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7日,韩国媒体《News1》发表文章称,中国品牌“对韩国的空袭”正在蔓延到餐桌上。不仅是小米、比亚迪等电子产品和汽车,还有阿里、Temu等平台,现在似乎已经渗透到日常饮食文化领域。
5月17日,韩国媒体《News1》发表文章称,中国品牌“对韩国的空袭”正在蔓延到餐桌上。不仅是小米、比亚迪等电子产品和汽车,还有阿里、Temu等平台,现在似乎已经渗透到日常饮食文化领域。
据业内人士透露,中国奶茶品牌“霸王茶姬”近日开设了韩国官方Instagram账号,开始准备进军韩国市场。被称为“中国星巴克”的霸王茶姬在全球拥有6000多家门店。
霸王茶姬被认为通过精致的内饰、感性的包装以及针对Z世代的SNS营销,对传统茶文化进行了现代重新诠释。业界认为,随着韩国高端茶饮市场的增长,该品牌很有可能迅速攻占韩国奶茶市场。
韩国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知近期也在发生变化。中国品牌曾经以“高性价比”著称,现在正在利用麻辣烫、糖葫芦等餐饮潮流传播饮食文化。随着心理障碍被打破,韩国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抵触情绪也在明显下降。
实际上,中国火锅连锁企业海底捞也在韩国餐饮市场迅速站稳脚跟。在韩国的销售额从2020年的139亿韩元(约7000万元人民币)猛增至去年的781亿韩元(约4亿元人民币)。在此期间,营业利润也达到110亿韩元。仅9家门店的销售额就超过数百亿韩元,这在韩国餐饮业中也是罕见的成就。
特别是,海底捞为中国本土美食的普及做出了贡献,将韩国餐饮市场上陌生的“火锅”文化落地生根。以麻辣锅底、自助酱料吧等独特的体验元素,给消费者带来了新鲜感,并通过SNS病毒式营销引起了Z世代的强烈反响。
然而,也有人担心,中国餐饮品牌的不断进入可能会对整个韩国餐饮业产生负面影响。这是因为,如果资本雄厚的中国品牌全面进军韩国市场,资本和品牌知名度相对较低的韩国个体经营者的地位可能会进一步缩小。
特别是,有分析认为,平台化运营、快速扩张门店、以SNS为中心的病毒式营销等中国品牌独特的餐饮市场战略,可能会给韩国餐饮业带来巨大的负担。
韩国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品牌自开业以来,通过大举投放产品、进驻大型商圈等方式,在短时间内站稳了脚跟,同业竞争者难免会感到很大的危机感,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可能会对韩国国内餐饮业整体构成相当大的威胁”。
来源:小段车讯发布