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刷西安的求职群,满屏都是吐槽:“投了30份简历只收到1个面试”“月薪5千要求会3个技能”“待业快俩月,感觉快撑不下去了”。不止应届生,连工作五六年的老职场人都在说,今年西安找工作比往年难太多。
最近刷西安的求职群,满屏都是吐槽:“投了30份简历只收到1个面试”“月薪5千要求会3个技能”“待业快俩月,感觉快撑不下去了”。不止应届生,连工作五六年的老职场人都在说,今年西安找工作比往年难太多。
身边做HR的朋友也倒苦水,他们公司今年招聘名额砍了一半,岗位刚挂出去就收几百份简历,连普通行政岗都有硕士投递。到底是啥情况?为啥大家对今年西安就业形势评价这么差?其实不是错觉,这4个实在原因戳中了多数人的痛点。
一、岗位“缩水”太明显,传统行业砍岗最狠
今年西安的岗位数量肉眼可见地减少,尤其是撑起不少就业的传统行业,岗位缩减得厉害。
机械制造行业算是典型,之前好歹是西安的就业大户,现在却冷清得很。有第三方数据统计,到2025年4月,西安机械制造行业的招聘职位只剩9个,占全市招聘总量的0.006%,简直少得可怜。以前靠这个行业吃饭的技术工,现在要么转岗要么待业,我老家一个表哥做了十年机床操作,今年公司生产线缩减,他被裁后找了俩月,要么薪资砍半,要么根本没合适岗位。
服务业更不好过。受市场影响,2024年一季度西安限额以下的批发零售业销售额降了19.7%,住宿餐饮业营业额直接跌了41.5%。生意差了,老板自然要裁员,33.3%的批发零售小店都在裁员,住宿和餐饮行业更夸张,快一半的店家都在减人。以前周末爆满的餐馆,现在服务员比客人还多,想找个餐饮主管的岗位都得抢破头。
可能有人说新兴行业在招人啊,但问题是这些行业要么岗位少,要么门槛高。比如新能源汽车行业,虽然西安引进了不少企业,但完整产业链还没建起来,能提供的岗位有限,而且大多要懂核心技术的工程师,普通工人根本进不去。传统行业挤出来的人,想转去新兴行业比登天还难。
二、人太多岗位太少,求职堪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西安从来不缺人,今年“僧多粥少”的矛盾更突出了。
先说本地的毕业生,2025届陕西高校毕业生有45.49万人,光西安就占了58%,比去年还多了不少。这么多应届生涌进就业市场,本来就够挤了,再加上周边省份的人都往西安跑——毕竟是西北中心城市,甘肃、宁夏、青海的求职者都想来这儿找机会,人一下就扎堆了。
企业见状,招聘自然更挑剔。有互联网公司本来计划招50个应届生,最后只招了10个,HR还说要找“能直接上手干活的”。西安交大的校招会上,一个热门岗位能有上百人竞争,就算是名校生也未必能拿到offer。
更无奈的是,很多岗位看似在招人,其实水分大。政府虽然推了不少岗位,但70%都是餐饮、快递这类低薪工作,想找个有发展的岗位太难。我朋友投了个“市场专员”岗位,面试才知道要兼做客服、新媒体,月薪才4500,还单休,这条件放以前根本没人理,现在却有二十多人抢。
三、工资没眼看,物价房价却不“手软”
“工资低、开销大”是今年西安求职者最吐槽的点,收入和生活成本严重不匹配。
别看统计数据里西安平均工资过万,那大多是国企、事业单位拉起来的。真实情况是,城镇私营单位平均月薪才4900元,近一半的岗位月薪在6千到1万之间,还有不少岗位连5千都不到。但西安的物价可不低,合租个单间要七八百,一家三口光吃饭每月就得三千,再加上水电、物业、交通,算下来根本剩不下钱。
我认识一对小夫妻,男方月薪7千,女方5千,还着每月3千的房贷,除去日常开销,几乎月月光,连人情往来都不敢参加。更坑的是,今年不少行业薪资还在降,比如煤炭这类传统制造业,技术岗平均工资直接砍了一半,才7000元/月。拿着这样的工资,想在西安扎根太难,不少人干几个月就想跑路。
四、技能跟不上需求,“想干活却没门路”
就算运气好拿到面试,不少人也会栽在“技能不匹配”上。现在西安的岗位需求变了,但很多求职者的本事没跟上。
传统行业的从业者首当其冲。比如做传统商贸销售的,以前靠线下跑客户就行,现在公司都要搞线上营销,不懂数据分析、直播带货,根本没人要。有个王大哥干了十年销售,去年公司转型线上,他啥都不会,最后只能离职。制造业也是,自动化生产线普及后,以前100人的生产线现在只要10个技术人员,没掌握新技术的工人只能被淘汰。
应届生也有类似问题。不少高校专业更新慢,教的还是老一套,比如计算机专业还在讲传统软件开发,市场上却缺人工智能、大数据人才,学生毕业即面临“知识过时”的尴尬。西电的AI专业毕业生能被华为、腾讯抢走35.2%,起薪还高,可普通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因为没学过核心技能,连面试机会都没有。
更有意思的是观念问题,西安人太偏爱铁饭碗,万人大抢编制岗位的情况很常见,但民企的高薪新兴岗位却没人问津。一边是求职者找不到工作,一边是企业招不到人,形成了奇怪的“错位”。
其实今年西安就业难,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既有传统行业缩水、新兴行业没跟上的产业问题,也有人多岗少、技能不匹配的现实矛盾。不过也不是全没机会,新能源、数字经济这些行业岗位还在增长,比如新能源车企今年计划招5万应届生,起薪中位数能到12000元/月,只是门槛不低。
最后想问问在西安的朋友:你今年找工作顺利吗?有没有遇到薪资缩水、岗位难找的情况?要是有求职成功的经验,或者避坑技巧,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帮更多人少走弯路~
来源:自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