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艺双馨”的几位老影视演员家庭合影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0 21:23 2

摘要:可翻开老照片,孙道临和王文娟守了45年,王心刚放着商业代言不接去资助穷学生,田方和于蓝在延安相识后一起办儿童电影制片厂,达式常照顾生病的妻子12年,唐国强不光演皇帝还练书法——这些老辈艺术家,好像“德艺双馨”是刻在骨子里的。

现在全国演员里,能被叫做“德艺双馨”的,一百个里挑不出三个。

2023年中国文联开会时说,拿到这个称号的演员,只占总数的0.3%。

可翻开老照片,孙道临和王文娟守了45年,王心刚放着商业代言不接去资助穷学生,田方和于蓝在延安相识后一起办儿童电影制片厂,达式常照顾生病的妻子12年,唐国强不光演皇帝还练书法——这些老辈艺术家,好像“德艺双馨”是刻在骨子里的。

为啥老辈人能做到?

看他们的日子就知道。

孙道临演《永不消逝的电波》拿了“百年百部优秀电影”,2007年还被评上“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可他娶了越剧里的“林妹妹”王文娟,俩人是因戏认识的,一辈子没传过一句闲话。

这不是巧合,原文里特意加了“婚姻故事”,就是想说“德”不光是舞台上的事,家里的样子也算数。

达式常更实在,拿百花影帝那年,妻子王文皓病了,他推了不少戏,在家照顾12年,后来2017年拿“红宝石奖”,颁奖词里提的不是演技,是“用陪伴写德行”。

老辈人眼里,艺术和日子是绑在一起的,台上演好人,台下得做真人。

再看他们怎么对待钱和名。

王心刚演《红色娘子军》拿了百花奖,后来有人找他拍广告,给的钱能抵他好几年工资,他回了句“我是演员,不是卖脸的”,转头把攒的钱捐给山里的孩子。

2012年亚洲电影给他发终身成就奖,领奖时他说“演员该挣的是观众的掌声,不是商家的钞票”。

田方和于蓝更不用说,演《英雄儿女》里的王政委,原型就是他自己,后来和于蓝一起办儿童电影制片厂,没要国家额外拨款,带着团队自己找场地、拉设备,就为了让孩子能看到好电影。

现在的演员常说“片酬是市场定价”,可老辈人不是不会算账,是他们心里有杆秤——有些钱拿了,良心会沉。

原文特意加了“德艺双馨”的标准:艺术成就得配上人品修为。

孙道临的电影能传一百年,王文娟的“林妹妹”到现在越剧舞台还在演,这是“艺”;田方和于蓝在延安时互相鼓励着革命,达式常12年守着病妻,这是“德”。

现在的0.3%数据,不是说现在的演员没本事,是“艺”和“德”常常各走各的路。

有的演员戏演得不错,可今天传离婚明天闹绯闻;有的倒是没绯闻,可演的戏播完就忘,谈不上“传世”。

老辈人厉害的地方,是把这两样拧成了一股绳——台上的角色能让人记一辈子,台下的人也能让人敬一辈子。

老辈人用一辈子活明白的理儿,现在为啥就难了?

来源:率真西柚y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