者发现,长期用倍速看视频,可能会让耳朵里某块肌肉“变懒”。这块肌肉平时负责对低频声音——比如街道噪音、吸尘器的嗡嗡声、飞机轰鸣——做出反应。一旦视频加速,这些低频声变得不明显,肌肉长期“没活干”,就可能慢慢退化。当然,这说的是极端情况,得是整天开

最近,几项关于“倍速播放”的研究结果,让人有点意外。

比如,美国有学者发现,长期用倍速看视频,可能会让耳朵里某块肌肉“变懒”。这块肌肉平时负责对低频声音——比如街道噪音、吸尘器的嗡嗡声、飞机轰鸣——做出反应。一旦视频加速,这些低频声变得不明显,肌肉长期“没活干”,就可能慢慢退化。当然,这说的是极端情况,得是整天开倍速的人才可能受影响。

还有一项来自西班牙的研究指出,长期倍速看视频,可能影响短期记忆,特别是对学生这样大脑还在发育的人群。频繁使用倍速,可能会损害大脑中负责学习和记忆的杏仁核,降低学习效率。

不过要注意,这些研究还只是初步结论,有待进一步验证。

那么问题来了:倍速播放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前段时间,日本记者稻田丰史出版了一本《倍速社会》,里面讲了三个原因。

第一,越来越多人开始追求“性时比”。

“性时比”是什么?简单说,就是“时间性价比”。在日本,甚至有个专门词叫“TP”(Time Performance),用来形容这种对时间利用效率的追求。从2019年开始,“TP”逐渐流行,最近几年更是火了起来。

为什么大家这么在意时间有没有被“浪费”?稻田丰史分析,很多人——尤其是职场人——为了社交需要,得了解各种剧集、综艺和短视频,但时间有限,只能靠倍速或看“三分钟解说”来补课。

国内情况也类似。艾媒咨询今年发布的调查显示,近六成观众会倍速看剧。理由包括剧情无聊、演员说话太慢,或者纯粹是为了省时间。

第二,影视内容实在太多了。

稻田丰史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影视内容“海量又便宜”的时代。十几年前,想看一部剧还得租碟,日本当时租两集碟片一天要花300日元。而现在,我们付个会员费,就能在平台上看几千甚至上万部作品。日本4U-NEXT号称有22万部,国内优酷、腾讯、爱奇艺上的内容也多到看不完。

内容过剩,观众时间有限,倍速就成了“自救”手段。

第三,影视作品的表达方式也在“配合”倍速。

如今很多剧集习惯用台词交代一切,比如主角在雪地奔跑,会直接说:“呼吸好困难,冰冷的空气让我肺疼。”——这些信息本来通过画面就能感受,现在全用台词讲出来。

早期的电影更多靠画面讲故事,台词不多;而现在不少作品像是“保姆式服务”,把情绪、处境、剧情全用台词说出来。这种表达方式,恰好特别适合倍速听。

所以,倍速播放的流行,并不是单方面的“观众没耐心”,更像是一场供需之间的“双向奔赴”:内容越来越多,观众越来越追求效率,而作品本身也越来越“适配”倍速。

今天

在评论区分享一下

你平常喜欢开几倍速看剧?

龙华融媒

LHRM

内容来源| 得到头条(专职作者李南南)

图虫网

编辑| 曾毅伟责编| 吴乐思

审核| 唐晓腾 付思琪

统筹制作| 深圳市龙华区融媒体中心

如 有 侵 权 请 告 知 删 除

转 载 请 注 明 以 上 信 息

来源:深圳龙华融媒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