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怒砸2亿吹捧,退货率40%收场,顾客直呼上当,行业潜规则曝光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1 13:27 2

摘要:AI玩具这赛道啊,其实去年就开始火了,但那时候大部分产品的AI功能主要来源于外置挂件,智能化程度也不高,好多人都质疑它们是蹭热度的套壳产品。

2025年最时髦的遛娃神器,非AI玩具莫属了。

国庆假期我回老家,看到家里小朋友们的玩具库里,突然多了好多新奇玩意儿。

这些玩具不光外形呆萌可爱,还搭载了AI功能,能和小朋友对话、讲睡前故事,甚至还有记忆力,再也不是以前那些只会唱歌的老古董啦。

AI玩具这赛道啊,其实去年就开始火了,但那时候大部分产品的AI功能主要来源于外置挂件,智能化程度也不高,好多人都质疑它们是蹭热度的套壳产品。

可今年不一样了,随着热门IP的加入,AI玩具的命运一下子就被改写了。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成立才4年多的创业公司跃然创新了,不久前它完成了一轮2亿元的融资,这可刷新了大家对AI玩具前景的认知。

这家公司的打法很明确,就是把知名IP和AI玩具深度绑定。他们的CEO还公开表示,想成为AI时代的泡泡玛特呢。

现在他们已经手握奥特曼、小猪佩奇、奶龙等IP的授权了。 其实吃到IP红利的可不止跃然创新这一家。

有个从业者跟我说,他们今年把战略聚焦到IP上以后,寻求合作的客户一下子就增多了。投资机构的态度也能说明问题,一位专注于AI玩具赛道的海外美元基金投资人就说,拥有IP的AI玩具意味着更低的获客成本、更快的市场接受度。

“AI+玩具”这个赛道其实挺大挺热的,广义上包含AI+机器人、AI+宠物和AI+玩具三大类。不过AI机器人的技术难度和研发成本跟其他两类不在一个量级,而且AI+宠物和AI+玩具的界限也比较模糊,所以现在从业者说的AI玩具,大多指的是AI+宠物和AI+玩具这两类。

这两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核心区别就在于面向的用户不同。AI宠物主要是主打情感陪伴,模拟真实宠物的行为,给人情绪反馈,目标用户主要是成年人。

而AI玩具呢,除了陪伴,还支持语音对话、娱乐教育等功能,外观形象也更丰富,很多还结合了经典IP,用户范围更广,儿童和成年人都有。

像萌友智能的Ropet、珞博智能的芙崽、贝陪科技的可豆陪陪、跃然创新的BubblePal和CocoMate系列等,都是这两个方向的代表性公司。

目前国内融资金额最高的就是跃然创新了,它的产品偏重潮玩逻辑,因为手握那些知名大热IP的授权,市场对它的估值也被拉高了不少。

为什么今年“AI玩具+IP”这个组合这么受资本市场欢迎呢?在从业者看来,这是开发端和用户端合力促成的。

一方面,想开发IP方向AI玩具的参与者特别多,不光有专注做AI玩具的创业公司,还有很多手握各种IP的老牌公司。

AI潮玩公司爱无止境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兼产品负责人Alton就说,年初DeepSeek大火,让很多IP厂商看到了推理大模型的能力,觉得大模型可以改造IP和硬件。

所以今年很多IP厂商都主动找他们合作,希望AI能让自己手中的IP实现两个突破:一是让静态的IP“动”起来,二是让AI提升IP的知名度。

另一方面,经历了去年的尝试,很多从业者发现AI玩具这生意不好做,而IP的加入,可以降低开发团队的试错成本和用户的购买门槛。

爱无止境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小蟹说,他们创业前期走了不少弯路,今年聚焦IP以后,寻求合作的客户立刻就增多了。

Alton也觉得,AI玩具本质还是玩具,一个知名的IP能在最短时间内提升用户的购买意愿。他还说,如果创业团队自己设计AI玩具形象,试错成本会很大,但和IP方合作就能少花很多冤枉钱,因为有IP就意味着产品已经有了受众,用户画像也比较清晰,开发好的AI玩具可以直接投放到喜欢这个IP的用户中。

而且有IP的AI玩具价格溢价也更高,比如跃然创新之前的产品BubblePal价格是399元,现在CocoMate奥特曼联名产品就涨到了799元。

不过AI玩具的定价也不全是由IP决定的,像萌友智能的非IP向AI玩具Ropet,售价高达299美元,它的卖点是“能认主、会撒娇”等情感陪伴特点,在年轻女性群体中很受欢迎。

技术门槛不高

有了IP加持,AI玩具好像找到了不错的发展路线,但要真正让AI玩具“成为”某个特定IP的模样,可没那么简单。

Alton就坦言,他们开发IP向的AI玩具时,最难的不是模型调用,而是还原IP的“原汁原味”。 这得做好三方面的核心训练。

第一关是让芯片“吃透”IP的故事,就是要让玩具里的芯片了解IP的所有故事。开发团队得对接入开源的大模型进行微调,然后根据训练效果调整投入语料,不能让角色说出不符合自身设定的话,也就是不能出现OOC现象。

比如用户问“小猪佩奇的弟弟是谁”,AI玩具得回答“小猪佩奇的弟弟是乔治”,而不能回答“我是乔治”。

而且投入语料的量也有讲究,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给太多反而会干扰模型的理解效果,所以得反复测试调整,一般一个小创业团队要花一到两周的时间。

