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的“永川答卷”——永川区实施强体计划构建活力校园纪实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1 14:42 1

摘要:清晨的阳光洒在兴龙湖小学的体育公园上,篮球击地的砰砰声、足球射门的欢呼声、攀爬架上的笑语声交织成活力四射的晨曲。与此同时,城区某游泳馆内,四年级的孩子们在专业教练指导下破水前行,蛙泳动作虽显稚嫩却格外认真。这是永川校园最寻常的早晨,却是“强体计划”实施以来最动

清晨的阳光洒在兴龙湖小学的体育公园上,篮球击地的砰砰声、足球射门的欢呼声、攀爬架上的笑语声交织成活力四射的晨曲。与此同时,城区某游泳馆内,四年级的孩子们在专业教练指导下破水前行,蛙泳动作虽显稚嫩却格外认真。这是永川校园最寻常的早晨,却是“强体计划”实施以来最动人的风景。

“小泳士”破浪: 从怕水到亲水的养成教育

“手臂划开,腿部蹬夹,注意呼吸节奏!”在永川区体育中心游泳馆,专业教练的指导声回荡在泳池上空。22个校内支架游泳池和区内7个大型游泳馆同时开课,构成今秋永川最独特的教学场景。

“刚开始有些怕水,但现在我能游100米了!”文昌路红旗小学四年级学生邹雨珊抹去脸上的水珠,骄傲地展示学习成果。他的同学陈睿珍补充道:“教练还教会我们溺水时怎么自救。”

这种转变源于永川区2025年起实施的“小泳士”养成行动。永川区教委体卫艺科负责人介绍道,2025年起,永川区小学四年级全面开设游泳课程,每位学生教学总课时不少于10课时,每课时不低于90分钟,参与学生不低于85%。教学内容以蛙泳技能教学为主,同步开展游泳安全知识、水中自救互救技能教学。

据悉,开学后各校均在如火如荼开展游泳教学,2021级(今年春期四年级)学生已完成9893人,符合条件学生已全部完成教学任务。2022级(今年秋期四年级)目前已完成3674人,预计12月前完成70%教学任务,明年6月前全面完成。“人人会游泳、安全护成长”正从目标走向现实。

“校BA”燃情: 为青春加冕的篮球盛宴

9月19日下午的红河小学球馆内欢呼声阵阵,永川区“永享健康 践行文明”校BA篮球联赛红河小学与红旗小学的精彩对阵正在上演。身穿球衣的红河小学一名球员以一记三分远投将比赛拖入加时,全场瞬间沸腾。场边,现场解说对着麦克风激情呐喊:“这记投篮,为青春加冕!”

“班班有队伍、校校有赛事”不再是一句口号。目前,永川构建了分层分类篮球赛事体系。自2025年秋期起,永川区推出由“篮球超级联赛”“篮球冠军联赛”和“教职工联赛”共同组成的“校BA”篮球联赛体系,年赛事超1000场,参与师生逾万人。

赛事直播、微信公众号推送……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让“校BA”影响力持续扩大。这项赛事正在重新定义永川青少年的课余生活,让篮球文化深入人心。

“乐动圈”焕新: 课间十分钟的智慧变革

在凤凰湖小学,科技为体育注入新活力。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学生们能轻松参与跑步、跳绳等体育项目的检测。“孩子们争相刷新自己的纪录,运动积极性明显提升。”一名体育老师指着正在挑战跳绳纪录的五年级学生说。

据悉,永川区教委印发的《关于切实保障中小学生综合体育活动的通知》明确要求每天2小时体育活动,并纳入督导考核。各校也创造性推行“延长大课间、多彩小课间”活动,确保学生“人人出教室,个个到户外”。如:兴龙湖小学打造六大“体育公园”(篮球、足球、攀爬等),分年级循环使用,形成出门即达的“乐动圈”,打造多样化运动场景。凤凰湖小学、五洲小学等学校建“人工智能+体育”校园,智能检测设备既能获取并分析运动数据,又能激发学生锻炼热情。永川六中通过大课间跑操、练太极操、编排民族风情健身舞蹈等,打造体教融合示范校。

体质达标赛: 健康成长的科学导航

智能跳绳实时计数、红外线身高体重仪精准采集、AI体测屏即时生成报告……今年3月,永川中学运动场内,1899名身着运动服的中小学生完成了一场特殊的“国标考试”。作为重庆首批以赛事形式推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落地的区县,永川区通过全覆盖、智能化体质监测,为全区青少年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

“我们为每个学生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持续跟踪体质变化。”永川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年组织全区中小学体质健康达标比赛,覆盖小学五年级、初二、高二年级,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通过随机抽测、统一测试、数据上报等方式,建立体质健康电子健康档案,比赛结果纳入学校考核。

2025年的数据显示,永川区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9.21%,优良率63.32%。更令人欣喜的是,2024年学校体育评估中,77.8%的学校获评“优秀”,超半数的学校因特色体育活动获得加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特色建设结出硕果。区内学校在摔跤、游泳、田径与乒乓球等项目上屡获国家级奖项。五洲小学的邓茜文荣获全国青少年游泳比赛100米、200米双料冠军,打破2025年重庆市学生(青年)游泳冠军赛尘封15年的50米蛙泳纪录,成为校园体育的新偶像。

亲子运动圈: 家校协同的温暖延伸

今年的国庆节期间,周末的文昌路红旗小学操场格外热闹,家长带着孩子在这里进行亲子锻炼。通过微信扫码进入校园的家长们,或与孩子一起投篮,或指导跳绳,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以前周末孩子总宅在家里看电视,现在主动要求来学校运动。”陪着女儿打羽毛球的家长邹先生说,永川区教委开发的智慧管理系统让场地开放更便捷,家长通过实名登记、签订承诺书、申领“校园健身卡”,即可在非教学时段使用学校体育设施。

暑假期间推出的“永享健康”亲子运动小课堂持续发挥效应。8月首批12所试点学校开放首月就接待400余人次,9月初全区公办中小学全部开放。

尽管面临保安力量不足、设施维护等挑战,但永川区教委表示将与各部门通力合作,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持续推进。“开放不是简单的开门,而是让公共资源真正惠及全民。”文昌路红旗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开放期间,每天将安排干部(值周人员)及安保人员到现场进行管理,落实门岗安保进校“一问二查三审四登记五放行”机制,对入校查验环节、锻炼期间巡逻、结束后清场等关键环节做好人员安排及工作布置。同时,学校增设了夜间照明等便民设施,人脸识别系统覆盖全场地,社区志愿者协助维持秩序。

从泳池到球场,从课间到周末,五大体育品牌如同五环相扣,共同编织出永川校园体育的生动画卷。在这里,体育不再是简单的身体锻炼,而是成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团队精神、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掌握至少两项运动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永川区教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当体育真正融入教育,校园就会焕发最动人的活力。”

来源:外环西路92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