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决绝出走, 娃哈哈该如何重新出发?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1 14:28 3

摘要:“宗馥莉辞去娃哈哈董事长、法人代表职务”的消息,为这家走过38年的国民品牌蒙上迷雾。掌舵仅378天,这位曾被寄予“改革救企”厚望的接班人,终因商标权之争、家族内斗与改革阻力选择离场,还带走了核心资源另起“娃小宗”炉灶。当“娃哈哈”的金字招牌陷入使用权争议,当渠

“宗馥莉辞去娃哈哈董事长、法人代表职务”的消息,为这家走过38年的国民品牌蒙上迷雾。掌舵仅378天,这位曾被寄予“改革救企”厚望的接班人,终因商标权之争、家族内斗与改革阻力选择离场,还带走了核心资源另起“娃小宗”炉灶。当“娃哈哈”的金字招牌陷入使用权争议,当渠道与人才根基因动荡受损,这家从14万元借款起家的企业,正站在重新出发的十字路口。

宗馥莉的离开,并非偶然的“个人选择”,而是娃哈哈深层矛盾的集中爆发,其留下的裂痕已渗透品牌、组织与渠道三大核心。

品牌层面,“娃哈哈”商标成了“烫手山芋”。由于股权结构中包含46%的国资持股,“娃哈哈”商标使用需全体股东一致同意,这一合规性要求让宗馥莉最终放弃争夺,转而力推自己掌控的“娃小宗”品牌。更棘手的是,宗馥莉主导下,超十家娃哈哈关联公司已更名“宏胜系”企业、剥离“娃哈哈”标识,天猫旗舰店运营主体也被转移至其控制的公司,品牌资产的完整性已遭侵蚀。

组织与渠道的震荡同样剧烈。为推行现代管理改革,宗馥莉关停18家分厂、淘汰中小经销商、调整元老团队,虽短期实现业绩增长,却打破了宗庆后时代“人情化管理”的平衡。经销商因利润压缩心生不满,老员工对制度改革难以适应,而家族内斗更让局面雪上加霜——宗庆后三名非婚生子女因信托资产纠纷起诉宗馥莉,员工持股会也卷入股权争议,企业内部凝聚力几近涣散。

最致命的是核心资源的流失。从生产线布局到渠道关系,从品牌运营团队到数字化管理体系,大量资源已被悄然转移至宗馥莉控制的宏胜集团,为“娃小宗”铺路。留给娃哈哈的,似乎只剩品牌外壳与亟待重建的运营体系。

重新出发的前提,是先止住失血、重建基本盘。面对内忧外患,娃哈哈必须优先破解品牌、股权与渠道的核心矛盾。

厘清品牌权属,守住认知基本盘。当务之急是国资股东与职工持股会尽快达成共识,明确“娃哈哈”商标的使用权限与管理规则,避免陷入长期法律纠纷。同时需紧急启动品牌发声,通过经典产品焕新、国民记忆营销等方式,强化消费者对“娃哈哈=国民品牌”的认知联结,对冲“娃小宗”带来的分流风险。毕竟,AD钙奶、营养快线等产品积累的30年消费信任,仍是最宝贵的资产。

重构治理架构,终结内耗循环。针对股权分散引发的决策低效问题,可引入专业第三方机构搭建协调机制,平衡国资、职工持股会的利益诉求,避免“谁都能管、谁都管不好”的僵局。同时需快刀斩乱麻处理家族纠纷,通过法律途径明确资产归属,将内部精力从“内斗”拉回“经营”正轨。

修复渠道信任,重拾市场底气。宗馥莉的经销商竞标制虽提升了效率,却伤害了合作根基。娃哈哈需迅速与核心经销商对话,恢复“共赢式”合作模式,适当放宽利润空间、优化冰柜投放等政策。对被淘汰的优质中小经销商,可推出扶持计划重新纳入体系,稳住线下铺货的基本盘——这正是娃哈哈区别于新消费品牌的核心优势。

化解短期危机后,娃哈哈更需回答一个根本问题:如何在坚守底色的同时,跟上时代步伐?宗馥莉的改革错在“操之过急、撕裂传统”,但“现代化转型”的方向并无偏差。

产品创新要“守正出新”。不必盲目追逐网红概念,而应在经典品类上做延伸:如在AD钙奶基础上开发低糖版、功能型衍生品,针对Z世代推出联名包装;依托营养快线的渠道优势,切入健康代餐赛道。同时可借鉴宗馥莉时代的代工经验(如与今麦郎的合作),但需严控品控、明确标注,避免引发信任危机。

数字化转型要“循序渐进”。宗馥莉推动的数字化改革方向正确,但不应以牺牲经销商信任为代价。可从搭建精准的数据中台入手,为经销商提供消费洞察、库存预警等服务,让数字化成为“赋能工具”而非“管理枷锁”。对年轻消费者,可通过短视频平台打造“怀旧+新潮”内容,重建品牌与年轻群体的情感连接。

组织管理要“新旧融合”。宗庆后时代的“人情化管理”凝聚了人心,宗馥莉推行的“制度化建设”提升了效率,二者并非不可调和。娃哈哈可保留核心老员工的经验价值,设立“顾问岗”传承渠道资源与生产工艺;同时引入年轻管理人才负责创新业务,形成“老带新”的梯队结构,既避免“老人政治”的僵化,又防止“激进改革”的震荡。

从3个人、14万元借款到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企业,娃哈哈的传奇源于对消费需求的精准把握,更源于对“共赢”的坚守——与经销商共赢,与员工共赢,与消费者共赢。宗馥莉的出走,本质上是这场“共赢平衡”被打破的结果。

如今,“娃哈哈”的招牌仍在,但要重新擦亮它,需要的不仅是清晰的战略,更需找回那份“共生”的初心。化解品牌争议、修复内部信任、平衡传承与革新,这三步路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市场不会永远等待一家老牌企业的觉醒。当“娃小宗”已在社交平台悄然注册,当新消费品牌不断蚕食市场,娃哈哈的重新出发,没有退路可言。唯有守住品牌根基、激活组织活力、回归用户价值,这家国民企业才能跨过眼前的坎,续写下一个三十年的故事。

来源:阿峰故事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