第二关是还原IP“声音”。开发团队得找到IP在原版动画、影视或其他媒介里的原始配音,还得覆盖不同情绪,像平静说话的语气、难过时的声调、开心时的语气、生气时的状态等。

把这些声音素材收集好后,再放进模型里训练,最后装到AI玩具里。这一关对语料的要求更高,声音得“干净”,不能有杂音,情绪得“够浓”,不然玩具说话就像机器人一样没感情。

Alton说,现在市面上的大部分开源模型,只要选对语料、用对训练方法,再花足够时间,都能通过这两关,但难点在于如何选取训练语料和调试,这需要开发团队对IP有深度理解,包括IP的起源、发展历程、核心价值观及目标受众等。

为了保证还原准确度,Alton和团队通常会选择和很懂这个IP的成员合作。 第三关是解决“反应速度”和“功能复杂度”的问题。

依托IP的AI玩具大多是针对成年人设计的,用户对它的要求更高,比如回复速度要快,不能说句话等半天,应对的场景也要更多,像能在户外使用,这就需要加强降噪技术,在吵闹环境中准确识别用户指令。

而且不同IP合作方的需求也不一样,有的IP厂商只需要开发团队制造一个能发声的语音芯片,有的不仅要芯片,还得配套小程序软件,有的还想给玩具加些能活动的小部件,让角色的手和头能轻微动一动。

随着IP厂商要求的增加,AI玩具的开发门槛也在不断提高。 不过Alton觉得,对比其他AI硬件,AI玩具的整体技术门槛不算高,从开发周期上就能看出来。

如果和IP方沟通顺利,最快一个月能做出一款IP向的AI玩具,慢的话大概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其中外观设计占两到三周,剩下的时间主要用来准备语料、调整细节。

目前AI玩具最重要的技术点就是要“像IP”,也就是前两关。

虽然AI玩具带着“AI”的光环,又叠加了IP这个大卖点,资本市场一度热情高涨,但当这些产品真正摆上货架面对消费者时,整体市场表现却不太理想。

有媒体报道说,AI毛绒玩具的电商退货率高达30%-40%。不光销售端数据反馈一般,投资人也不是都看好。

他们更倾向于把跃然创新2亿融资的亮眼成绩,归功于它产品上市早的先机,觉得这是个案,不能代表行业平均水平。

实际上,一些投资人对AI玩具的热情已经明显降温了。 有个专注AI玩具赛道的投资人梨酱就说,这一行业到现在都没出现一款年销量上百万的爆款AI玩具,足以说明市场的冷清。

从业者虽然看好AI玩具,觉得它能赋予硬件感情,给IP新价值,“好玩”和“情感陪伴”的属性还能让AI玩具在商业上有独特优势,不会像纯工具类AI产品那样陷入技术比拼和成本内卷的死循环。

但理论上商业价值很高的AI玩具,落地难度却远超想象。 现在市面上大多数AI玩具在用户体验上都达不到理想状态,最明显的就是不管带不带IP,几乎都难以实现自然流畅的实时语音对话。

比如我们日常沟通时,一方可以在另一方没说完时打断或者及时回答,但大部分AI玩具都做不到。

这主要是技术架构的问题,常见的AI玩具实现语音交互的技术栈是三段式:先把用户说的语音转写成文字接收,然后通过大语言模型返出文字回答,最后把文字回答转换成声音传递给用户。

海外的realtime voice agent可以解决实时语音交互问题,但目前还没被广泛普及,而且API费用也不低,大部分AI玩具公司都没采用。 梨酱说她一年内看了十多个AI玩具项目,涵盖各种产品路线,但目前只投了一家。

她自己也买了很多AI玩具,却没找到一款值得长期留在身边的。 我也买过一款面向儿童的AI玩具,问题不少。

除了不能自然实时对话外,还不能准确识别用户声音,得重复多次才能听清指令。而且它不支持5G网络,得切换成2.4G才能启动设备。

虽然它有一些创新功能,像到了家长设定的睡眠时间会自动播放舒缓音乐哄小朋友睡觉,能每天监测小朋友的心情,小朋友说“不太开心”,家长晚上就会收到小程序的温馨提醒,但这些功能也撑不起它昂贵的价格。

目前AI玩具普遍采用“基础价+会员费”模式,基础价大多在399元左右,贵的能卖到上万元,会员费相当于调用大模型的软件费用,每年几十元不等,整体比普通玩具贵很多,这让不少用户望而却步。

而且很多AI玩具虽然号称“7天无理由退货”,但部分厂家增加了条件,像联网激活后不支持无理由退货,这无形中又抬高了用户的尝试门槛。

梨酱说现在AI玩具用户接受度低,获客比较困难,卖货基本靠投流,这已经是行业共识了。

虽然有IP加持的AI玩具获客相对容易些,但IP只是“加分项”,不是“决定项”。IP能保证起步销量不会太难看,但能不能留住用户,主要还是取决于产品本身的智能化程度。

在她看来,目前还没有一家公司真正把“AI玩具+IP”做到极致,这类产品还处于早期阶段。

不过呢,我觉得AI玩具这个赛道还是很有潜力的,虽然现在面临着一些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渐成熟,说不定哪天就真的能诞生一个AI时代的泡泡玛特呢!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来源:聆听娱纪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